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97)

“拉住上面的圆环。”杨瑾扶住她,又轻声提醒。

鲁盼儿一抬头,拉住从车顶垂下的圆环,稳住了身子,原来圆环正是为站在车厢里的人准备的,她转过头又向杨瑾笑了。

杨瑾回了一笑,两人面对着车外看上海市的街景。

“上海的车可真多呀!”

“看,那楼多高,有十几层呢!”

第80章 焦糖布丁

杨瑾和鲁盼儿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 中途换了两次车,才到了顾铁山所在的部队。

军营大门巍峨而庄严,他们向执勤的哨兵说明了来意, 没一会儿顾铁山就出来了, 远远地就高声招呼,“真没想到你能过来!”到了近前就大笑着说:“杨瑾来信里说他要与你结婚,可我记得鲁盼儿就是个黄毛丫头——现在见了面, 没想到你长这么大了!”

“你也成熟了不少,现在看起来很稳重,”鲁盼儿一笑,“还记得武装部派人到红旗九队接新兵的时候,大家怎么也找不到你,原来你在水渠洗澡, 衣服被水冲走了,没法儿出来……”

“这么多年的事了, 亏你还记得!”顾铁山尴尬地摘下军帽挠了挠头。

杨瑾也笑,“这件事儿在红旗九队传了好几年, 就是更小的孩子都知道……”

顾铁山才发现过去的黄毛丫头已经是一个美丽的女子了,被她几句话说得无言以对, 又见杨瑾站到了妻子那边,只得陪着笑说:“你们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 一定很累了。我带你们到招待所住下来——我们部队的招待所条件很不错的, 收费也不高……”

招待所就在军营侧面的街上,小小的门廊, 白底黑色的招牌也不起眼,可是走进去却有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正中是一座四层小楼。

接待室在一楼,小战士认真地问:“你们与顾排长是什么关系?”

“我们是同学。”顾铁山回答。

小战士登记下来,“按规定直系家属是不收费的,同学不属于直系亲属,每人每天两角钱。”

“好的。”杨瑾拿出钱,“我们先交三天的。”

小战士收了钱扯了几张收据,回头在身后的柜子里拿出一把钥匙递给他们,“三零二室。”

钥匙上拴着一处白色的薄铁片,上面印着“三零二”字样,他们拿着钥匙上了三楼,找到写着三零二的房间,打开锁推门就见一间不大的屋子,两张单人床,上面铺着军绿色的床单,放着军绿色的被子,床上平得像一面镜子,被子叠得方方正正;一张小桌上面摆着两只水杯;两把椅子,规规矩矩地分列两旁。

顾铁山上前将水杯的把手轻轻转了一下,让两个杯子的把手的方向完全一致,像排成队列的哨兵。

“过去你自己的杯子都是随便乱放的,没想到现在这么细心。”杨瑾惊奇地说。

顾铁山就笑了,“每天检查战士们的营地习惯了,看着东西摆放不整齐就下意识要纠正过来。”

正说着话,小战士进来,“送开水了!”将两个竹皮暖瓶放在桌上,随手摆在水杯的后面,把手正与水杯的一个方向。

大家就都笑了。

“部队就是大熔炉,废铁也能炼成钢。”顾铁山一摆手,“今晚我请你们吃西餐!”

“上海现在还有西餐厅?”

“淮扬路上还有一家,虽然简陋了点儿,但味道还是不错的。”

出了门又坐公交车,几站后到了西餐厅,鲁盼儿见这里并没有特别之处,与襄平国营饭店很相似,只是大了一些,论起来装饰还不如餐车漂亮,顾客一样要到收款台前自己点菜,自己端菜,盛菜的也盘碗也都是普通青花粗瓷。

只上来的菜与平时大不一样。

最先取来的是火腿土豆浓汤,每人一份,乳白色的汤十分浓厚,粉红色的火腿丁和碧绿色的青菜末飘在上面,还有十几只小巧玲珑的面包。

“女士优先。”顾铁山很有风度地向鲁盼儿示意。

鲁盼儿便笑着拿起一个面包,用手撕成小块放到口中——还是在学英语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到了面包、牛排种种,也听杨老师讲过吃西餐的礼节——尽管是平生第一次吃到面包,但她还是很从容,细细地品着香醇的味道。

虽然都是面粉做的,但面包的确与馒头不一样。

鲁盼儿又舀一勺汤,醇厚的鲜香,还有淡淡的甜,也是从未尝过的。

“牛排煎好了!”餐厅里面的人高声提醒。

顾铁山急忙跑过去端回牛排,第一份先摆在鲁盼儿面前,又放了一副刀叉,“这家餐厅最有名的就是牛排。”

右手刀左手叉……鲁盼儿在心里默念,然后用叉子按住牛肉,轻轻切下一块,又嫩又滑又香,她笑着向顾铁山道谢,“第一次吃西餐的感觉好特别呀——有你在上海真是太好了,我们不但顺利地找到了旅馆,还吃到了西餐。”

“是,是,是,”顾铁山神情一番变幻,不必说红旗九队,就是襄平县、省城都没有西餐厅,但鲁盼儿却没有慌手慌脚,虽然不甚熟练,却大方而得体,还真是想不到!再看杨瑾正从容用餐,仿佛自己才是第一次见到西餐,不知如何是好的人,便赶紧低头切牛排,“其实我也不常来,西餐太贵了,过去一个月津贴才几块钱,买了牙膏肥皂香烟就没了,提干后才涨了工资……”

“没关系,我们请你。”鲁盼儿笑着说

顾铁军觉得自己果然太蠢了,“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来了我自然要请——干部工资还是挺高的,我连对象也没处上,有钱没处花……”好象更蠢。

杨瑾打开与牛排一起取来的通化红葡萄酒,“听说这酒不错。”毕竟是老同学,又一起在插队好几年,总要帮他解围。

“对,对!我差点忘记了!”顾铁军将酒倒入杯子里分给大家,“来,我们干杯庆祝一下!”

红色的酒倒在玻璃杯里十分好看,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与平时见到的白酒完全不一样,原本打算拒绝的鲁盼儿就犹豫了一下,抬头就见杨瑾笑着对自己说:“女孩子喝点葡萄酒不要紧。”便拿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甜,淡淡的辛辣,还有说不出的香醇,“是很好喝呢。”

顾铁山一仰头将一杯酒喝光了,见杨瑾与鲁盼儿只浅浅地喝了一点,就急忙反对,“说好干杯的,你们也要都喝了!”

“我们俩酒量浅,多喝反倒是浪费——这酒限量,每桌只能买一瓶,你喜欢喝就多喝一些。”

“我过去也不会喝酒,到了部队才练出来的。”顾铁山说着就又喝了一杯,“真是好酒呀!”

有了酒,气氛就又不一样,顾铁山越发话多,“这里比老莫差远了……”

鲁盼儿疑惑,“老莫?”

“他是说北京的莫斯科餐厅,那里的西餐特别有名。”杨瑾笑着解释,又转向顾铁山,“听说已经改成食堂了。”

“不错,是改成食堂了。”顾铁山感慨地喝着酒,“上次我探亲回北京,请章丽雯去那里吃西餐,却只吃到了包子——章丽雯很不高兴,再三埋怨我没有事先打听清楚。”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