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361)

聊着闲话吃了饭,刘嫂带着孩子们收了碗,又拦鲁盼儿,“我自己来,你们商量正事儿。”

刘县长特别将鲁老板请到家里来,果然有些在外面不好说的话,见家人都出去了,给鲁盼儿倒了一杯茶,“陈建军其实是个不错的人。”

突兀间冒出这样一句话,必然有缘故,鲁盼儿也不反驳,先听对方说。

“他转业回化工厂后,工作特别努力,很快就得到化工厂上上下下的认可,没几年就被任命为厂长。

当了厂长之后,他带着员工们,大力抓生产,产量比过去提高了将近一倍。”

“这两年化工厂的毛线卖不出去,效益不好,特别是一半设备停产之后,厂里时常出现偷盗事件,他坚决制止,不怕得罪人,组织保卫科严格巡视,自己也常常亲自参加。”

“那天偷设备的工人摔伤了,陈厂长又是生气又是难受,在医院守到那人伤情平稳后就来找我商量积压产品的事。

现在化工厂仓库里堆满了毛线,就是不能换成钱,他压力挺大,也特别着急。”

“听说你跟陈厂长有点儿误会?”

刘家兄妹都是直爽的性子,说话都不会绕弯,鲁盼儿听了几句便明白了,笑吟吟地问:

“陈建军一定说因为我们的误会,我才不买化工厂的线吧?”

“你怎么知道的?”

这么简单的事儿,还不是一猜便知?

而且,鲁盼儿还明白了刘县长为什么要在家里请客。

一定陈建军这个心术不正的家伙搬弄是非,让大家觉得自己因为过去的恩怨,故意不与化工厂合作。

“过去的事算不算误会,也没有必要分辨了。

但我确实不喜欢陈建军这个人,也不愿意跟他打交道。”

刘县长今天就是要化解鲁盼儿陈建军之间的矛盾,赶紧就劝,“过去的事都过去了,你们毕竟还是老乡……”

“这个老乡,我可不认。”

鲁盼儿摇摇头,“不过,我不在化工厂采购,与陈建军并没有关系,而是因为化工厂的线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不能用于我们的产品。”

“毛线不都差不多嘛,织成毛衣就分辨不出来了。”

陈建军就是这样说的,刘北也信了几分,他常年穿一身旧军装,只有开会等重大场合,才会在媳妇的提醒下换上一套毛料中山装,根本不注意衣着。

“差不多?”

鲁盼儿笑了,“刘县长,你还记得你第一次陪刘南到我家做衣服的事吗?”

“当然记得。

那是一个周日,好不容易休息,她一定拉着我陪她跑了几十里路做衣服。”

“她为什么跑那么远的路找我做?”

“当然因为你做的衣服好看呗。”

“其实那时候的衣服都很朴素,并没有特别的设计,样式其实差不太多。”

“可是刘南就说不一样!

她嫂子也听她的,非要跟风做什么孕妇服……”

说到这里刘北不好意思地笑了,“原来你在这里等着我呀!”

然后他就明白了,“那个时候,你们就分辨出哪件衣服好看,想来现在比过去还要讲究呢。”

“正是这样。”

鲁盼儿点头,“过去大家都很穷,可还是努力想穿得漂亮点儿,现在日子过得比先前好了,当然更会注意衣着打扮。

我们厂里生产的毛衣,无论是款式,还是采购的材料,还有使用的编织机,都是最好的。

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出品到国外,挣来外汇呢。”

“如果用了不合格的线,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就会影响我们的声誉,甚至有可被退货。”

“我从做裁缝给大家做衣服起,从来都是认认真真的,从不糊弄,所以才把生意越做越大,我们霓裳羽衣的牌子,在服装界名声一直很好。”

“对不起呀,鲁老板。”

刘北很惭愧,如果出口的毛衫被退货,还要影响出口创汇,自己的错就大了,要知道眼下国家最重视的就是创汇,“看来我的观点转变得还不够呀。”

“不错,现在已经商品经济了,观念要不断地转变。”

鲁盼儿又告诉他,“我采购的毛线,除了质量好、颜色规格都合乎编织厂的要求,还有一个化工厂比不了的优点,刘县长想知道吗?”

“什么优点?”

“便宜——加上运费,比化工厂的线还便宜。”

这怎么可能?

外面的毛线加上运费比本地的还便宜?

但是鲁老板肯定不会说谎的。

刘北不由得长叹一声,“难道化工厂的线就卖不出去了?”

化工厂积压的线,就像压在刘县长的心头,“襄平县本来就不富裕,发展旅游业要投入,原本化工厂是县里最重要的纳税单位,可谁想到这两年开始亏损,亏损数额还越来越大,非但不能纳税,还有上千的员工要发工资……

现在就指望着把这些线卖出去呢。”

可化工厂的那些毛线,质次价高,谁又能买?

要鲁盼儿说,化工厂现在就不应该继续生产了,越是生产越是赔钱,完全没有生产的必要;库存的毛线,也应该尽快降低出售,收回一些成本总比什么也收不回好些……

但刘县长恐怕很难接受。

正这时,“大哥大”响了,鲁盼儿拿出电话接通,是省城毛衫厂的刘师傅,“鲁老板,过去你邀请我去霓裳羽衣,我没答应。

现在我再没有后顾之忧,不知道你还要我吗?”

鲁盼儿的第一台编织机就是在刘师傅的帮助下买到的,接着在采购毛线等方面也得到刘师傅的很多帮助。

霓裳羽衣有了规模后,她就有心请刘师傅来自己的公司负责采购,并给刘师傅开出了远远高于毛衫厂的工资。

可是刘师傅因为家庭的原因,没有答应,现在情况变了,鲁盼儿就笑,“收,当然收!

不管刘师傅什么时候来,我都欢迎!”

刘师傅对国内毛线行业实在太熟悉了,各厂家生产的编织机、各种类型的毛线,他都如数家珍,有这么一个人,霓裳羽衣的生意一定能锦上添花。

“那好,我明天就到单位办停薪留职手续,然后去霓裳羽衣上班!”

刘师傅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也看好霓裳羽衣,此时也很高兴。

“最近我在襄平县呢。

刘师傅可以先过来看看我们的新厂。”

鲁盼儿正要挂了电话,突然又想了起来,“刘师傅,你知道襄平县化工厂吗?”

“当然知道,省内所有化工厂我都去过。”

“化工厂现在积压了许多毛线……”

不待鲁盼儿说完,刘师傅就急忙阻止,“鲁老板,襄平化工厂的毛线可不能买!

他们厂这么多年还是生产过去的老产品,质量一般,颜色土气,价格还很高,织成毛衣不好看,谁买谁赔钱!”

刘师傅的嗓门很大,隔着电话传了过来,鲁盼儿特别挪了挪,让刘县长也能听到。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