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224)

还有他时常给梓恒和梓嫣买雪糕汽水的,我们也跟着吃过,也要还您?”

丁老师见鲁盼儿十分坚决,便道:

“钱就算了,粮票你一定要留下——我们家每人都有定量,粮票原本就用不了。”

自家确实粮票不足,还要高价换一些用,鲁盼儿想了想就收下,又想起搬家带来的风波,就说:

“我们搬过来给你们带来不便,不好意思了。”

丁老师不解,“有什么事吗?

我在家时间少,竟不知道。”

“因为我们想要回家里的旧宅,学校才让原来的住户搬走的,好像大家都有意见……”

“杨教授的房子还给他的儿子,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丁老师就说:

“倒是我们现在还住在你们家,才应该抱歉呢。

不过学校通知过我们,说已经给了房租,又会尽快解决新住房,我们也就等着了。”

第177章 还真复杂

丁老师梳着短发, 穿着蓝色的半袖衬衫, 黑裤子, 黑布鞋,黑框眼镜后面的一双眼睛与年青人一般清澈,鲁盼儿知道她决不会说假话, 一时竟十分兴奋,“您觉得我们没错?”

“当然没错了。”

“将来搬走也不会生气?”

“当然不会, ”丁老师就笑了, “先前住在这几间屋子的人家都搬到了新楼, 不但不生气,还很高兴呢。”

虽然一直在学校里,但也有不少生活经历, 丁老师想了想便懂得了, “前些天似乎是有人说过不好听的话,不过你们不必在意,很多人就是那样无聊, 其实他们就是嫉妒。”

“我们在单位也是一样, 分房子、涨工资,大家都想方设法地争抢。

我和老韩从不参与, 房子住哪里都可以,工资也不差那几块钱。”

“现在学校鼓励我们搞科研, 我们先前就做了很多实验, 积累了足够的数据, 最近已经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 还有一篇也即将发表——这样岂不有意义得多?”

见鲁盼儿点点头,丁老师就站起身,“所以,不要与他们计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时间不早了,鲁盼儿送了丁老师回到屋里,杨瑾已经将两个孩子哄睡了,正笑着看向她,“原来也有人支持我们。”

“是啊,我也特别高兴!”

纵然他们坚信自己是对的,纵然他们已经决定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但是得到支持还是不一样的,尤其这支持来自丁老师和韩老师,他们非常尊重的人。

从此,韩冬就成了家里的编外成员,每天一早吃了饭就跑来,晚上很晚才回去。

在他的帮助下,家里的一部分藏书分门别类的摆上书架,其余的部分也经过整理重新收回书箱中。

家里的东次间成为名符其实的书房了,四周全是书架,架上全是书,又有一张发还的大理石面红木桌子,再摆了笔洗、砚台、笔架、笔筒、青铜鼎……

满是书香气,正适合大家围坐读书。

这两年鲁盼儿专心做衣服,又带着两个孩子,很少有时间看书了,眼也却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也时常与大家坐在一起阅读——此时正是做衣服的淡季,又因为搬家失掉了一些顾客,生意清淡,她便有了空闲。

慢慢地,院子里另外几户人家改变了冷淡的态度,与他们友善起来。

相处日久,大家都看出来杨瑾和鲁盼儿人很好,也想通了道理——从根源上,大家与杨瑾和鲁盼儿并没有真正的矛盾——将来这些房子是要腾出来交还杨家,但单位一定要拿出更好的房子分给大家,甚至因为住在杨家的房子里,分房时可能还会得到照顾,能早些分到新楼房呢。

就是章丽雯,也在见面时主动与鲁盼儿说话了,“真没想到你竟然还会讽刺我——我们可是曾经在一个生产队里的呀。”

假期已经过去,杨瑾、韩冬和弟弟妹妹们都重新回到学校学习,院子里很清静,鲁盼儿正带着梓嫣在院子里玩儿,不客气地回答:

“既然是一个生产队的,你更不应该不分是非对错地批评我了。”

章丽雯扶着肚子,“我爸爸和周华都说我不对了,你还生我的气呀?”

“算了,已经过去了。”

鲁盼儿早知道章丽雯的性格,讲明道理也就罢了,而且,“你就快生了吧?”

“嗯,预产期就在这个月。”

章丽雯没精打采地说:

“我恨不得赶紧生出来,就不会一直难受了。”

她从怀孕开始反应就特别重,到现在还不大舒服,偶尔还会恶心呕吐。

鲁盼儿生过两个孩子了,每一次都只是前三个月有些不适。

看章丽雯除了肚子高高地鼓了起来,脸上身上都没有胖,似乎还瘦了些,就笑着安慰,“俗话说瓜熟蒂落,到时候自然就生了。”

“小鲁说的对,哪个女人不生孩子?

没什么了不起的。”

周大娘从外面回来,见她们在一起说话就凑了过来。

周大娘似乎不知道儿子儿媳与杨瑾和鲁盼儿的矛盾,每次见面都特别热情,且她最爱说话儿,鲁盼儿也不好冷淡,整个院子里倒与她闲聊的最多,此时就笑着招呼,“周大娘买菜回来了吧?”

“正是呢,”周大娘就笑着把篮子给鲁盼儿看,“我买了两个卷心菜……”

“我不是说不想再吃卷心菜了吗?

天天吃卷心菜,我一看卷心菜就恶心!”

一旁的章丽雯嚷了起来,“早上我就说了,我要吃肉炒豇豆!”

周大娘就委屈地说:

“商店里没有卖豇豆的,只有卷心菜。”

回头指了指一同进门的魏大娘,“他家也买的卷心菜呢。”

魏大娘一向不大与院子里人来往,尤其是鲁盼儿一家,听了这话只点了点头便回了屋子。

周大娘就又继续说:

“魏家老俩口前些时候连卷心菜也不买呢,他们到阜城门外挖野菜……”

“还说野菜!

苦森森的,比卷心菜更难吃!”

章丽雯越发生气,“还有,你又没买肉?

医生说我要加强营养,让我多吃点肉!”

“上周亲家母过来,不是给你带红烧肉了吗?

一连吃了两天,还要吃?”

章丽雯气哼哼地回了屋子,“我不吃晚饭了!”

周大娘就在院子里抹起了眼泪,“我做什么都不对,明天就回老家吧。”

鲁盼儿搬过来一个多月,却已经几次见过类似的情形了。

不过先前章丽雯与婆婆吵架,她只当听不见,眼下周大娘就在自己面前哭,也不好置之不理,就劝道:

“章丽雯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的确娇一些,现在又怀了孕,需要加强营养。

大娘,您是长辈,大人有大量,就让一让她吧。”

“唉!”

周大娘收了眼泪长叹一声,“我有什么办法?

只能忍着了。”

虽然周大娘很可怜,但她果然经常买卷心菜——大家都在公共厨房做菜,谁家吃什么还是知道的。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