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289)

“不会。”

“那你还为难什么呀?”

“宁林走的时候很不甘心。”

做为丈夫,他总不能真正放下。

“其实怪我了,”鲁盼儿想想也就明白了,那天之后,自己没有再与杨瑾聊起宁林,只想让他以为事情完全过去了。

但亲密的夫妻间便是这样,越是瞒着,对方越是能感觉到,“宁林的确没有释然,他抬高了丝绸的价格,又跟我抢店铺,我之所以又买一间铺子也是被他搅的……”

“你说他这是出于爱慕吗?”

“也许有一部分,但更多的不是。”

杨瑾不觉释然。

很久以前,他还不知道自己爱鲁盼儿时,就心疼她,关爱她,愿意她更好,哪怕比自己还好。

宁林的打压、欺负,表面是求而不得的失落,其实更是自私自利。

鲁盼儿怎么能喜欢上他呢?

果然,妻子又说:

“对,据我猜测,他的感情更多的还在合作生意之上,并不只是我在江南丝绸进货这么简单,他可能想将他原有的丝织厂、秀水街的江南丝绸店再扩大到服装领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最高的利润。”

“可是我不想成为他巨大商业计划中的一部分,受到许多掣肘,只想专心做我自己的生意,把霓裳羽衣做好。”

“有一度我还打算停止在宁林的店铺进货。

不过,后来我又想通了,既然江南丝绸货物质量最好,价格也合适,没有必要因为先前的小事再不来往。”

“最近我打算生产丝绸睡衣,要买的丝绸又多了,所以我让刘实去谈价格。

在商言商,两家店继续互利互惠,公平做生意才是最适合的……”

妻子的分析丝丝入扣,应对冷静从容,杨瑾也就心无芥蒂了,反而帮着她分析,“宁林那人有点儿偏激,但做生意还是很有些本事的,他又看重金钱,在利益面前不会冲动。

既然他店里的丝绸最好,你就继续用,霓裳羽衣是买方,总归占着优势。”

“你想通了就好,”其实鲁盼儿心里也有一个小小的不安,一直不好意思提的,今天倒是最好的时机,“你去读书的H大学,正好与黄乐怡在一个城市。”

杨瑾早忘记了,闻言便笑,“这事儿你倒记得清楚……”

“也许你们会见到呢。”

“美国很大的,就是在一个城市也未发能遇到。”

“反正我有点儿不开心,听说外国人特别开放,跟我们不一样。”

这些年听到的消息,许多人出了国,就学坏了,不是夫妻的却住在一起,反正那边没人管;还有好多人毕业后就留在那边工作了,甚至还有公派出去学习,国家拿学费生活费培养的,也不回来了。

“那么你不放心我?”

“也不是啦。”

不管怎么样,自己还是相信杨瑾的。

“那就不要多想了,我就是见到她,也只是同学。”

大约觉得扯平了,杨瑾笑了起来,虽压着没有出声,可身体却颤动着。

鲁盼儿岂能觉不出,马上不依了,“你笑我?”

“没有。”

“就有!”

“我以为只有我才会担心美貌能干的鲁盼儿,原来你也担心过我呀?”

“我才不担心你呢!”

鲁盼儿哼了一声,“你要是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住了,我就带着梓恒和梓嫣再不理你!”

“外面的世界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好,我最亲的就是你们仨儿,”“我就知道嘛!”

“知道还要多想?”

“还不是彼此彼此?”

又闹了一会儿,两人才重新商量正事,“明天,我们去申请安装一台电话吧。”

“当然要申请,听说还要开国际长途才行。”

“我到了那边争取每早都打电话,正好是北京的晚上,只四声铃响就放下了,说明平安无事,若是铃声再响下去,你就接听。”

电话不是能随便申请安装的,他们要拿着杨瑾出国的材料通过审批,就是安装了之后,也不能随便打,因为国际电话费太贵了,聊一小会儿就要几十元、上百元,所以出国的人都会这样约定,既给家里报了平安,有事也不会耽误。

然后,鲁盼儿又拉着杨瑾到王府井买了一对素圈的黄金戒指,一人一只,当场就戴上了。

她是学外语的,自然了解西方风俗男女在无名指上戴着戒指示意已婚身份,“外面的人看到了,就知道你是有主的了。”

“国内现在也有不少人也知道这个说话,所以我也陪着你一起戴。”

杨瑾其实不习惯戴戒指,此时但却深觉鲁盼儿说的有道理,将左手与妻子的放在一起,“虽然黄金有点俗气,可我们一起戴就觉得好多了。”

又有常用药品、用品等杂物,不消一一细说,鲁盼儿打听了不少人,自己又细细思量,反复琢磨,将两只大行李箱装得满满的,八月里送了杨瑾出国。

第223章 国际长途

杨瑾出国之后, 鲁盼儿带着两个孩子在家, 每天晚上八点钟固定要守在电话机前, 听着电话“铃铃”地响过四声,便笑着与两个孩子说:

“爸爸那边一切都好,我们也要好好学习, 等爸爸回来,把优秀的成绩单给他看。”

梓恒去年期末是全年级第一名, 现在他信心满满地说:

“我还会考第一, 得一个大奖状送给爸爸。”

梓嫣才上学, 又是全年级最小的,也赶紧说:

“妈妈,我也要得一个大奖状送爸爸。”

梓恒的成绩很稳定, 鲁盼儿最近对梓嫣关注多一些, 见她聪明不下长子,学业一直顺利,倒也放心, “等爸爸回来了, 就能收到两张大奖状了,真好。”

当然, 自家经济条件好,电话费虽贵, 却不是不能承担, 两边通电话的时候也不少。

有时杨瑾打来, 有时鲁盼儿也会打过去。

通话自然是有事要说, 但其实究竟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大事,也不过家常琐事,是以鲁盼儿免不了感慨一声,“送你出国前总觉得相隔一万多里,中间又隔着大洋,真是远在天边的感觉,没想到眼下比你上大学那会儿都方便,还能时不时通话。”

杨瑾的声音隔着长长的电话线有些模糊,可还是那样好听,“虽然能通话,可还是特别想你们。”

“爸爸,我们也想你。”

梓恒和梓嫣赶紧说。

“听妈妈说你在学校得了朗诵比赛的冠军,爸爸表扬你。”

梓恒开心地笑了,“我还教妹妹朗诵了呢,等她上三年级的时候,也可以参加朗诵比赛了。”

“你们还可以用英语朗诵,胡桃夹子、白雪公主、小锡兵的故事都很有趣的。”

“你邮来的英文故事书梓恒和梓嫣特别喜欢,”鲁盼儿告诉他,“两个孩子每天都跟我读一会儿英语,现在都会用英语讲白雪公主的故事了。”

“我在这边没参加语言班,直接跟着听课了。

大多数课程没有问题,个别老师口音重的,我就先录下来,回宿舍再听,现在都能跟得上。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