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259)

鲁盼儿恨恨地说。

“别生气,为了他气了自己不值得。”

杨瑾拉住她的手,“我们找魏家谈。”

想想自家要借给魏家的房子,鲁盼儿还是挺有底气的。

如今北京房子不好找,玉竹、小郭都说过,这样独门独院的房子很少。

且他们又听说分房时有人宁愿要带院子的平房,不愿意要楼房。

剪刀胡同的房子,自己和杨瑾一直想留着,只是因为杨家故宅,才不得让出来。

总之,学校不可能调出剪刀胡同那样的房子给魏家。

“这样好的条件,魏家不会回绝的。”

两人都这么想。

第201章 不能辜负

没想到, 魏大爷听了杨瑾的建议竟马上摇头, “我们不搬, 就住在这儿。”

“大爷大娘,不如您们过去看一看?”

鲁盼儿笑着劝道:

“看过房子才知道是不是喜欢。”

“不是我们的房子,喜欢不喜欢又有什么区别?”

魏大爷立即反问。

杨瑾便问:

“您的意思是?”

“要是把房子给我们, 我们就搬走。”

果然狮子大开口。

魏家住的是的公房,房子是单位的, 只能住, 不能买卖。

而剪刀胡同的房子可是私房, 当初也是自家花了高价买来的。

调给他们住自家已经吃亏了,没想到他们还想白要一套房子。

一定是周华出的主意,还真不要脸!

鲁盼儿气哼哼地看向魏家老两口, 魏大娘一直低着头, 显然觉得理亏;便是魏大爷被她瞧得也扭过头不看她的眼睛。

不过老俩口一直沉默着,看来认准了要占一个大便宜了。

杨瑾将她的手握得紧了些,“盼儿?”

鲁盼儿懂得他的心思, 他一直想把西山胡同的房子全部收回, 重新修缮,恢复过去的杨家——对此, 她也是支持的,便点了点头。

“只要你们答应搬出去, 我们就把剪刀胡同的房子免费送给你们, 搬家之后就可以办理契证。”

杨瑾答应了。

“再加两千块钱现金。”

魏大爷又补充了一个条件。

“那么算了吧。”

杨瑾拉着鲁盼儿出门, “我们走。”

“要么给他吧, 我九月份挣了六千多元钱,编织机的本钱就快全部回来了。”

鲁盼儿心里早燃起了怒火,但她还是努力压住,出门后低声说:

“两千元钱,我很容易就挣到的。”

既然收回这处宅院如此坎坷,她宁愿多花些钱一次解决了。

“你给了两千,他们就会要四千,没有尽头的。”

“何况,现在他们只要房子我也不答应了,”杨瑾平静地说着,手上加了些力气,将鲁盼儿带进屋里,倒了水递给她,“你先平静一下,我就去做饭,下午还要回学校,你也应该去店里了。”

原来他看出自己生气了,但鲁盼儿因他的平静,也很快平和了,跟着杨瑾进了厨房,“不管怎么样,我们已经收回来大部分的房子。

他们在这里住着,也不影响什么,他们老两口虽然一向冷淡,但也没惹过什么事,大家各自过各自的就是。”

“不用劝我,”杨瑾摇了摇头,“刚刚我太心急了,只想着立即把房子全收回来,马上请人修缮,冬天到来之前把一切都布置妥当……”

“其实世上哪有完美的事呢?”

“先前我们再没想到这个院子能还回来,那时一点也不在意,现在只差两间屋子,我反而急于求成。”

“所谓‘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还是要加强自己的修养呀。”

“能说出这样的话,修养已经非常好了。”

鲁盼儿一向佩服他的,“其实我我刚刚心里一直忿忿不平,现在也不介意了。”

两人都心平气和,一边做饭一边商量,“我们先把收回来的房子修缮一下吧。”

“好,秋天正适合修缮房子呢。”

修房子应该找后勤处,可是鲁盼儿说:

“我们自己在外面找人干活儿吧——磁器口街道路北有一个小公园,那里都是找活儿的,什么水暖、电工、瓦工、木工都有。”

包产到户后,许多农民利用种地的闲暇时间到城里干活儿,比起各单位后勤的工人,他们能吃苦,收费低,干活儿也认真。

杨瑾也宁愿在外面请人,而不愿意再与单位的后勤处打交道,“我明天上午有课,不如等我下午去找——我已经保送研究生,最近课程不多。”

鲁盼儿上午比较闲,“你只管先去学校吧,我知道怎么做:

先修缮后院的房子,屋瓦要重新翻过;墙刷上白灰;电灯电线重新安排,再加设几个插座;暖气刷上银粉;还有门窗大半都要换了……

后院弄好了,我们搬过去再弄前院。”

两人闲时就是这样商量的,只是先前还要加上倒座那一排房子,如今倒不必管了。

“把抄家退还家里的钱拿出来用吧。”

“不用拿,店里每天都收钱,先用着,不够再取。”

鲁盼儿又说:

“还有,等房子修缮好了,我们就在银行开个户头,把钱存进去。”

“早该存了,现在也不怕政策有什么变化了。”

第二天一早,鲁盼儿直接去了小公园,没到上班时间呢,这里竟人头济济。

见她过来,便有人凑上前问:

“有什么活儿?”

“修缮旧房子,瓦工、木工、水暖工、电工都要用。”

“我是瓦匠,我去!

每天五元钱,再包吃饭就行。”

“我木工活做得好,也是五元钱,包吃饭!”

面对着一下子涌过来的一群人,鲁盼儿迟疑了,怎么能找到干活好的人呢?

她环视四周,又有更多的人过来揽活儿,“我们什么都会干,干活儿还快!”

其中一个人似乎很眼熟,“陈建国!”

“鲁盼儿!”

“你到了北京,怎么没去找我和跃进呢?”

“我们天天干活儿,身上太脏了。”

陈建国一心抢活儿,最初竟没看出鲁盼儿,要是知道是老班长,他可能就悄悄躲了。

出门打工,只顾着挣钱,哪有空儿洗?

身上的衣服又是土又是木屑,已经看不本色了。

看着陈建国扭捏的神情,鲁盼儿一巴掌拍了过去,“你再说这话,我们就断交吧!”

“不说了,再不说了。”

建国赶紧解释,“我们也真忙,想着多挣些钱回家过年呢。”

鲁盼儿便想起夏天时与陈婶儿说的话,怎么建国又出来打工了?

可总不好当着大家的面问,便笑着说:

“既然这样,我们家的活就请你帮忙做吧,不过我们事先说好,你可不许少要钱呀!”

“不会多要,不,是不会少要,不会少要!”

陈建国说得绕口,自己忍不住笑了,招呼了一声,又过来四五个人,“这是我师傅的大孙子,这是七队的小全,这是前进公社的老郑……”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