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63)

鲁盼儿就一一答了。

“无怪大家都夸你好,果然是个好孩子,”胡干事就笑着向吴婶儿说:“我一眼就喜欢上鲁老师了。”

吴婶儿就笑着说:“你们是有缘分。”

鲁盼儿才觉得觉得不对了,站起身说:“要是没什么事,我还是回学校吧,正上课呢。”

“上课的事不着急,”吴婶儿叫住鲁盼儿,“胡干事是万红宇的母亲,她是特别来看你的。”

原来是这样啊!鲁盼儿真想转身就走,可是她还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停住了。吴队长和吴婶儿一直对自家挺好的,又不知道实情,自己甩手一走倒没什么,可却会让他们难办,不如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说清,“二十多天前傍晚,万红宇和万红英来过我家,还请我去吃饭,我没去。”

胡干事早就知道了,那天红宇气冲冲地回家,痛骂小叔子和侄女,又逼着老万和自己想办法整红旗九队的鲁盼儿。

其实小叔子帮忙给红宇介绍的这门亲事不错,若是万局长和自己过来,早就把事情定下了,只可惜红宇和红英瞒着他们莽莽撞撞地找上门,反而被拒绝了。

原本鲁盼儿不愿意也没什么,以自己家的条件,到农村挑媳妇还不是随便选?只可惜红宇的事闹得太大了,不必说县城里的人家,就是附近生产队的社员们都一清二楚,只能找偏僻地方的。

鲁盼儿长得好,有文化,又没有父母,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胡干事就亲自来了。

“你说的那件事呀,我已经批评红宇了,”大晚上的,请一个刚认识的姑娘去县城吃饭,正经人家的孩子都不会答应,胡干事就笑着说:“红宇是个男孩子,就不那么细心;都是红英急躁,催着他过来。”

吴婶儿也笑着说:“小万可是县委的司机,为人又稳重又能干,到县城里打听打听,谁不知道?倒是红英,我见过几次,是有点急脾气,不过她也是好心,愿意你以后过上好日子。”

“万家可是县城里数一数二的人家,万局长在农林局当一把手,胡干事和红宇在县委大院上班,都是挣工资的,家里条件就不必说了。红宇这个孩子呢,只看他能进县委开车,就知道多懂事了……”

鲁盼儿真没想到吴婶儿早知道那件事了,而且还会欺骗自己!

万红宇稳重能干?鲁盼儿从小当班长,帮着老师管理班级,自然而然地就能看出每一个同学是什么样的人。万红宇非但不稳重不能干,而且还会是个刺头儿,最难管的那种。

何况,前些天陈婶儿悄悄告诉自己,她打听到万红宇作风不好,前段时间被派出所抓过,县城里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所以万红英才带着他找到自己。

万红英心地不善,她一向不愿意自己好。

现在吴婶儿也与万红英一样,想把自己推进火坑。

鲁盼儿心里不断翻腾着,却静静地听着吴婶儿把万红宇夸上了天。

吴婶儿说着说着也觉得昩了良心,万红宇个子矮矮的,长相也不好看,比起高挑漂亮的鲁盼儿差得远了——若只是长相差些倒也无所谓,毕竟人家是县委的司机,而鲁盼儿只是九队的民办教师。但是,哪怕是县里最普通的工人到农村找对象都是不得已,多半有什么缺陷,所以万红宇肯定有问题,而且还不小。

可万局长是农林局的局长,万副书记也正管着吴队长,胡干事求到了自己这里,她只能帮忙。吴婶儿只得硬起心肠,接着鲁盼儿的手说:“小万今年二十五了,也到了结婚的年纪,正好你们挺合适的,就先处对象吧。”

比起那天的愤怒,今天鲁盼儿倒是冷静多了。虽然吴婶儿、胡干事很可恨,但陈婶儿说得对,与她们吵一架非但没用,反而把事情闹得人人皆知,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外。于是她只淡淡地一笑,“万红宇这么优秀,我肯定配不上他。”

吴婶儿半天没说出话来。

胡干事一直瞧着鲁盼儿的神情,见她稳稳地站着,不急不躁,原本七八分的欣赏已经加到了十分,现在一句话就把吴队长媳妇噎得闭了嘴,才知道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个农村丫头。

毕竟是上过高中,又当上班长的,很聪明的小丫头,也无怪红英一直对她十分嫉恨。

不过呢,一个农家姑娘,又没了父母,在县委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胡干事还是有把握的,自己不至于连个半大孩子都对付不了。

她半点儿也不生气,反而和蔼地笑了,“我和万局长从红宇小的时候就教育他能干懂事,善良孝顺……当然,人无完人嘛,他也有些小缺点。”

“不过,我们家只有红宇一个孩子,他爸和我特别用心培养他,中学毕业就送他去了县委,跟着县里的领导们学习。你大概不知道,县委的工作人员,提拔的机会比外面大很多,许多领导干部都是从司机、秘书成长起来的。”

“所以我们红宇的妻子也不能差——听说你又懂事又能干,我们今天才特别过来,与你见见面,也聊聊心里话。”

“你嫁了红宇,我们家肯定不能亏待了你,我们家没有女儿,以后就把你当成亲女儿一样。”胡干事搬起手指头,“要解决的事太多了,你的户口要从农村迁到襄平县;工作要从民办

教师转为正式教师,若是有机会,也调到县委……”

“咝!”吴婶儿吸了一口冷气,农转非,和民办老师转正,哪一样都了不得,多少人求也求不到,没想到胡干事一口气就全答应了,“你们家对儿媳妇可真好!”

“那是当然了。”胡干事矜持地一笑,“老万和我都是实心实意想要鲁盼儿做儿媳妇的,正好我们也有能力办,自然要把小辈的前程安排好。”

这的确是胡干事的真心话,红宇是不可能有好的前途了,因为作风问题被派出所抓住,档案里留下了消除不了的记录,能不被县委车队开除,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为了避免红宇再犯错误,老万和自己商量,赶紧给他找一个对象结婚。这个对象长得要好,别的条件也不能差,最好能带着红宇走上正途——鲁盼儿恰好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们夫妻不可能管儿子一辈子,所以现在趁着有权有势的时候尽力扶持儿媳妇,只有儿媳妇有本事,红宇将来才会过得好——尽管农转非和民办教师转正差不多是最难办的事,政府控制很严,名额非常少,根本不像自己许诺的那样容易,但他们也一定要办成。

当然是在鲁盼儿嫁到万家之后。

吴婶儿就真心觉得鲁盼儿嫁给万红宇不亏了,就赶紧劝道:“盼儿,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赶紧答应吧。”

鲁盼儿不可能不被震惊,虽然她从没想过转为城市户口,也没想过转成正式教师,但是她知道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差别。

爸爸成为公社副书记转成国家干部,家里的日子一下就好了起来;她高中后也亲眼看到襄平县比红旗九队不知道繁华多少倍,那里有商店、书店、饭店……人们生活在楼房里,用的是自来水,烧的是煤,听说还有集中供暖……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