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娘敛财手册(93)

他有前世的底子,虽然并不太扎实,可重生这三年,他确实是苦读了的,又跟杨修文学了不少时文策论的窍门。

春闱他没有十分的把握,可秋闱还是很有信心的。

按照前世的轨迹,后年春天,启泰帝会卧床不起,太子监国。

他有了举人的身份,已经可以谋个一官半职,然后想方设法谋些银钱,买一处宅子。然后,等太子登基,开恩科的时候,他再参加春闱,混个进士。

而当务之急,他得让杨萱知道,他来了!

他因她而来!

这年春天,朝政应该是波谲云诡,太子跟靖王之间明争暗斗,不分高低,而百姓不管这许多,仍是该种田种田,该读书读书。

过了正月二十,杨桐与范诚便收起嬉闹的心,卯足了劲儿准备童生试。

杨萱给杨桐精心缝制了考袋。

墨蓝色的锦缎为底,上面绣着喜中三元的图样。

喜中三元是一只喜鹊落在桂圆树上昂首鸣叫。

杨萱用了十足的心思,桂圆饱满丰润,枝叶青翠碧绿,喜鹊乌黑油亮,尤其两只眼睛是用黑丝线混着金银线绣成,看上去神气十足。

杨桐感激不已,连连道:“让萱萱费心了。”

杨萱玩笑道:“我也不单是因为大哥,而是想那么多赶考的人,如果有人问起大哥的考袋,兴许我还能得个手巧的名声。”

辛氏笑嗔,“要那个名声干什么,又不是要开绣花铺子。”却是吩咐杨桐,“这两天夜里不要熬太晚,读书在于平日,不在这一时半会儿的功夫上。要养足精神,才能把学过的东西都发挥出来。”

杨桐恭声应着。

临考前一天,杨萱亲自下厨烙饼打算给杨桐带进考场吃。

为了让饼暄软,和面时,杨萱多打了好几只鸡蛋里头,又倒了半盅羊奶。

馅料则备了两种,一种是甜味的,用白糖夹着蜜渍桂花,另一种是咸味的,用的是椒盐混着芝麻碎。

烙饼需用慢火,半点儿急不得。

王嬷嬷给杨萱打下手,往灶坑里填稻草,杨萱则踩着两只摞起来的蒲团不错眼地盯着锅里的饼。

饼受了热,一点点鼓胀开,散发出淡淡甜香,颜色也开始变得微黄。

杨萱握着铲子正要翻个面儿,不知从哪里蹿出了一只黑猫,擦着她的脚边跑过去。杨萱吓了一跳,身子歪一歪差点摔倒,等定下神再往锅里看,饼的底面已经略有焦糊。

杨萱忙挨个翻了面,没好气地问王嬷嬷,“谁养的猫,怎么不看好了?”

往常在厨房打杂的婆子赔笑道:“回禀姑娘,这猫并非家里养的,是只野猫。去年秋天里,不知道被谁家混小子打断了腿,躲在柴火堆里养伤,我瞧着可怜,把吃剩下的饭菜给它喂点,时候久了,它就天天过来蹭饭。正好,厨房里也怕招惹老鼠,我就寻思着有只猫也不错,顺道抓抓老鼠。要是姑娘不喜,我这就把柴房后墙的洞堵上,再不叫它进来。”

杨萱无谓地说:“算了,你愿意养就养着吧,它不伤人吧?别抓了人。”

“不伤,不伤,”婆子连忙道,“它通人性哩,因为被人伤了,见人都躲得远远的,只要别靠近,它不会抓了人。”

杨萱看着锅里的饼色泽已经金黄,没心思再跟她费话,挥挥手让婆子退下,又让王婆子熄了灶坑的火,让饼就着锅里余热真正熟透,才盛了出来。

第二天一早,辛氏带着杨芷姐妹并杨桂一并将杨桐送出门外。

范诚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没想到夏怀宁也在。

两人离得远远的,谁都没有搭理人。

夏怀宁给杨修文和辛氏行过礼,笑道:“我怕迟了,紧赶慢赶才过来,刚好赶得及。”又嘱咐杨桐,“拿到卷子先别着急答题,从头到尾看一遍,是不是少了或者错了页,万一不对赶紧找人更换。对了,你带了薄荷等醒脑之物没有,正午时分容易犯困,若是困了就停笔眯一会儿,再嗅些薄荷冰片,等脑子清醒了再开始答。”

杨桐拍拍考袋,“都在里头了,二妹妹给准备的,非常齐全,阿诚也有一份,你放心。”

夏怀宁笑笑,“那就好,你快去吧,别误了时辰,答题别紧张,想好句子再往纸上誊写。”

杨桐一一应着,笑道:“父亲跟母亲都嘱咐过了,我都知道,行了,我走了。”

跟范诚上了马车。

杨修文则骑马在旁边随着。

目送着马车渐渐远去,夏怀宁这才收回目光对辛氏道:“阿桐学东西细致,又肯往深里学,肯定没问题,师母尽管放心吧。”

辛氏笑道:“阿桐尽力就好,能不能考中就看天意了。怀宁一早赶过来,吃了早饭没有?”

“吃了,路上买了包子。”夏怀宁应道,边说边从怀里掏出只木刻娃娃,“前两天逛铺子看到的,觉得有意思,就买了回来,不知道二妹妹喜欢不?”

辛氏接在手里仔细端详会儿。

娃娃是松木刻成,约莫两三岁的样子,脸蛋白白胖胖的,穿蓝色长衫,皂色裤子,头顶梳个小抓髻,憨态可鞠。

再仔细瞧,娃娃的眉眼很有几分杨萱的模样。

辛氏恍然,想必夏怀宁看出这娃娃模样像杨萱,所以特特买了来,遂笑道:“倒是有趣。”转头递给杨萱,“好玩不?”

杨萱粗粗扫一眼,脸色立时变得煞白……

第63章

这分明是夏瑞的样子!

娃娃刻得精细, 眉眼口鼻栩栩如生, 工匠还给上了色,眉毛涂得乌黑,双唇涂成粉红,两颊粉里透着白,跟真人似的。

乍看起来, 确实有点像杨萱,但仔细端详会儿, 就会发现那双桃花眼其实跟夏怀宁一样。

尤其右耳垂还点了一粒小黑痣。

夏瑞的右耳垂就有痣,夏太太很得意地说:“耳朵有痣好, 既聪明又孝顺, 等瑞哥儿长大了赚银元宝给祖母花。”

可夏怀宁怎么会知道夏瑞?

纵然夏瑞是他的儿子,可那是前世的事情, 跟今生完全不相干。

难不成他也是……

杨萱心中忽地生出个念头,不可置信地看向夏怀宁。

夏怀宁仿似完全没有在意她,仍跟辛氏说笑,“木刻匠人很有意思, 把每一个刻出来的娃娃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不但取了名, 还有生日。”

目光扫一眼杨萱,薄唇微启, “这个娃娃名字叫做瑞, 祥麟瑞风的瑞。生日是六月十八, 匠人十六那天开始刻, 用了足足两天工夫刻成。”

这怎么可能?

杨萱生夏瑞那天就是六月十八。

她六月十六那天半夜觉得肚子疼,打发春桃去找夏太太,夏太太没过来只随意说了句,“早着呢,等天亮再说。”

夏怀宁听闻披着衣衫去请稳婆,稳婆请来了,可杨萱却又不疼了。

稳婆半点怨言没有,耐心地嘱咐她一些话,“……还没到时候,真正生可比这疼得厉害。头一胎生得慢,不用着急,我这两天没别的事,就在家里待着,等再疼起来就叫人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