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135)

“也不是一定要取消,”吴队长就赶紧解释,“只要你能坚持上课,九队的民办教师就还是你。”

按红旗九队这边的风俗,生了孩子要在家里休息一整个月,不能出门被风吹到——杨瑾虽然并不确定这种风俗的究竟有没有道理,但眼下正是东北最冷的季节,让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产妇顶着寒风出门肯定不合适的,他才要反对,却听鲁盼儿已经回答了,“我不能坚持。”

鲁盼儿一向是要强的人,若是需要,哪怕是才生了孩子她也会毫不犹豫地走出家门。但是,吴队长这样相逼,她反而不肯了。

杨瑾轻轻握住鲁盼儿的手,向吴队长说:“就这样吧。”

吴队长再没想到这两人如此痛快地决定放弃民办教师,反而怔住了,想了想竟然劝道:“鲁老师,不过几天时间,你就继续上课吧,我媳妇和儿媳妇都没坐满月子,现在不也好好的?”

蔡颖生小豆儿的时候,吴队长媳妇儿就不肯好好照顾儿媳妇,借口就是当年她的婆婆就没有照顾自己。

“别人过得不好,我也要一样吗?”鲁盼儿一笑,“不,我才不要像你们家的人一样呢,我要好好地坐月子,好好地养孩子。”

第111章 塞翁失马

吴队长再没想到鲁盼儿会这么说, 立即就生气了,“哪个女人不生孩子, 用得着那么尊贵吗?”

鲁盼儿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就是要自尊自贵,爱惜自己。”

一旁的杨瑾笑着扶起鲁盼儿,“回屋里休息吧,客厅还是要冷一些。”用实际行动告诉吴队长,自家的女人就是很尊贵,很值得爱惜。

“你既然不能坚持上课,民办教师可就是别人的了!”吴队长又似好心地提醒了一句,“到时候, 你们可别怪我!”

杨瑾和鲁盼儿在屋子里相视一笑,这真是掩耳盗铃。所有的事不都是吴队长搞出来的吗?不怪他怪谁呢?

只是两人都没心思跟他争辩而已。

吴队长才走, 蔡颖和小春婶儿就来了,“鲁老师, 你别着急上火,九队的民办教师谁也抢不走!”

鲁盼儿奇怪了,“你们从哪里听来的?怎么这么快?”吴队长刚刚才走,她们就到了。

“自然有耳报神, ”小春婶儿笑着指着蔡颖说:“其实我们早知道了。”

蔡颖就说:“这次的事又是万红宇和吴红闹出来的, 原本我不愿意理他们, 初二那天他们回娘家, 我只在厨房坐着, 却无意听了一句民办教师,便知道他们又在打坏主意了。”

“回家后我问吴强, 原来他们每次回来都打听你怎么样,听说你有什么好事就会不高兴,这次重新打起民办教师的主意。”

小春婶儿一直不知道当年的旧事,便鄙夷地说:“吴红结婚两年多没怀孕,还不赶紧去医院检查有没有毛病,反而盯着鲁老师,真是傻呢!”

蔡颖倒是隐约知道些,也不说破,“我一直让吴强劝公公——吴家在生产队里是大姓,亲戚多,日子殷实,过去人缘也不错,自当了队长,又听万书记的挑唆,现在整个生产队没几个人不恨公公的,就连本家的九爷也常骂他。”

“如今公公当着队长,大家面子上还肯与他敷衍。可队长总不能当一辈子吧,到时候可怎么办?吴红是嫁出去了,户口调到城里,一年到头回娘家不过一次两次的,可我们、吴革,还有我们的孩子总要在红旗九队一直住着,”她拉着小豆儿,又拍了拍肚子,“公公婆婆不重视小豆儿,可却急着要抱孙子,只说为了孙子,坏事还是少做些为好。”

“再说年前下那几场大雪,杨老师教吴革、建党他们学英语,他们期末考试在公社中学都排在前面,别人都知道感谢杨老师鲁老师夫妻,只我们家不懂人情,不懂道理吗?”

“吴强就去劝了,他也听了进去,原本事情也就过去了。”蔡颖很少说这么多话,这番长篇大论后便停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可是去公社开一次会,回来他的口风就又变了。”

小春婶儿又接着说:“我公公听了,就在生产队里走了一圈,已经与大家商量了章程,随他吴队长怎么说,我们自有我们的办法。”

如今红旗九队就是这样,表面上吴队长是生产队长,说了算,但若是他犯了浑,大家也另有办法对付,多半会由吴九爷出面主持。

“鲁老师不过几天就出月子,我公公的意思就是先拖几天,让吴队长找不到代课老师,到时候自然事情就过去了。”

小春婶儿搬着手指头数,“生产队里能当代课老师的也不过三四个,第一个蔡颖,她肯定会拒绝的;第二个陈建国,他现正在学木匠,我公公去陈家提了一句,陈婶儿立即答应了;第三个鲁大龙,一年到头说不出一句话,根本不适合当老师,我公公劝劝就通了;再就是宋春妮,毕竟上过初中,可宋大夫是明理的人,早说春妮不争这个名额;至于知青,正好都没回队里呢。”

鲁盼儿再没想到,自己什么也不知道的时候,大家已经做了这么多,十分感动,“你们对我可真好——不过,我的确想通了,虽然当民办教师很好,可万书记、吴队长再三用民办教师来威胁我,我就不做了。”

“我不怕在生产队里参加劳动,那样闲暇的时候更多,空出时间做衣服,挣的钱还更多呢,而且再不必受他们的为难!”鲁盼儿就想起了田翠翠的话,“他们总不能把我从红旗九队开除吧。”

小春婶儿就说:“我们,我公公,还有全生产队的人都帮你,当然因为你和杨老师人好,但其实也为了自家的孩子。这几年红旗九队的孩子有出息的多,还不是你们教学生尽心尽力,再换了别人,肯定不能了。”

“正是这样,”蔡颖也说:“我公公还想我去当民办教师,我直接回绝了,自己什么水平自己最清楚,我不可做误人子弟的事!”

“你们这样一说,我倒不气了。大家让我继续当民办教师,我就继续当。”鲁盼儿就笑了。

事情果然在吴九爷的安排下顺利进行,吴队长先在自家儿媳妇面前碰了钉,接着又被陈建国、鲁大龙、宋春妮等人一个个回绝了,眼睁睁地看着红旗九队开学第一天没有老师上课。

吴队长只得又重新动员大家,“当老师多好呀,除了农忙都不用下田,工资比壮劳力都多,多少人争都争不到呢,眼下这么好的机会……”

陈婶儿第一个摇头,“建国当年就没争过,现在他学了木匠,早就把学过的文化都忘记了,可不敢耽误生产队里的孩子们。”

大龙和他娘一向话少,不出声只摇头。

宋春妮笑着摆手,“我可不敢当老师,怕耽误了学生们。”她父母宋大夫和宋婶儿也都反对,“春妮当年生了场大病,初中没毕业就回家了,这些年早把学校的知识忘记了,还是在队里参加劳动吧。”

总之,吴队长再一次失望了。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