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275)

章丽雯却很习惯的样子,“我就说赵新月当时应该去部队家属厂……”

徐菲再三点头,“不错,不错……”

鲁盼儿才要说话,就见陈大为用力拍着顾铁山的肩膀,大声地说:

“部队送你去进修,是重点培养你,你可一定要好好干,我们同学中现在你的职位最高了!”

“其实我们家周华也还行……”

周华是后勤处的处长,职位的确不低了,可是他却是靠老丈人才被提拔的,而且论起年纪,他又比同学们都大上几岁。

所以,大家都没有想到他。

徐菲已经笑着附和了一句,“可不是,周处长也是年轻有为呢。”

陈大为便问:

“今天周处长怎么没陪你过来?”

以前自己去哪儿,周华一定陪着的,但最近他却有些变了,今天更是怎么说什么也不肯听自己的来参加婚礼,章丽雯心情其实不大好,被陈大为问到了却只能替他遮掩,“他工作忙。”

偏偏钱进问:

“学校不是放假了吗?”

“他是处长,放假也有许多事要做的。”

宁雪雅觉出什么,便笑着说:

“在我们家,有时一年也见不到一场雪,大家都特别盼着下雪。

这次回北京,下火车的时候满天都是雪花,真是美极了。”

大家都问:

“你从南方过来,是不是觉得北京太冷了?”

“其实还好了,外面冷了些,可屋子里好暖和!”

宁雪雅又笑,“就是空气太干燥了。”

又拿出丝绸手绢分送给大家。

绣着花的丝绸手绢美极了,鲁盼儿突然想到,如果能买一些丝绸做成蝙蝠衫或者裙子,效果一定很好。

虽然霓裳羽衣店毛衫的生意不错,但她觉得过于单一,最近一直试着增加新品种:

但棉布需要布票,不能大批买;化纤面料只能用于不多的款式,倒是丝绸,非常合适。

于是鲁盼儿找了个机会问宁雪雅,“这是你们厂的丝绸吗?

太漂亮了。”

“是呀,这里面还有几个图案是陈大为和我设计的呢。”

“我开了一家服装店,想买些丝绸做衣服,可以去你们厂吗?”

“这些产品是发给职工的福利,厂里生产的丝绸全部直接供应商场,不对外销售。”

宁雪雅从小在苏州长大,家人都是做丝绸行业的,对这行特别了解,笑着建议,“你可以到私营工厂买,他们经营很灵活的。”

然后她又想了起来,“你去苏州买丝绸倒没什么,不过运回来却很麻烦,不如找我堂弟吧。

我堂叔家在苏州开了间小厂,专门生产丝绸,堂弟在北京开店销售,在秀水街很有名气。”

“太好了,”鲁盼儿不想能得到这么有用的消息,高兴地说:

“请你帮我介绍一下你堂弟吧。”

宁雪雅在北京结婚,她的堂弟就在北京开店,自然会来的。

“他生意特别忙,没时间过来参加婚礼。”

宁雪雅告诉鲁盼儿一个地址,“我堂弟叫宁林,你过去提我的名就行。”

鲁盼儿晚上回家便问杨瑾,“去秀水街怎么坐车?”

“秀水街?”

杨瑾在北京出生,“我没听过这条街。”

“是一个新兴起的商业区,宁雪雅的表弟就在那边开店。”

鲁盼儿倒是听过,似乎那里卖衣服的很多,不过也不很详细。

“原来在建国门外,长安街延长线上——那里过去是使馆区。”

杨瑾查了地图,又找到公交车线路,“北京这几年发展太快了,公交线路也变了许多,我陪你一起去吧?”

“你做你的课题吧,鲁老板自己能行的!”

年前正是生意最忙的时候,但鲁盼儿还是先去了秀水街。

按杨瑾查到的线路坐车,还挺顺利的,可一下车,鲁老板就被惊呆了,再没想正月没过完,秀水街就能有这么多人!

眼前到处是外国人、中国人、男人、女人……

耳边尽是全国各地的口音、生硬的汉语、英语、俄语,还有听不出来的语言……

再看街道两旁低矮的小平房,一间挨着一间,每间都不大,就连铺子上面的匾也都很简陋,可挡不住五花八门的服装热热闹闹地在各家门外招摇——冬天的厚棉袄、夏季的汗衫、红红绿绿的旗袍、绣着大花的绸缎小袄……

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

真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呀!

鲁盼儿不急着找人,先逛了起来。

才逛了十几间铺子,鲁盼儿就已经决定,霓裳羽衣要是在秀水街开个分店!

这里的生意差不了!

分店怎么开呢?

心里正在盘算,就见面前店门前招呼顾客的人正是赵老板,“还真巧呀。”

赵老板也笑着点头,“是巧,我们竟然在这里遇到了。”

鲁盼儿看着铺子上的匾,“原来美丽服装店搬到了这里。”

当初王玉楠闹了一场,将自家的房子收了回去。

赵老板腾出房子后,就没能在磁器口再租到房。

磁器口街道的人家都知道了赵老板一直欠着房租,谁还愿意把房租他呢?

赵老板也就不知去了哪里。

今天鲁盼儿才算揭开了谜底。

不料,赵老板摇头一笑,“我们并不只有一家店,这里的铺子早就开了,一直是我爱人守着。

至于磁器口的裁剪机,已经搬到了别处。”

鲁盼儿这时才明白,原来赵老板并不只向自己瞒着裁剪机的消息,他还从没透露过秀水街一个字!

其实这些事早有端倪,只是自己没有想到。

裁剪机一次能裁一百件衣服,每日不停地裁衣,磁器口的小店怎么能都卖得掉?

还有,赵老板在美丽服装店的时候并不多,他爱人更是一次没过去,自然是另有铺子了。

在自己想到开分店的时候,人家已经有了分店,鲁盼儿便由衷地赞了一声,“赵老板果然比我要懂生意经呀!”

赵老板从磁器口铩羽而归,丢了一个很好的分店,面子也不好看,所以更想在霓裳羽衣店的老板面前炫耀一番,“我做生意可是很早的,还没改革开放前,我白天在服装厂上班,晚上就用厂里的机器裁了衣服回家做,我爱人再悄悄卖出去……”

鲁盼儿就笑,“那时候要算投机倒把呢。”

“可不是,那时候摆地摊卖衣服,最怕的就是有人来抓……”

店里走出一位中年妇女笑着接过话说。

“这是我爱人,段秀芝。”

“段大姐好,我是鲁盼儿。”

“我知道,我知道,霓裳羽衣店的女老板——人长得好,衣服做得好,店开得也兴旺。”

段大姐黑黑胖胖的,说话带着三分笑,“看来小鲁也想在秀水街开一间铺子?”

“是有这个打算。”

鲁盼儿没有必要瞒着,若是过来了,大家又会常见面了。

“现在秀水街的铺子不太好租呢,”段大姐就向左右指了指,“这条街没多长,铺子却很多,租金更是高得离谱,还三天两头地涨价!”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