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娘敛财手册(147)

夏怀宁正年轻气盛,想起那温软的身体贴近自己时候的滋味便把持不住,终于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将杨芷抱到了床上。

这种事情开了头便刹不住,风声渐渐传到夏太太耳朵里。

夏太太顿时火冒三丈,撸起袖子便要寻杨芷,可转念一想,夏怀远怕是不行了,不如趁机给他留个后。

遂没大肆吵闹,可仍是含沙射影地将杨芷好一顿骂。

对于夏家的这些鸡飞狗跳,杨萱半点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更没那个闲心去打听。

她把干面胡同的点心铺子交待给松枝和文竹之后,就来到南池子大街。

笔墨铺子已经开起来了,透过洞开的门扇,杨萱看到里面已经摆了不少笔墨纸砚,几位书生模样的男子正俯身挑选墨锭。

杨萱没有进去,先走到东江米巷六部门口。

守卫还记得她,热络地招呼,“上次的事情没办妥?”

杨萱笑道:“已经办妥了,这次是另外一件事,能不能麻烦小哥将吏部文选司有个叫做程峪的主事请出来?”

守卫上下打量着她,“你的事儿还真不少,你请人出来总得有个名头吧?”

杨萱答道:“我姓杨。”

守卫走进旁边门房说了几句,另外有人颠颠往里边去了。

过不多久,程峪迈着方步出来。

杨萱怕他认不出自己,迎上前福了福,“程大人,我是南池子大街请托你办事的杨二。”

程峪拱拱手算是还礼,“走吧,去铺子里看看,一切都妥当了,就是货品尚不齐全,我已找人去外地进货了,估计年底能到……对了,先前你说有本金,不知可曾带了没有?”

杨萱把所有银票都随身带着,当即道:“带了。”

程峪点点头,“那好,我托人带货尚未付定钱,回头按着合约把定钱付了,再有掌柜还有伙计的薪俸也得打算好,待会儿到铺子里写个文书。”

两人一边说着,就到了南池子大街。

杨萱刚走到铺子门口,里面便迎出一人,乐呵呵地说:“程大人里面请,姑娘里面请。”

杨萱颇感诧异,他怎么会在这里?

第99章

好端端的, 小九为何辞了清和楼的差事到这边来,范直会应允他?

杨萱心中疑惑, 偷眼瞥向程峪, 见他脸上一片平和,便为多话,只笑着点点头, 抬脚迈进铺子。

一股纸墨独有的浓香铺面而来。

杨萱不由阖上眼深吸口气。

她喜欢这种味道,跟杨修文的书房竹韵轩味道一样, 说不上好闻却有股让人心静心定的力量。

铺子里靠左墙外边的架子上摆一溜陶泥罐子,罐子里插着十几支笔,外面贴着字条, 写了“羊毫”、“紫毫”、“兼毫”以及 “七紫三羊”、“九紫一羊”等等。

里边的架子则摆着各式砚台、笔洗、笔山,另有笔筒、梅瓶等案头清供。

靠右墙的架子分别放着各式纸笺跟墨锭。

最里头, 正对着大门的位置摆了两张书案, 案头放一摞宣纸, 是用来试笔试墨的地方。

此时,正有一位三十五六岁的中年男子坐在书案后面,手里摇一把折扇,面无表情地看着屋内众人。

他脸上受过伤, 眉间和脸颊各有一处疤痕,因为年岁久了,疤痕颜色不深, 但仍是一眼就能让人注意到。

杨萱不便多看, 扫过两眼, 将视线移到别处。

少顷,铺子里的客人选好纸笔付账离开,程峪示意小九放下门帘,给两人引见杨萱,“这是杨姑娘,铺子的东家。”

中年男子站起身,扫一眼杨萱,拱拱手,“东家。”

相较男子的冷淡,小九却乐呵呵地咧开嘴,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见过东家。”

程峪指着中年男子,“这是罗进,他在笔墨行上浸淫多年,眼力是一等一的好,所以特地请来在铺子里坐镇。”

杨萱颔首,“以后请罗掌柜多费心。”

程峪又介绍小九,“这是钱多,手脚勤快脑子也活泛,在铺子里打杂跑个腿儿。”

杨萱抿唇微笑。

没想到小九竟然取了这么个名字,真是……实诚。

小九笑道:“我娘生我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我爹为了图个好意头……”说到此,神情微黯,很快又高兴起来,“先前我在清和楼跑堂,一个月一两银子工钱,每天还包三顿饭。程大人把我拉到这里来,说不包吃住,每月另加一两。东家怎么说?”

杨萱毫不犹豫地说:“既然程大人应允了那就是真的,以后干得好还可以再涨。”

小九欢喜道:“东家等着瞧,您多出这一两银子不亏。”

四人见过,程峪指着案前椅子,“都坐下,口说无凭,咱们把契约立起来,以后都按章程办事。我先前应允过钱多每月工钱二两,罗进每月五两,年底另有一成红利。杨姑娘意下如何?”

允给掌柜红利,是想让掌柜更尽心。

如果铺子一年赚二百两,那么罗掌柜另外可得二十两利钱。

杨萱没有异议。

程峪老早就起草了契约文书,拿出来给三人瞧过,将几处有歧义的措辞修改了,重新誊抄出四份。

杨萱头一个在上头签字画押,待将笔交给罗掌柜时,看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赞许。

程峪也赞道:“杨姑娘练字有些年头了吧?”

前生今世加起来的确时候不短。

杨萱含笑答道:“我从四五岁上开始描红,一直临写《颜勤礼碑》,就只近一两个月不曾练习。”

“难怪,”程峪点头。

说话间,罗掌柜与程峪也各自签上名讳。

两人都写一笔颇见功底的台阁体,不同的是罗掌柜运笔之间略有锋芒,而程峪的字体更见圆滑。

想必跟他整天书写文书有关。

唯独小九,在纸上画了枚外圆中方的铜钱,旁边加了个歪歪扭扭的多字,很有特点。

等到墨干,四人各执一份,分别收好。

小九复撩起门帘,站在门边等待招徕客人。

程峪拿出另外一份契约,却是跟茂昌商行订立的供货合约。

杨萱看着名字眼熟,开口问道:“是不是有个茂昌车行?”

程峪解释道:“他们都一个东家,在各地也有不少分号,如此采买东西极其方便。”

在京都的总号接到订单之后,会送往各地分号,分号将东西置办齐备之后送到总号来,然后各家铺子按照自己预先定好的东西去提货。

程峪定的货品有易水砚、澄泥砚等各式砚台六十方,三十种大小不同软硬不同的毛笔各一百支,各式纸笺各五十刀,常用的生宣熟宣等各一百刀。

林林总总约有一两千银子的货。

现下要交的是定金二百两。

等总号的货到了,再由掌柜根据货色不同去商定价钱。

这就是考较掌柜眼力的时候。

笔还好说,价格相差不大,砚台却不一样,同是澄泥砚,品相好与不好价钱能差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