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112)

难得小春婶儿没反驳他,却拉住蔡颖,“让去拨秧你就去拨秧吧,又何苦逞强呢!”蔡疑毕竟在城里长大,干起农活儿本就不如农村妇女,何况又多了一个孩子,“你不比我,有婆婆带着孙子。”

“我不是想逞强,而是想多挣几个工分,到了年底,我和小豆就能多得些口粮,养上几只鸡,每天给小豆蒸蛋羹呢。”蔡颖便提高了声音,“每人几行秧苗,我保证按时完成!”

在红旗九队,拈轻怕重只想挑轻巧活儿大家都瞧不起,而为了多挣工分,主动要求做重活儿却是社员们佩服的,小春婶儿便不吭声了,而这种情况,只要不拖累大家,队长更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吴队长不高兴,可也没办法,“愿意去插秧就去吧,太累了就说一声。”

蔡颖没有再说什么,但她的神情十分决绝,显然无论如何也不会因为怕累求饶。

派活儿还在继续,过了一会儿,就轮到了鲁盼儿。

吴队长就半笑不笑地问:“蔡颖都主动去插秧了,你也一样吧?去年你参加插秧,就干得不错嘛!”

要是没有昨天杨瑾的再三叮嘱,鲁盼儿恐怕就要答应了。

吴队长用的激将法,为了让自己能下田插秧,他甚至承认了去年自己插秧不错。

鲁盼儿骨子的倔强就被激发了出来,她虽然怀了身孕,但还是能参加最累的插秧,并且还会做得很好。

可现在的鲁盼儿却不想争强好胜地去插秧了,毕竟最重要的是孩子,她微微一笑,“我还能干得很好,却没有必要——没听说过哪个生产队安排怀孕的妇女干最重的农活儿。。”

吴队长嗤笑了一声,“穆桂英身怀六甲还能挂帅大破天门阵,鲁老师还没怎么样呢,就连插秧也不能参加了。”

过去的几任队长在生产队里都是一呼百应,十分有威信,偏偏到了自己,就没有一件事顺利的。

吴队长不觉得自己错了,却几次去请教万书记,整个农闲时都在家里用心琢磨,怎么对付红旗九队这群不听话的社员们。

首当其冲的就是鲁盼儿。

吴队长再三琢磨之后,觉得自己所有的不顺利都是从鲁盼儿开始的。

如果鲁盼儿答应嫁给万红宇,那么就不会有后面的所有事情了。

吴红不会被胡干事的许诺迷住了眼,一门心思嫁到了万家——最初吴队长也是愿意的,万家的条件比起女儿先前订亲那家不知要强多少,纵然万红宇有些不好,也差不多弥补——毕竟万家有权有势。

吴队长心底里一直想借着万家的权势成为公社干部,那可是真正有城镇户口,有工资的国家干部,不像生产队长其实还是农民。

但是,万家只给女儿办了户口、找了工作,却没有帮吴家的忙。

自己到现在还依旧生产队长,户口也依旧在农村,家也没有搬到公社。

女儿其实也不痛快,嫁到万家是奔着万家的条件去的,可真正要在一起过日子的还是女婿,而女婿毛病实在是太多了。

偏偏自家还什么也说不得,只稍稍提了一句半句的,万家立即就顶回来,红宇要是什么都好,就不会找农村姑娘了,何况还是你们家主动找上门的。低门攀高门,吴红又有什么办法,只得把火气都发回了娘家,尤其看不得哥哥对嫂子好。

所以,受气的就是儿媳了。

吴队长觉得自家媳妇、儿子、女儿都过了些,但是他恨的还是鲁盼儿。

如果鲁盼儿嫁过去了,非但这些事都没有了,自己还能因为是媒人,大有功劳,而与万县长、万书记关系更好。

于是,吴队长一心想整治鲁盼儿,只要与鲁盼儿有关的事,他都想方设法为难,可到了现在,鲁盼儿还过得好好的,不,其实是更好了。

她嫁给了知青杨瑾,婚礼办得很隆重;小两口过得甜甜蜜蜜,结婚后就去了上海,买回许多大家从没见过的好东西;盖了新房子,与红旗九队各家的都不一样,还安了暖气……

吴队长就是想安排鲁盼儿插秧,让她辛苦,最好再出点儿事,女人怀孕时很容易出事儿的。

但不管怎么恨鲁盼儿,吴队长都知道这些心思不能表露出来,安排一个孕妇插秧,怎么也不说不过去。而且,社员们一定会反对,现在生产队里不知怎么形成一种风气,专门跟自己做对。

一个人对上几十上百人,就是有队长的权威也不大够用,吴队长经常处于下风,不得不让步。

吴队长很苦恼,特别请教了万书记。

万书记过去在八队当队长时经历了好多类似的事,经验很丰富,便教了他许多策略。

这个冬天,吴队长只要有空儿就认真琢磨,现在一一说出来,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第95章 杨门女将

杨瑾站在鲁盼儿身边, 听吴队长说起了穆桂英就笑了,“穆桂英挂帅, 身怀六甲大破天门阵的事儿不是真的,而是后来的人们编出来的。”

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阵中产子……这些故事在红旗九队流传很广,许多人耳熟能详,从没有人怀疑过那是假的。但杨瑾也是他们一贯相信的最有学问的人,先前好多事儿都证明了的,便都吃惊地问:“不是真的?”

“当然不是。”杨瑾笑笑, “这个故事是有人特别编出来的。”

大家都不解了,“为什么要编个这样的故事呢?”

“因为宋朝太弱了, 靖康之难,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和许多皇室宗亲被金国掳走, 大半国家被金国占领,历史上最有名的国耻。男人们没有本事收复故土,于是编出一个杨门女将大败金国,骨子里就是想把责任推出去。”

“杨瑾, 你不信杨门女将能打仗就是瞧不起妇女!现在是新社会, 男女平等, 妇女也顶半边天!”吴队长立即严厉地批评他。

“不信杨门女将并不是说男女就不平等了, 也不是说妇女不如男子。”杨瑾一点也不急, 还是从从容容的,“就算杨门女将的故事是真的, 这些寡妇们上阵打仗是因为没有男人了,现在我和鲁老师结婚了,重活累活儿自然有我,怎么也不用让一个孕妇去插秧。”

大家就都笑了,“可不是,我们九队这么多男劳力,哪里用怀了孕的女人插秧呢。”

吴队长想了许多天的说辞,被杨瑾几句话推翻了,就冷笑一声,“怪不得大家都说杨老师不知怎么讨好媳妇了呢!”

这些天,村里一直有不少男人笑话杨瑾,说他疼媳妇疼孩子有些过了,但大家的笑话里多半是善意,到了吴队长的口中,就成了满满的嘲讽。

杨瑾倒是不恼,“谁都有母亲、媳妇、女儿,母亲生我养我,子欲孝而亲不待;媳妇为我生孩子很辛苦,怎么对她好也不为过;将来我有了女儿,想到她也会嫁人生子,一定要比儿子更疼些。”

一时之间,男人们倒还罢了,女人们就都站在了杨瑾一边,“可不是这个道理?谁不是娘生养的,知道孝敬娘,也应该知道疼媳妇!”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