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101)

甜甜的,又带了一点点的酸,凉丝丝的,“真是好吃极了!”

两人的挎包都鼓鼓的,里面满是桔子,一路走一路剥了皮吃,包慢慢瘪了下去,然后又鼓了起来。

上海的商店里有太多太多鲁盼儿在襄平县从没见过的商品了,杨瑾又一贯支持鲁盼儿花钱,“到上海的机会不多,况且我们有钱呢。”

有底气就是不一样,鲁盼儿也就觉得应该买了。

比如闻名已久的尼龙袜子,八毛九分钱一双,在襄平县里轻易看不到,又不用工业票,随便买,家里每人都可以穿的,送人也一定受欢迎。

羊毛线、毛呢大衣、的确良,都不是棉产品,也就不需要布票,虽然贵了点儿,但东西果真是好,自然要买足了。

还有五花八门的糖果、点心,一定带些给大家尝尝……

这天,他们逛到一处,里面尽是各种电器,除了家里有的收音机以外,还有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唱片机……

鲁盼儿就笑着拉杨瑾走,“这些东西好是好,但其实都不大实用呢,我们东北气候凉爽,夏天只要在屋里闲坐就不会热,扇子都不大用,更不必说电风扇了;至于电冰箱,家里哪有许多东西要放?电视节目是好看,但上海电视台每周才放两次,家里那边根本看不到——再者红旗公社经常停电,什么电器都用不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些东西都要工业票,他们什么也买不了。

杨瑾岂能不懂,就跟着笑了,“你说的很对,我们走吧。”目光却依旧在唱片机上停了一下。

鲁盼儿就知道他喜欢了,80元一台,她早看过了,就与售货员商量,“我们没有工业票,如果多付些钱,能买一台唱片机吗?”

“不行!”售货员坚决地摇摇头。

商店里都是名码标价的,杨瑾就拉着鲁盼儿,“也不过看看,并没有多喜欢,我们走吧,到楼上再瞧瞧别的。”

楼上又有许多没见过的新东西,可鲁盼儿什么也看不进了,“你先看着,我去卫生间。”

下了楼她没有再问售货员,而是站在一旁等买唱片机的,见人家交了钱和票取了唱片机出来就上前问:“我特别喜欢唱片机,可是没有工业票——你能把这台唱片机卖给我吗?我给你一百五十元钱。”

唱片机八十元,再加七十元,的确是不小的诱惑,可那人迟疑了一下还是摇头走了。

第一个人不同意,鲁盼儿就又问第二个,然后第三个,终于有人同意了,“谢谢你!太感谢了。”付了钱,提着唱片机就向楼上跑。

第84章 都是蜜月

杨瑾这时找了下来, 夫妻俩在楼梯中间遇到了。

“看!买到了!”鲁盼儿就笑着把刚刚的经历说了,“我就想总有人会同意的, 果然不错。”

“这样也行?”杨瑾惊奇地看着鲁盼儿,“你还真有本事!”

“走吧,我们去买唱片!”鲁盼儿拉着他,“我已经问过了,上海专门有一家卖唱片的商店,那里的唱片最齐全。”

直到进了唱片商店,鲁盼儿才知道唱片是什么样的。薄薄的一大张,各种颜色的都有, 一张张地装在纸袋里,纸袋很漂亮, 上面还印着歌词和简介——三角钱一张,他们选了二十多张回了招待所。

几天逛下来, 鲁盼儿就说:“我们该买个手提包了。”东西太多,挎包早装不下了。

灰色的人造革手提包,上面印着外滩的景色,鲁盼儿很喜欢, 索性直接买了两个, 走之前正好装得满满的, 再加上两个挎包, 一个便携式唱片机, 东西很是不少。

顾铁军借了自行车要送他们,杨瑾笑着摆手拒绝, “已经很麻烦你了,我们找出租车就好。”

“不麻烦的,这些天你们送来这么多好吃的,我总得感谢你们。”顾铁军诚心诚意地说:“上海出租车一直很贵,服务点又远,走吧,我用自行车送你们去公交车站吧!”说着就将最沉的手提袋拎了起来向楼下走。

因为鲁盼儿却没有乘过轿车,所以他们早商量好了带着行李乘出租车去火车站,于是杨瑾赶紧拦下,“这样吧,你骑自行车去服务点帮我们叫出租车。”

“那好,我帮你们叫个三轮摩托吧,跑得也很快,还便宜。”

三轮摩托早坐了好几次了,所以鲁盼儿就坚定地说:“我们要坐出租汽车。”

“好吧,”顾铁山无可奈何地让了步,“找车过来多费劲儿,还是我送你们去出租车服务点吧。”拎着大包就走到了前面。

鲁盼儿拉着杨瑾退了一步,“总要等他有了对象,才能明白事儿呢。”

杨瑾无奈,“就他这样,找对象也难。”只能随着顾铁山下了楼,将几个箱包放在自行车上,大家走着去了出租车服务点——出租车服务点是有点儿远,过了两个公交车站才到,但要乘出租车只能到这里找。

在服务点找到了车,说清目的地,开了票,交了钱,再与顾铁山道别,他们乘着出租车驶向了火车站。

上海的街景飞快地向后闪去,可车子平稳又舒服,鲁盼儿笑着向杨瑾说:“刚刚过去的几天时间,简直像是在梦里。”

除了买东西,他们还看了电影,听了话剧,将上海最好的街景都逛遍了,又吃冰淇淋、喝汽水、满大街的找灌汤包……

鲁盼儿从来没有经过这么快乐的时光。

“我何尝不是如此呢?”杨瑾轻轻地笑了,多少年了,他第一次这样的轻松舒畅,“你知道吗?新结婚的第一个月叫蜜月。”

果然像蜜一样甜的日子,鲁盼儿想了想,“我们不只第一个月是蜜月,回到家里以后每个月也都是蜜月”

“不错。”杨瑾握住她的手,“以后我们要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蜜月。”

回到红旗九队,又有一件好事等着他们,舅舅的信来了。

鲁盼儿定下结婚之后,就给舅舅写了信,可一直到结婚也没有收到回信,也没有见到人,此时才知道,原来因为大雪封山,林场的通信中断了。

舅舅回信告诉她,他得知消息时,婚礼已经就要举办,来不及前来参加,而且他也觉得自己身份不好最好还是不来了,只在信里祝贺,又随信邮来一百元钱送给她和外甥女婿做为新婚礼物。

鲁盼儿放下心,先回了一封信,又将给舅舅和一家人买的东西打好包到公社邮了过去,两件毛呢大衣、几块的确良面料、十双尼龙袜子、几包糖果,全是她精心选的,代表她和杨瑾的心意。

顺路去了罗伯伯家,送的东西也差不多,毛呢大衣、尼龙袜子、香烟、点心——他与舅舅差不多,是最关心他们的长辈了。

吴九爷、蔡颖,还有几家在他们结婚时帮忙的都送了礼物表示感谢。

接下来鲁盼儿才打点自家的东西:尼龙袜子每人两双;塑料皮笔记本每人两本;跃进和丰收各一双回力球鞋,丰美的是小红皮鞋;又有给双胞胎的全套水浒传小人书……

上一篇:打脸狂医 下一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