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城(91)

“算啦!”韩姜消了些气,她本来也不是爱耍小性子的人,“皇上虽然不计较,要是让我爹爹知道了,还不把我关个一年半载的?你都道歉了,我也不会那么小气的。”

“那你不生气了?”

“我为什么要生气?”韩姜偏头迎着夜风,眉宇间露出流转不定的英气,一身红衣在风中隐隐鼓动,犹如一枝浓烈绽放的红色朱蓼团花。回眸爽朗一笑,灿烂耀眼的容光令人眩晕,“听说生气的女人容易变老,我可不要。”

桓帝眼睛微微一跳,像是有什么鲜活的灵气侵入眼内,与宫内绢纸一般的美人儿不同,眼前女子散着一种活生生的清新气息。看着她那样无忧无虑,连自己也不自禁的受到了感染,跟着大笑起来,“好,不生气就好。”

“其实,也都是我自己笨啦。”

桓帝不解,“嗯?”

“你跟公主即便没有十分像,也有六、七分,我见了公主那么多次,一点儿都没有联系起来。”韩姜鼓了鼓腮,“不过这事也不能全怪我,谁会把公主和一个小侍卫想到一起?不过----”她歪着头上下打量皇帝,“你还是从前那样穿着好看些,这身打扮,就好像是一层看不见的铠甲,让人都不敢靠近说话。”

“是吗?”桓帝笑了,----不论朝臣还是后妃,都不会有人胆敢如此说话。议论皇帝穿的龙袍不好看?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是不敢。

“你的母后一定很美吧?”韩姜微眯着双眼,仿似繁花盛开,笑容里透出一缕甜丝丝的花香,赞许道:“你和公主都很漂亮,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人一样。”

“呵,从来没人说过朕好看。”桓帝笑了笑,其中道理自然不用多说,朝臣后妃只会对皇帝歌功颂德,却从不会说起皇帝的相貌。桓帝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笑得此时这样畅快过,心情愉悦,又问了韩姜一句,“真的不生气了?”

“不啦,我该回去了。”韩姜笑着上马,从桓帝手里扯开缰绳,“皇上别忘了,你还欠我一只烤全羊呢,回头我多吃一点羊肉,就什么气都没有啦。”马鞭一抽,余音袅袅散在了夜风中……

第三十二章 鏖战

“你们确定,的确有一条小路通过?”桓帝问。

韩姜点头,“是的。”

清晨起来,晞白、韩姜一起策马赶往昨日发现之处。两人马术都不错,不像杜淳受伤那样拖拖拉拉的,很快来到峡谷口,沿着小路一直向里走,走了约摸两、三里,最后竟然顺利穿过了两座大山。----而对面,正是通往霍连的一条捷径。

晞白告谢入了座,详细回道:“据臣观察,山下河边的浅滩虽然不宽,但是一路蜿蜒甚长,粗略估计了一下,大概能停下四、五万人马。而那条小路不过两、三里长,动作快的话,大约一个时辰左右,也就足够集结这些人马了。”

因为有重大军情,此时凤翼、云琅、韩密、贺必元等人都在,再加上云氏兄弟、慕氏兄弟,足足站了大半屋子的人。杜淳因为担心湖阳公主,想着帮找回傅笙歌,也呆在旁边侯着,屋内众人都是面带忧色、心事重重。

“四、五万人马?!”云琅先开了口,一身雪银色的大将密制铠甲,映得眉目格外清朗,担忧道:“那个位置在我们的大营后方,若是有这么多人切进来,后方必定会阵脚大乱,前线也势必收到牵制!”

韩姜插嘴道:“既然我们已经提前发现,此时重新部署不也还来得及吗?”

韩密瞪了女儿一眼,“不要多嘴!”

“韩姑娘,不是那么简单的。”凤翼的性子一贯温和而从容,解释道:“我们的确可以重新部署,在河滩对面埋伏,射杀个万把人、阻止敌军过河都应该不难,但是霍连前部一旦受阻,后面部队必定会退回去。”他加重了语气,“既然着几万人犯险过来,如何全歼俘虏才是更重要的。”

“凤将军说的很有道理,朕也是这么想的。”桓帝眉头微皱,清亮照人的眼眸闪过一丝烦恼,“可是我们又不能埋伏到敌人后方,他们一旦撤退如何阻止的住?”

韩密却道:“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桓帝闻言眼光一亮,忙问:“韩将军,你有什么良策?”

“若是行得通可算良策,行不通则什么都不是。”韩密微微一笑,“臣在青州驻守时日甚长,对霍连的情况也更了解一些。其实,霍连本身也不是那么太平,前时霍连王的独生子被杀,肯定与普尔敦王脱不了干系。除了此人之外,霍连王的叔父苏摩合王也不安分,如果可能,能够利用到其中一方就好了。”

桓帝大概听明白了一些,又道:“韩将军说得再仔细一点。”

“据臣看来,那条小路恐怕不是霍连王弄的。”韩密环顾了众人一圈,分析道:“霍连王与我们对阵前线,压了有二十万人,为了国中的局势安定,还留守了十余万人,这已经是他们的极限,应该没有兵力再抽出来了。”

“你是说----”桓帝一想便就通透,“挖密道的人,是另外两人中的一个?!”

“对。”韩密继续道:“苏摩合王老奸巨猾、却又优柔寡断,对于国中内乱,一直都是持观望态度,他的兵马都还囤在自己旗下。而普尔敦王前段在国内闹事,近日却安静下来,人员去向混乱不明,挖密道的十有八九就是他!”

“朕懂了。”桓帝点头,“韩将军的意思是,我们去说服苏摩合王联合起来,然后埋伏在普尔敦王后方,到时候给他一个夹击!可是----,苏摩合王怎么会同意呢?”

韩密淡笑道:“有利自然就会同意。”说了许多,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苏摩合王想脱离霍连管辖,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皇上只要允诺助他成事,满足他的条件,他又不是什么忠臣良将,肯定会答应的。”说着,又摇了摇头,“不过此人生性多疑,如何让他相信我们是个难题。”

云琅他二人说了许多,忍不住赞许道:“这个主意不错,既能够使普尔敦王受损严重,霍连亦被分裂开,今后也就再无实力也我朝抗衡。”末了补道:“说来说去,说服苏摩合王才是最关键的。”

“臣愿前往!”杜淳冷不丁的大声开口,吓了众人一跳。

“你去?”桓帝与杜淳从小一起长大,同修学业多年,深知他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才,并非在妹妹面前那般局促之人。沉吟了一下,正色道:“眼下是非常时期,朕可不能保证你能活着回来。”

“臣知道。”杜淳目光坚定,与他文弱内秀的外表不大相衬,“臣是一介书生,在战场上什么忙也帮不上,但是做说客之事,却理应臣这样的人前往去之。臣若是有辱皇上的使命,情愿面朝京畿自刎谢罪。”

“好了,不要说这样不吉利的话。”桓帝抬了示意打住,朝下道:“这件事得好好部署一下,给苏摩合王开什么条件,也得斟酌,大家先去把饭用了。”

上一篇:心尖意 下一篇:怎敌她,晚来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