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朝月夕(374)

孙儒走进来,看着李阁老,抱个拳权作行了礼。

他笑了笑,道:“不是阁老让我来的么?”

李阁老的脸上倒是没什么愠色,只将他凝视片刻,道:“这么多年了,你倒是一定也没变。”

孙儒自顾地在一旁椅子上坐下,道:“这么多年了,阁老也是一点没变,还在跟沈家过不去。”

李阁老目光一凛,师爷见状不好,赶紧对孙儒道:“那还不是因为你办的好差!阁老跟你说过,不得留活口,最后为何跑了个沈劭?”

“凡事总有意外。”孙儒慢条斯理道,“当初,沈劭掉下山崖,是所有人都看到了的,能生还,是他命大。阁老,干咱们这行的,出生入死,眼睛也不眨。但若有人命不该绝,那是阎王爷不给我们面子,我等哪里有那个能耐硬给阎王爷塞人?阁老说,这道理是也不是?”

师爷正要说话,李阁老给他递了个眼色,让他退下。

“往事不必再提。”李阁老道,“你既然知道了沈劭的事,便也应当明白我为何找你来。既然肯来,便是应下了?”

“那就看阁老的诚意了。”孙儒笑道,“我方才说了,这可是要跟阎王爷作对的事。既然如此,就不是上回那个价了。”

“价码你随便开,”李阁老目光锐利,“但这一回,沈劭必须死,你可听明白了?”

说罢,师爷已经上前,将一只沉甸甸的匣子交到孙儒手中。

孙儒打开,看到里面锃亮的金锭,脸上露出笑容。

“阁老放心。”他将匣子收了,微笑,“沈劭么,离开他的兵马便仍旧是个废人。这一回,便是阎王要留他到五更,我也能让他三更就走。”

————

凌霄从小就梦想着当个女将军,但直到今日才真的走上战场,而也是今日才领悟,什么是太子哥哥说的京城即边城。

日夜兼程,只四日,她便从龙门关回到了京城城外。

这里发生的所有事,曹煜已经全部告知。

不得不说,凌霄大为震惊。

她一直以为,就算江东王没死,中原也早就没了他的容身之所。他能投靠的,只有丘国。就算换了凌霄自己,也理当远走丘国,再伺机反击。

可没想到,江东王又一次做出了惊人的举动。所谓灯下黑,最危险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京城在江东王眼里就是如此。

结果终究叫人唏嘘。

她遥望着冰冷的城墙,和远处若隐若现的殿宇,眉头紧锁。

“公主,”曹煜道,“勤王大军已经进入北直隶地界。皇上的意思是,让公主直赴军营,和沈大人会合。江东王的事,还是等皇上归来,再做了断吧。”

凌霄轻轻咬了咬唇,道:“师父放心,我不会冲动的。”

说罢,她调转了马头,往南边去。

勤王大军分水路和陆路,多路并进,一路扫荡叛军,赶赴京城。

沈劭所率领的应天军最先达到直沽,并在这里遭遇了叛军死守,因而暂且停住。

李阁老果然根基深厚,将京城几个州郡的兵马策反。

官道上有叛军重重把守。为掩人耳目,凌霄众人换成了平民的衣裳,并在曹煜的指引下,绕小路直赴直沽。

说是小路,其实不过在村庄间穿梭的羊肠小道。

因得展示,村民都逃难去了,乡舍死气沉沉,犬吠鸡鸣也听不到。

“公主小心,此处靠近京城,怕是有些埋伏。”曹煜左右打量,低声道。

话音刚过,忽听一番动静,二人即刻警觉地勒住马。只见有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从枯树丛中跑出来,对着队伍最前方的凌霄就是一番磕头:“看娘子菩萨面相,定有一副慈悲心肠!求娘子给些吃的,助小人逃离此处吧!”

凌霄没答话,和曹煜对看一眼。

曹煜问道:“你是这里的村民?”

“回大人,小人是北边村子里的村民。村子里的邻里都逃走了,只小人要伺候病重老母,不敢上路。如今老母病逝,小人家中的余粮也吃完了。适逢昨夜京城里突然来了好些官兵,驻扎在小人的村子里,小人害怕,赶紧逃离了村子。可小人已经没有了吃的,饥肠辘辘,无依无靠,只有饿死。求大人们开开嗯,舍些残羹冷饭,救小人一命!大恩大德,小人将来必当牛做马报答!”

凌霄看向北边,那里乌云密布,没有人影。可风中,倒是有些淡淡的炊烟味道。

“你说那些是京城的官兵?可知人数多少,又要往哪里去?”她问道。

那人听罢,眼神有几分惶恐。

“娘子……”他后退一步,有些狐疑,怯生生道,“娘子问这个做什么?”

凌霄微笑:“也没什么,只不过想跟你做个买卖。”说罢,她让人取了一包食物,又牵了一匹马来,把缰绳扔到那人跟前。

“你若答应我的条件,不仅这吃的归你,这匹马也归你,如何?”

那人看着纸包里的大块的肉和饼,又看看那匹马,咽了咽喉咙。

“娘子可说话算话?”他眼睛放光。

————

直沽大营里,范齐没想到,自己竟遇到了凌霄。

他得了通报,即刻赶出去。

只见辕门处尘头扬起,一彪人马疾驰而来。为首之人,一身男子打扮,但从容貌体型上,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个女子。

不是凌霄是谁?

“公主!”范齐又惊又喜,赶紧迎上前去,“公主回来了!”

“沈劭呢?”凌霄不多言,下马便问,“他可在营中?我有急事跟他说。”

范齐的面色讪了讪,将旁人摒退,对凌霄道:“公主一路辛苦,请随小人到帐中歇一歇,小人与公主细说。”

凌霄听得这话,心头一沉。

第四百二十章 水缸(上)

待得到了帐中,她迫不及待地问:“沈劭不在此处?”

“正是。”范齐道,“公子前日入了直沽,会同天津卫商量军务。按计划,本应昨日归来,但直到现今仍无音信,在下正与应天军指挥使吴征合计,让他留守营中,由在下去一探究竟。”

凌霄蹙眉。

“有个消息,你们恐怕还不知道。”她说,“有两万叛军抄了了小道,正直奔你们这里而来。依你看,这和沈劭那边的事是凑巧,还是有人蓄意为之?”

范齐听了这话,面色一变。

这等时候,任何巧合都不会寻常。

他想了想,当机立断,将吴征找来,交代一番,而后带着人马,随凌霄一道上路。

二人合计着,沈劭之所以迟迟未归,要么是在卫所有什么事耽搁了,要么是临时起意出了别处,要么,便是路上遭遇了什么事。

“可无论是何种情形,”范齐道,“公子若晚归,必定会遣人知会一声。若没有消息,十有八九是遭遇了困难,不能发出消息。”

凌霄知道这话是实情。

沈劭为人谨慎,行事缜密,约定之事一旦有变,定然是要通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