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娘敛财手册(195)

围观的几十名百姓,个个噤若寒蝉,谁都不敢说话。

第二天,被偷走木料原封不动地送了回来。

薛壮神情复杂地对杨萱道:“萧大人真是……偷儿固然可恨,还没到要人命的地步,我看好几人都吓尿了裤子。”

杨萱不愿意,冷冷地说:“大人做事必然有他的理由,我看这会儿庄上正忙着耕田播种,你先回庄里忙吧,几时有事我再找你来。”

薛壮愣一下,低头行个礼告辞离开。

旁边的薛大勇涨得面皮通红。

杨萱温声道:“你们跟大人相处时候也不短了,应当知道大人品性,你觉得大人是滥杀无辜暴戾成性的人?”

薛大勇立刻回答:“不是。”

杨萱复道:“别人怎么讲说大人无所谓,可咱们仰仗大人吃饭,只有听从的份儿,没有评判的份儿。”

薛大勇重重点下头。

萧砺回来,听邵南说起这番话,两眼亮晶晶地对杨萱道:“你这话说的不对,是我仰仗你吃饭,我只能听你的,不能有意见,更不能指手画脚。”

杨萱粉面含羞,斜睨着他,“大人既然说出来,可得做到,不许反悔。”

“嗯,”萧砺点头,随之解释,“那个挨揍的是地牢里的囚犯,我应允他熬过这顿鞭子,往后再不用刑。鞭子看着抽得重,都是皮外伤,没动到筋骨,他现在对我感激涕零呢……反正就杀鸡给猴看,震慑一下那些手脚不干净的。”

杨萱弯了眉眼笑得开怀。

三月中,小沟沿终于开始动工。

杨萱忙得准备夏衣没腾出工夫去,萧砺却三五不时地过去溜达趟,回来之后就把工地情形原原本本地告诉杨萱。

诸如李石在两家地皮之间平了条一丈宽的路,可容两辆马车并行穿过;又如又如,周遭百姓闲着没事过来寻活干,李石每人每天给十五文钱,管顿中午饭,比雇人要划算;再如,房子不是一间一间地盖,而是先挖出一整排地基,一排一排地盖。

末了还感叹一句,“李石算盘打得真精,李家这兄弟两人都是能人。”

李石如果空闲,也会带着账本跟杨萱对账,每次来都会带些诸如糖人、点心或者精巧的布老虎等小玩意。

上次带来五六只大风筝,其中一只美人风筝特地指名送给春桃。

杨萱看出不对劲,不方便直接问李石,便问李山,“三爷到底是个啥意思,春桃跟了我七八年,跟姐妹没什么差别。三爷这样做派太不地道……”

第132章

李山笑着解释, “我三弟见春桃姑娘性情爽朗行事大方,颇有好感,有心想……”

“难怪有话说百里异习, ”杨萱断然止住他, 盈盈笑道:“京都跟江西相距千里, 习俗真是截然不同。我们京都的风俗是,男人若是对女人有心, 会禀明父母请了媒人上门求亲,以示尊重。你们江西都是暗中定下来, 不用禀告父母吗?”

脸上虽然带着笑, 目中却满是讥诮。

李山面色一阵红一阵紫, 好容易缓过来,对着杨萱一揖到地, “杨姑娘多有得罪,是我们兄弟考虑不周,还请见谅。”

杨萱冷声道:“先生言重了, 非是先生跟三爷考虑不周, 而是根本不曾为春桃的声名考虑。现下我跟春桃都是没爹没娘的孤儿, 自是被人轻看,倘或春桃是三品大员的姑娘, 或者只是个小官吏的女儿,想必先生跟三爷也不会如此慢待。”

李山惊出一身冷汗, 竟然无法辩驳。

春桃固然没有爹娘, 婚姻事情上泰半能自己做主, 可他跟李石却是有爹娘的,不管如何得拿出点诚意来。

想到此,对牢杨萱又是一揖,“惭愧惭愧,我这就修书一封禀明父母,若得同意,会择日请官媒上门。”

杨萱淡淡回答,“这是你们李家的事儿,不必告诉我。我们只等见了媒人再说话……对了,今天春桃另外有事,没法做先生的午饭,待会儿给先生叫席面吧。”

屈膝福一福,身姿轻盈地走出东厢房。

外头杨桂迎着问:“姐跟先生说什么了,为啥要我跟大勇避开?”

杨萱温声回答:“我打听一下你们最近的课业,先生说写字有进步,但背诵文章不太流利,以后还得多读多背。”

杨桂稚气地道:“我已经背熟了,是大勇背得慢,可是我背会刚学的,先前学过的就忘记了。”

“所以要温故而知新啊,”杨萱笑着拍拍他肩头,“先生教五天课休沐一天,休息的时候你们就把前面五天学过的重新背一遍。经常复习,就不容易忘了。”

杨桂重重点头,“好,我可以先背书再作画,画完画之后再背书。”

杨萱笑道:“这样安排很妥当……快进去吧,该上课了。”

李山默默听着门外对话,又隔窗瞧见春桃忙碌的身影,长长舒了口气。

这番谈话,李山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李石,杨萱却是对春桃守口如瓶。

春桃心思粗,而且李石送东西都是大大小小都有份儿,她根本没往别处想。

现在告诉她,没得给她增添烦恼,倒不如等李家真正托人求亲再说。

其实,杨萱觉得李家还不错,李山跟李石都是疏阔的性子,两人相处也很融洽,至少说明李家家里比较和谐,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

李石又打理庶务,无论如何亏欠不了春桃的用度。

杨萱气得是李石的态度。

早在几年前,萧砺便对她说过,一个男人如果真的在意女人,必然会三聘六礼堂堂正正地求娶,而不是暗中送几样东西说几句好话了事。

李家是书香门第,她不信李石不明白这个道理。

摆明了还是觉得春桃无依无靠,以为笼络住春桃就能把人娶到手。

不管怎样,春桃跟着她姓杨,她非要为春桃争这口气,要为春桃撑这个腰。

时间过得飞快,桃花已然开败,杨柳早已堆烟,而院子里种的芍药花开始吐露出芬芳。

杨萱种了三株不同颜色的芍药花,一棵红的,一棵粉的还有棵开黄花的。

芍药花朵大,花瓣重重叠叠,一朵花能开七八天,不等这朵开败另外一朵又绽开了,整个四月都热热闹闹的,有花朵可以赏。

小沟沿也种了树。

李石在杨萱那块地的旁边挖条约莫三尺深的水沟,沟沿上种了一排柳树以便跟别人家的地皮隔开。

届时往沟里引上活水,放几条鱼苗,既能赏景又可以钓鱼。

头两排的房屋已经初具规模只差上梁,另外三排的地基也在挖了。

李石征求杨萱意见,是想把所有房屋一齐盖完一块上梁,还是先把头两排的利索起来。

杨萱思量片刻,决定头两排的先盖完,里头吊上天棚,粉刷好墙面,收拾利落了即可招人入住。

李石应声好,请大师合算出上梁的吉日。

可巧,正值杨萱癸水,据说行经女子不能看上梁,否则对家宅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