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娘敛财手册(184)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特别看重恩情,一直找寻收留他的那家人,以图回报吧?

如果没有这番变故,萧文宣应该承继武定伯的爵位,而萧砺就是武定伯世子,过着锦衣玉食使奴唤婢的生活。

何至于像现在这般事事亲历亲为,要凭着军功一点点往上爬。

杨萱伸出手轻轻覆在萧砺手上,唤一声,“萧砺。”

萧砺反手握住她的,手指一根根嵌进她的指间,十指交握,不留一丝缝隙。

“萱萱,”他微笑着回应她,幽深的黑眸闪着耀目的光彩,“下午我从义父那里回来,咱们包饺子吃吧,好几天没吃了。”

杨萱点点头,“好!”

第124章

日影西移时, 萧砺牵马出去, 不过小半个时辰,已经回转来。

杨萱跟春桃正包饺子,春桃瞧见萧砺进门,连忙起身避开, 往厨房里烧水去了。

萧砺净了手,自觉地拿起擀面棍。

杨萱着意看他两眼, 没看出什么情绪, 遂问:“大人见到范公公了吗?”

萧砺“嗯”一声, “义父不让我牵扯到武定伯府, 说于我名声不好……可我就是想亲手诛杀萧文安替爹娘报仇。”

杨萱沉默片刻,开口道:“你听范公公的吧, 恶人自有天收,萧文安必定不会得好下场。没得因为那些恶人连累大人声誉。”

不管如何, 萧文安总归占了个长辈的名分, 若是萧砺亲手把叔父一家毁掉, 明眼人固然知道是萧文安罪有应得,只怕有些迂腐之人把“不孝忤逆”的帽子扣上来。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

萧砺重重喘口粗气,很不情愿地答应着,“好。”

往后几日, 萧砺没再出门, 可除夕那天陪杨萱吃完年夜饭就走了。

杨萱一边等他一边守夜, 闲着没事,便调出来靛青色颜料,用圣上赏赐的那套印章,一张一张盖在纸上。

她没打算把这十六种样子一股脑放到醉墨轩,而是一种一种往外放。

每一套都要留一张不放,这样才能把价格抬上来。

物以稀为贵,越是少,人们抢得越厉害。

开春之后,童生试便要开考,头一波放“劝学篇”,而那个刻着“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印章就是要压箱底的。

杨萱心中盘算,手下动作却不停,桌面上摆得满满的全是纸笺。

临近子时,萧砺才卷挟着浑身的寒气回来。

也不知去干了什么,那双幽深的眸子里闪着可疑的精光。

杨萱忙将晾干的纸笺收起来,给他倒盏热茶。

萧砺双手捧着水汽氤氲的茶盅,脸上尽是满足,“萱萱,以后咱们两个都一起守夜吧。”

杨萱抿唇笑笑,没作声,将之前备好的衣裳找出来,“大人明儿穿这件。”

是件明青色道袍,交领宽袖,领口和袖口用暗红色缘边,大带也是明青色缘着暗红色的窄边。

明青色显得轻快,而暗红色则多了些庄重与喜庆。

萧砺已经好几年不曾在过年时候穿过新衣,闻言,忙接在手里,笑道:“行,我一早就换上。”

第二天,天还不曾全亮,杨萱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惊醒。

她就着暗淡的天光穿上衣裳,走出门,发现除她以外,其余人都起了。

杨桂欢跑着过来行礼,“恭祝姐新年吉祥。”说罢扬扬手里的红包,“萧大哥给我的。”

没想到萧砺还准备了封红。

杨萱没有准备,想一想,从荷包里取出六枚铜钱,用红绳系好,“阿桂六岁了,给你六文钱,明年就可以七文了,一年比一年多。”

春桃也上前给杨萱拜年,笑呵呵地说:“我该是十八文了吧,赏钱姑娘先收着,等攒多了一起给我。”

杨萱忽而想起,春桃已经十八岁,合该出嫁了。

今年怎样也得给她找个合适的人家,不能再耽搁下去。

杨萱正思量,听到耳边萧砺戏谑的声音,“萱萱还不曾给我拜年。”

她忙敛袂行礼,“恭贺大人新春!”

萧砺递过一只荷包,“赏你的。”

杨萱道谢接过,打开来瞧,竟是一对翡翠镯子。

翡翠水头极好,清澈透碧,幽幽散着莹润的光。

萧砺怂恿她,“你试试合不合适?”

杨萱才不戴给他看,将镯子仍放进荷包,回屋塞到枕头底下。

刚吃完早饭,松枝与文竹过来拜年。

杨萱这会儿有了准备,每人包了两只小小的银锞子。

没多久,李山也晃晃悠悠地来了,见面先向萧砺拱拱手,接着对杨萱做个揖,“给两位拜年,过年没处吃饭,中午就在这里蹭一顿。不过,我也不白吃,给姑娘带了礼。”

说着,从袖袋里掏出两枚竹根刻成的印章。

印章极小,只有指甲盖那么大,一枚刻着醉墨斋,另一枚刻着沁香园的字样。

李山解释道:“往后铺子里卖纸笺,在边角处盖上印章,免得别人跟风仿制……我费了小半个月的工夫才刻成,姑娘看我一片诚心,正月里的饭……”

不提李山是杨桂的开蒙先生,就是先前他画的那几幅画,都分文未取,过来吃几顿饭完全应该。

杨萱满口应承,“行,不过是一双筷子的事儿,先生赶着饭点早些过来就成……我也有东西送给先生。”

将昨晚盖着劝学篇的四张纸笺拿出来,“先生笑纳。”

李山原本没当回事,可看到印章四周精美繁复的龙纹,立刻呆住了,“姑娘,这是……”

杨萱抿嘴笑笑,“先生所料不错,印章正是圣上亲笔所书,由宫里匠人精心雕刻而成。”

李山如获至宝,对着阳光把印章上的字细细辨认一番,突然跪在地上,朝着皇宫方向高声道:“圣上劝诫,学生谨记在心,定当努力上进,不负圣心!”

拜过三拜,起身对杨萱又是一揖,“多谢姑娘相赠,这个太难得了,我得赶紧回去裱糊起来,中午不吃饭了。”

杨萱忙道:“先生不急,我另给先生几张,先生可赠予交好的同窗学子,但那几张却是不成套的,要想买齐了,请移步醉墨斋。”

李山愣了下,“这纸笺是要往外卖?”

“是,”杨萱不假思索地点点头,“上次圣上召见我,就是因为这件事儿。圣上着实关心天下学子,但他每天政事繁忙,加上出宫一次劳师动众极为不便,所以选出来几句想说的话,刻成印章,可传至众人耳目里……圣上金玉良言,理当送给大家的,但纸笺需要本钱,而且白送的恐怕有些人不会珍惜,不如真金白银地花出去更觉珍贵,再有就是,圣上见我一介女子尚且心系朝廷兴建典房,特此嘉奖于我。”

李山连连感叹:“理该如此,理该如此!”

更多的内情,杨萱不便跟李山提,转而又对松枝道:“过了正月,我想把沁香园完全交给你跟文竹打理。醉墨斋的罗掌柜每月五两工钱,年底另有一成红利,沁香园进益有限,我给不了你那么多工钱,每个月按三两算,年底红利再加一成,算作两成。文竹的工钱是每月一两,如果她能把白案的活计担起来,那就每月五两……其余你需要什么人手就自己去找,每月把账目记清楚了,送来我瞧瞧。你能不能担起这个差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