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305)

“还是你姐最了解我,”杨瑾摸摸案头的鎏金飞天,“靖康通宝的价值绝不低于这对儿飞天——还是在美国的时候,我只要同意把它们转给史密斯,就能换很多美元,足够给每人都买一套几大件,可我宁肯打工挣钱也没答应。”

“杨老师,我们都说不过你。”

许琴无奈。

“说不过就听杨老师的。”

鲁盼儿摆摆手一锤定音,“这些年家里越过越好,这点钱真不算什么,我们也不要再争了。”

她又有些感慨,“不过,以后就是你们自己过日子,姐就放手了。”

“虽说你们俩儿都是军人,工资高,一切又有部队管,但我觉得过日子还是要细水长流,攒点儿家底儿……”

“新房在空军大院,离家里太远了,正好这边房子多,还给你们留一间,周末过来时很方便的,许琴上下班也可以来休息……”

林林总总,都是过日子的细事儿。

杨瑾便笑,“这么多年一家人在一起,突然你们结婚出去了,你姐又是高兴又是骄傲,还很舍不得——当然,她最希望你们过得更好。”

“这么多年,姐为我们做的太多了。”

跃进一向不爱说话,今天却感慨不已,“当初,如果不是姐一定拦着我退学,我不可能上军校成为飞行员。”

“我一向佩服老班长,”许琴笑着说:

“小姨也嘱咐我向她学习呢。”

“姐既具备中国传统女性的善良坚韧,又有现代女生的聪明能干,正是新时代女子的榜样。”

丰美总结。

“你们难道提前商量好了,特别来哄我?”

鲁盼儿笑着问。

“大家说的是肺腑之言。”

杨瑾拉住她,“我和梓怔、梓嫣也要感谢你,你为家里付出太多了。”

“我们还要感谢姐夫,一直把我们几个当成亲弟弟妹妹一样……”

一家人平时都不会说这样的话,但是今天又不一样,倾吐出藏在心底的情感。

中国人究竟是含蓄惯了的,大家说了之后又都有些不好意思,恰好到了午饭时间,便张罗着做了一大桌子菜,热热闹闹地吃着,气氛才正常起来。

第234章 异想天开

跃进婚礼之后, 丰收回了学校;丰美也开学了;杨瑾则正式成为燕京大学历史系的一名讲师。

鲁盼儿办完了跃进的婚礼, 并没有立即大张旗鼓地做起新生意, 甚至她也不像过去一样每天去店里做衣服卖衣服忙个不停,反倒时常留在家里看书看杂志、写写画画、静静地思考。

这天刘南来了,“我先去霓裳羽衣店里, 听说你这两天都没有上班——怎么,身体不舒服?”

“我身体好着呢, 一年到头连小病都不生一回。”

鲁盼儿见了她便先找出几双玻璃丝袜, “这是从美国带回来的, 特别给你留着呢。”

刘南爱美,自然喜欢漂亮的玻璃丝袜,这些在国内很少见的, 她接了过来, “国外的东西都很贵,真是让你破费了。”

“毕竟出国一次,总要给大家带些小东西。”

“谢谢你, 什么时候都想着我。”

刘南收起了玻璃丝袜, 伸头去看鲁盼儿才放下的书,见上面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 “你不做服装生意了?”

“怎么不做?”

鲁盼儿一笑,她正在看香奈儿传奇——“我是香奈儿, 我就是时尚”这样的宣言, 让她沉迷于其中, “想开一家新店, 在家里做些准备。”

除了这本书,大理石桌面上还摆开许多书本杂志,又有很多写写画画画的纸,刘南就笑,“若是不知道的,以为你要开书店呢!”

如今家里的书桌,已经被鲁盼儿占据了一半,杨瑾和两个孩子只用另外一半,鲁盼儿莞尔一笑,又问:

“你是来做衣服的吧?

要做什么样的?

布料买了吗?”

刘南只要到北京,每次都来看自己,两人相处得好是一方面,再就是她要做新衣服。

而自己就是再忙,老朋友的活儿还是要接的。

“今天过来不是要做衣服,”刘南笑着宣布,“我这次不是出差来北京的,而是以后就在北京工作了。”

大约半年前,襄平县文工团解散了,团员们重新安排工作,刘南被分到了县文化局。

其实这是很好的工作了,又体面又轻松,但鲁盼儿听到消息时就觉得刘南一定不喜欢,现在她有强烈的预感,“你?”

“是的,我辞职了!”

刘南说:

“所有的人都反对,我哥天天跟我吵,他让我赶紧找个对象结婚生孩子,甚至还找了单位领导,不给我办理辞职手续。”

“但是我真的不能过着每天在文化局写材料的日子,也不想随随便便嫁人过日子,那样我迟早被闷死!”

“前段时间我瘦了很多,白天恍恍惚惚的,晚上睡不着,一把一把地掉头发。”

“最后我哥怕我出事,只好答应我辞职了。”

“于是,我就到了北京。

虽然我现在在北京没有正式工作,只能跟着走穴的大腕伴舞,可我还是挺高兴的。

毕竟,我又可以跳舞了。”

刘南比自己大,就要到三十岁了,没家没孩子,又辞掉了工作,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太任性了。

但是鲁盼儿知道她有多爱舞蹈,“你不后悔就行。”

“我不会后悔!”

刘南笑了,“就知道你一定会支持我。”

“支持归支持,我也要提醒你一些现实的问题,”鲁盼儿认真地说:

“热爱舞蹈,不等于一定要放弃成家,放弃稳定的生活……

你要留在北京,也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打算才是。”

“我知道的。

演出公司有宿舍,有食堂,每次演出都发十元的演出费,我饿不死的。”

刘哈哈笑着说:

“还有啊,过去我发了工资就花,一点积蓄也没有,从现在开始,每次收到演出费都要先攒下一半——至于找对象,这个就看缘分吧,总不能从马路上抓一个男的就嫁了!”

刘南就是这样的乐天派。

鲁盼儿被她逗得笑了,“既然你留在北京工作了,今天也不必像以前那样急匆匆地要走,留下吃午饭吧。”

“好呀!”

刘南又笑,“我为什么要来?

也是因为在食堂吃得腻了,到你家蹭饭呢!”

因说到吃饭,又想起一事,“前些时候见到张副厅长,他还说在你家里吃了一顿美式中餐,味道特别好。”

张副厅长就是杨瑾的师兄,他在襄平县长任上这几年政绩很突出,现在已经升任省农业厅副厅长了。

就在不久前,他到北京开会时来过家里。

“其实所谓的美式中餐,是我把美国中餐馆的菜式改了改胡乱做的。”

没想到还挺受欢迎,张副县长尤其爱吃李鸿章杂碎,而梓恒和梓嫣都喜欢左宗棠鸡。

鲁盼儿一笑,“一会儿你也尝尝。”

中餐馆的菜做起来不难,两人边吃边聊,刘南对美国的情形自然很好奇,听鲁盼儿说起服装展,“她们在舞台上表演,要跳舞吗?”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