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雾逝人非(89)

他在人群中转身,走到室外。

秋风拂过脸颊,他倚靠着礼堂前极大的柱子,修长的身影一直拖到了台阶之下,仿佛此刻的心思,被时光、被世事,拉得无限蜿蜒漫长,正如溪水般在脑海间流淌。

许是讲座太精彩,时不时会有掌声和笑声传来。

那些热闹仿佛是喧起的尘埃,轰的在空气中消散,而他立在暮色之中,却不由自主的被隔离出清浅的淡影。

讲座到了晚上九点结束。一行人陪着Zac教授回到住处,最后告别的时候,老教授忽然喊住了夏绘溪,微笑着问:“我记得,上一次我们见面的时候你向我提问了。”

是那个有关心理补偿的问题。

夏绘溪微微笑起来:“已经解决了。您的提醒对我来说是很好的指引 。”

老人点头,目光带着智慧的狡黠:“是么?我很高兴。”

“那么,教授,我还有一个问题。”夏绘溪在离开前驻足,望着教授碧蓝的眼睛,“您是宿命论者,是不是?”

就像他无数次宣称的那样,他并不否认,点头说:“是。不过……我知道你们中国人还有种说法,顺从自己的心意,不要违逆它。”

“宿命,其实也不过是顺其自然。”

夏绘溪嘴角轻微的一勾,浅浅的点头:“谢谢您。”

她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已经很晚。秋风有了萧瑟的凉意,她拢着双肩,低头要从铁门中走进去,倏然间,不远的地方亮起了一束灯光,照得她下意识的抬头回望。

那是苏如昊的车,她认得的。

一路上彼此都不曾说话,他不说带她去哪里,她也不问,只是靠着椅背,呼吸轻缓柔和。

出了城市,又驶上山路。

她隐约记得,裴越泽住的那处宅子,就是在这半山的绿荫掩映之中。

车子在门口停下,苏如昊并没有打开车门,只是熄火,然后半靠着椅背,明亮而狭长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这里,我又重新买了回来。”

她忽然记起有一次,他送自己来这里,看着大门的目光异样而锋锐,原来是这样。

“拿回房子的那天,律师把合同送到我面前,我签完字,忽然就在网上查到了你在那批出国访问学者的名单里。”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继续将话说完:

“什么对我来说重要,什么不重要,那一天,我比任何时刻都清楚。”

“我不能说自己后悔了。可是要回了房子,我并不觉得有多少欣喜。”

“只是,你离开我,让我觉得之前的一切,都划不来。”

“我只是在想,你能不能再给我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可以,我不要你承诺什么,只要你允许,我可以慢慢的等,我会努力不让你反感。我不会再瞒着你什么。这样,至少你不会像在国外的时候那样,没有人照顾你,崴了脚,一个多月都没有好……”

他的语气很慢,又有些怔忡,这句话脱口而出的时候,夏绘溪微微坐直了,目光中满是清辉:“你怎么知道?”

苏如昊愣了愣,英俊的脸上浅浅的抹上了红色,似是有些不知所措:“我不是故意瞒着你——我有师兄在那所大学里,我只是请他帮着照看你一些,你别误会……我怕他告诉你他是我朋友后,你太倔了,会和自己过不去……”

刚出国之后,她崴了脚,确实迟迟不见好,后来被一位同事带去唐人街,找了位相熟的跌打推拿师,才算彻底的看好。

原来这些,他都一直知道。

或许是察觉出了自己辩解的无力和混乱,苏如昊终于慢慢的停下解释,俊秀的侧脸依然轮廓明晰,可是嘴角微微的一抿,有些懊丧的垂下了眼神。

夏绘溪听着他语无伦次的解释。他向来斯文而镇定,此刻全部变成了孩童般的惶恐,眼神微微的闪烁着,仿佛天边几颗残余闪耀的星星。

山岚慢慢的在山间升起。

牛乳色的雾气将一切围裹住,就连那轮弯月都已经成为了叠出几层光晕的模糊影像,仿佛是未曾洗好的照片。

她慢慢的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疲倦和睡意一阵阵的袭来——左手轻轻的一拂,却碰到了同样温热的一只手。

她不再像往常那样急速的弹开,顿了顿,又无意识的轻轻握了握,声音有些迷糊:“起雾了。你下山的时候开车小心一些。”

他凝视着那双纤长柔软的手良久,雪白的手背上,五个小小的漩涡凹陷,如流云般的轻柔——此刻正不轻不重的扣着自己的右手手背,并没有离开。

脑海中微微一片空白,竟然舍不得将她的手拿开,只是僵硬的坐着,再也难以挪动分毫。

不知过了多久,她匀缓的呼吸声传来,像是已经睡着了。

苏如昊将自己的风衣盖在她的身上,慢慢将车子发动,拐弯,驶离背后的大宅。

车前大灯将雾滴照得明晰,他谨慎的辨别着方向,也努力剥离出那一片珍珠白的雾气。

驶离山脚的地方,终于也驶出那一片白雾,恍若新生……

周围的一切变得静谧而安和。他又一次看了她的侧脸,美丽一如睡莲在夜色中绽开花蕾。黑发散落在洁白的额前,那道细长的疤痕,过了这么久,虽然还在,却也淡了许多。

苏如昊不知道那些伤痛的往事,是不是可以随着流走的时光一样变浅变淡,可是余下的一生,他还是会努力的去尝试,就像是Zac教授说的那样——耐心镇静地接受世事变迁,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不远处的城市,灯火流转,夜星璀璨,绚丽如水。

他并不贪恋如斯美景,目光缱绻,只是望向身侧的她,嘴角悠然扬起了浅浅的笑意。

(全书完)

后记(出版书)

Out of a Swathing Mist

其实一篇言情,并不需要一个后记作为终点和句号。

它只是一个臆想中的故事和世界的终结,不需要画蛇添足的再去补充说明什么了。

那么原谅我在这里自打耳光,偏偏要写上一个注解式的补充。

写后记的原因是,文中提到的zac教授,是真有其人的。如果这一点不解释,我会从一个不入流的言情小说作者,彻底的沦为更加不入流的抄袭者。

Zac教授的原型,便是大名鼎鼎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以下,是我百度到的资料。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ustavJung,)(1875-196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在世界心理学界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是现代心理学的鼻祖之一。

这是一个神秘的学者。或许,他更愿意自己被称作是一个炼金术师,和这样的气场相关,他的心理学理论也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或者说,宗教气质。

我需要特此声明的是,文中所有和zac教授有关的论点、或者言语,除了人物间的对话外,都出自荣格教授的著作。但愿我浅薄的理解中,并没有曲解他著作的原意。

并且,借着后记的机会,向这位有着东方气质的西方学者,表示我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