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304)

不想鲁盼儿却给弟弟、弟媳女布置了这么齐全的新房。

先前杜鹃得知昔日最出色的学生在做生意,还曾经有些惋惜,如今见过西山胡同的生活水平,再看外甥女琳琅满目的新房,观点一下子就转变了,“日常生活谁也离不了钱,有钱了许多事都变得容易,做生意蛮好的。”

第233章 一唱一和

鲁跃进和许琴的婚礼在空军大院里办的, 又隆重又热闹。

空军和军医院的首长、战友们都来了, 杜老师陪着许琴, 舅舅和舅妈也特别从省城过来参加大外甥的婚礼——当年他们无法参加鲁盼儿的婚礼,还一直遗憾呢。

鲁盼儿一手张罗了跃进的婚礼,到了只有自己家人的时候, 拿出一个存折。

她把这两人的钱、杜老师、舅舅等人给的钱、最后自己又添了一千元用许琴的名字存了起来,“你们收着吧, 以后好好过日子。”

许琴接过去一看, 马上还了回来, “我俩儿不要,家里买了那么多东西,算起来我们还欠老班长的钱, 等攒够了再还。”

跃进也说:

“姐, 我们不缺钱,部队工资高,飞行员还有补贴……”

“姐都知道, 不过这钱还是你们拿着, ”鲁盼儿把存折重新给了许琴,“霓裳羽衣的生意有你们俩不少功劳, 一定要算清的话,要给你们发工资才行呢。”

刚开店的时候, 收拾铺面, 买编织机、买毛线、送饭、卖衣服……

一家人都尽心尽力, 自己才能顺利地挣到钱, 于是鲁盼儿又指了丰收丰美,“也不只你,将来双胞胎结婚,也是一样的。”

“我?”

丰收没想到姐突然指到了自己的头上,怎么也不能把结婚与自己联系到一起,瞪大了眼睛,“姐,我还上学呢。”

鲁盼儿看到小弟弟的傻傻的样子噗地笑了,“难道你一辈子都上学?”

其实丰收丰美还有一年大学就毕业了,可是丰收摇摇头,“我还要接着读研究生,读博士。”

先前提到处对象,跃进还知道脸红,现在丰收一副完全与他无关的神情,还不如跃进呢!

都说男孩懂事晚,这也太晚了吧!

鲁盼儿正为丰收发愁,跃进却没放下刚刚的话题,“姐,你以前供我们上学,我们帮着你做生意还不是应该的?

就算霓裳羽衣挣了钱,都是姐辛辛苦苦换来的,我们都不要。”

“对,我们都长大了,不能让姐一直帮我们。”

丰收丰美也帮着哥。

鲁盼儿在家里一直很有权威,不想现在三个弟弟妹妹都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便板起脸,“你们都不听姐的话了?”

“老班长可不能以势压人,大家要讲道理的嘛。”

许琴笑眯眯地插言,“不必说跃进,就是我这几年也一直在家里又吃又住,自然要交工资。”

她今天与跃进穿着情侣衫,两人一唱一和,简直像一个人一样。

偏偏丰收丰美站他们一边,“许琴姐说的对。”

鲁盼儿便转头去看杨瑾,“我一个人说不过他们几个……”

杨瑾就笑,“我来帮你们讲讲道理吧。”

许琴赶紧抢先说:

“杨老师可要公正,要帮理不帮亲。”

“鲁家姐弟四个都曾经是我的学生,我保证不偏心。”

杨瑾笑着说:

“既然大家从红旗九队出来,我们还按红旗九队的风俗解决问题,怎么样?”

似乎很有道理,大家就都点了头。

“弟弟妹妹们小,姐姐就是大家长,供孩子们上学;接着跃进参军,把津贴交了家里,也担负起养家的责任;后来姐姐做生意,弟弟妹妹们都来帮忙,一家人理应互相帮助。”

“到了跃进结婚,身为长姐也就是家长,自然要责任筹备婚礼、准备结婚用品。”

“姐姐把应该做的都做到了,我们先前交的钱就不应该退回来。”

鲁跃进得出了结论。

杨瑾赞同,“对,按红旗九队的风俗,你们交的钱是要留在家里。”

“姐夫果然最讲道理了。”

跃进松了一口气,把存折交给了杨瑾。

杨瑾便收了下来。

许琴和双胞胎都笑了,“杨老师果然公平。”

鲁盼儿不解,明明给跃进和许琴的存折是杨瑾同意的,他一向把自己的弟弟妹妹们当成亲弟弟亲妹妹一样,十分疼爱,现在怎么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才要说话,就见杨瑾笑着瞧了过来,便知他一定另有乾坤,也点头道:

“既然你们觉得姐夫公平,就都听他的吧。”

“当然,我们都听姐夫的。”

鲁盼儿一笑,专心去看杨瑾怎么办,她心里也好奇着呢。

“这笔钱我替你们姐姐收下了,”杨瑾重新把存折交给跃进,“你结婚了,要算分家,鲁家的财产自然要分你一部分,拿着吧。”

“鲁家哪有什么财产?”

不必说跃进,就是许琴、丰收和丰美都知道,那时候农村很穷的,能吃饱穿暖就很不错了,还是改革开放后鲁盼儿做生意才富裕起来。

“鲁家有一枚靖康年间的古币,很有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

这枚钱我们夫妻收藏了,自然要补偿你们几个。”

姐随手收起的古钱中有一枚靖康通宝,这件事大家早听过了,都觉得幸运,谈论了许久。

但谁也没想过别的,姐夫此时提了起来,显然就是个借口。

“可是,如果没有姐夫告诉姐,靖康通宝早就没了呀!”

跃进摇头,“古币跟我们没关系。”

“怎么没关系?

古币是从你们家里来的,如果你们不肯收下钱,我就不能再留了,还给你们几个吧。”

杨瑾站起身去向后院收藏室走去,还摇头遗憾地说:

“其实我很想留下的,但既然如此……”

跃进赶紧拉住姐夫,“不,靖康通宝我们不要。”

鲁盼儿满意地向杨瑾回了一笑,他还真高明!

竟找到了这么好的借口。

文物不比别的,最难说清价值,杨瑾是最懂得的,正好将眼下的事情混过去,于是她也说:

“靖康通宝可不是普通的古币,从这一枚钱上能考据出许多历史事件,你姐夫特别重视,既然留给我们,你们就拿钱吧。”

许琴急了,“我们不要靖康通宝,也不要钱。”

鲁盼儿笑眯眯的,“许琴,你是解放军,可不能不讲理呀?”

“刚刚我们可是说定按红旗九队的风俗,”杨瑾也提醒大家,“你们想反悔吗?”

几个人自然不肯承认反悔,面面相觑了一会儿,跃进想了起来,“其实古物并不值钱,先前我们买紫檀桌椅都很便宜的,我记得家里的这张桌子才几十元钱,只一枚铜钱更不会太贵……”

“这你就不懂了,”鲁盼儿说:

“靖康通宝是无价之宝,根本没法用金钱衡量,对你们姐夫,就是拿再多的钱,他也不会把这枚卖出去,也就是你们,才能舍得把古币拿出来……”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