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509)

“你倒是善良。”

阿奴:“郎君教得好。不是郎君心善也没有微臣的今天。”

刘彻抬抬手:“除了金银玉器和兵器,全赏你了。”

“谢陛下。”阿奴得了重赏不缺钱,那些皮毛衣物他一样没留。匈奴俘虏交给朝廷后,押俘虏回来的兵卒闲下来,阿奴叫他们亲自送去。

这些人回来又歇几日,朝廷准备了粮草,补了近万人,阿奴和霍去病出发。刘彻先前不放心霍去病独自掌兵,不是怕他全军覆没,而是担心他杀疯了不知道回来。

如今知道他没疯过,阿奴也能独自领兵,就给阿奴五千人。

阿奴不禁咂舌。

刘彻奇怪:“不敢带兵?”

“都说微臣怂,谁听微臣的啊?”阿奴不禁问。

刘彻:“那是你的事。”

二人跟赵破奴汇合,霍去病带一万人,阿奴五千,分路进军。

刘彻说是那么说,其实也怕阿奴无法服众。军中兵将多佩服敢打干杀的,比如李广。很少有人懂计谋。阿奴才二十岁,跟老谋深算无关,刘彻当众夸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兵将也会觉着老丈人看中女婿。所以刘彻叫公孙敖为副将。

公孙敖比阿奴大十来岁,又随卫青多次出兵匈奴,在军中颇有威望。

殊不知公孙敖很相信阿奴,盖因他是卫长君亲手带大的孩子。

按照约定时间同霍去病的一万人汇合,其中几千人暗暗可惜卫寄奴怎么没迷路。有他跟着搅合,又不能痛痛快快杀匈奴。

阿奴没叫那几千人失望,不止一次跟霍去病大吵,吵到祁连山,杀了三万五千多人,擒获王子、阏氏几十人,汉军损失近两成,两人可能因此伤心,这才和睦相处。

公孙敖担心的心快跳出来了。

返回途中说什么也不跟他俩一块。

赵破奴发现公孙敖每每看到阿奴和霍去病都一言难尽:“放心,他俩只是意见不合,打不起来。”

“你好像习惯了。”

赵破奴:“不是。上一次阿奴不着急,去病想早点回去,俩人就吵过。”说到此摇摇头,“其实阿奴过于谨慎,去病又担心碰到匈奴主力,不能两全他俩才吵。要是一人有五万人,他俩只会比谁杀敌多。”

公孙敖:“阿奴担心冒进中计?”

赵破奴点头。

“要是这样阿奴谨慎过了。草原上一马平川,什么圈套看不清。”

赵破奴:“担心碰上匈奴主力。”

公孙敖摇头:“不是迎头碰上的话很难遇到。主力留下的痕迹跟小股匈奴不一样。那样只能说天要亡我们。”

赵破奴想想也是:“不知道陛下这次怎么赏去病和阿奴。”

“肯定重赏。”公孙敖羡慕,但也只是羡慕。换成他领兵一万五千人,可不敢走一路杀一路,只是俘虏就有近三千人。具体多少人只有霍去病和阿奴清楚。公孙敖头一次来回奔袭几千里,太累了没心思问。不过他没忘记提醒霍去病禀报长安。

刘彻收到捷报当真震惊。哪怕没有斩杀几万人,只是俘虏以及那些王子、阏氏也足够朝野震惊。

没了首领部落一定会大乱。好比卫长君说的,他们争权相残,死伤可能比被汉军斩杀的还多。

翌日,刘彻策马前往秦岭告诉卫长君这一好消息。

卫长君只关心汉军伤亡人数。

刘彻直言:“死不足五千。”

“那也不少了。”卫长君提醒,“皆是精兵。”

刘彻嫌弃:“那你可知仅此一次,大汉西北方的匈奴可能绝迹了。”

“想什么呢?”卫长君接过捷报,“看到没有,去病可惜没抓到浑邪王。有王在还愁没兵?陛下,我要是你,发诏边关,降汉者优待。要屋给屋,要粮给粮,也可以居住繁华长安,娶汉家女子。”

第214章 太子苦恼 你就仗着这一点吧你!

朝廷不是没有想过用美食珍馐锦罗玉衣诱降匈奴, 然而无一次成功。

刘彻摇头:“时机未到。”

“不,到了。”

大汉立国以来对匈奴作战,只有卫青领兵不是小胜就是大胜,甚至全甲兵而归。匈奴无需查探也清楚大汉能打匈奴的只有他一人。

卫青乃天降杀神也不能可着他一个用。想必这才是匈奴大败也敢来犯的原因。

今年卫青没出去, 霍去病领兵依然大胜, 霍去病才二十岁, 只能打到而立之年他还有十年。一次一万五千人杀了匈奴三万多人, 除了俘虏辎重,单单匈奴王子、阏氏就有几十人。匈奴有多少东西多少王子、阏氏经得起霍去病这么掳。

倘若卫青带领成长起来的霍去病出征,匈奴只能跪地投降。不少匈奴人肯定会这么想。

以前匈奴侵扰汉民,只有胜利没有损伤, 匈奴平民自然毫无怨言。近几年无一胜利,卫长君不信平民还想打。

卫长君问刘彻:“匈奴平民也是人,不想死。”

“匈奴不信我们。”

卫长君:“朝廷屡战屡败, 百姓是否有怨言?百姓或许不曾想过投奔匈奴, 可匈奴要优待汉民,哪怕知道是假的, 他们会不会因此越发恨您?”

刘彻懂了,加剧他们内部矛盾。

“匈奴损伤这么多, 那个浑邪王一定得招兵。您的诏书一出,他上哪儿招去?”

刘彻摇头:“你想的太好。朕不信匈奴贵族不知道俘虏在大汉过得很好。即使不知道长安情况, 也该知道很多匈奴人已经在朔方成家立业, 生活安定。”

“匈奴首领知道了也会把此事瞒的密不透风。他有张良计, 你有过墙梯。素日朝廷公告贴在菜市口, 人多,一天之内能传遍长安。草原上没法这么做,您可以派一支骑兵在匈奴有可能出没的地方撒一地匈奴语告示。要是担心纸被风吹走就刻在木板上。”

刘彻沉思片刻, 可以一试,用驻守边关的兵将,没有什么损失。反正他们日日得巡视。

“如果不是真心降汉呢?”刘彻不信卫长君没想过这点。

卫长君笑了:“这还不容易。给他们相亲。男人由汉家女子挑,女子由汉家男儿选。匈奴男子肯定认为娶了汉女占尽便宜。”

刘彻点头:“你还没说完吧?”

“温顺女儿嫁给匈奴男子很难不遭罪。要是敢拿刀砍人,十里八村知根知底都不敢娶的悍妇呢?”卫长君挑眉,“匈奴女子嫁的人也不能是无赖子。得是家中人口多,穷的娶不上妻,或因病致穷的。比起如何安置匈奴人,挑出这些人更难。无赖子给小吏一些钱财,匈奴女子便会到他家。”

说到此卫长君又提醒刘彻一点,不能叫匈奴人互相通婚,夫妻二人不会种地纺线织布,即便最初真心降汉也呆不长。

刘彻:“诏令直送边关,不叫关中百姓知道,同时朕叫各郡县上报如今有多少适婚未婚女子和男儿,这些人因何未婚?”

“以免引起惶恐,您对外透露出一点,朝廷安排他们自己相看,丞相做媒。男子不会害怕相看。女子心有不安,想到不嫁得交税也会想试一试。安置匈奴需要房屋,陛下可以令人建一片三间门小院,成亲的去那儿,一人分几亩荒地,免三年赋税,远离部落,他们还敢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