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戏凰(247)+番外

不,当然不。

既然这样,自己就应该潇洒地离开——就象诗中所说的,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虽然素波并没有真正做到淡然地离去,但是随着行程一天天地加长,她还是勇敢地走出了伤痛,走向了新的世界。

素波曾经自江阴逃难到京城,认真算起来不过几年,可如今却感觉隔了许久,她自己固然经历了太多,而这世上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年进京时筚路蓝缕的形象早已经不见了,大路边处处春耕繁忙,就算因为行路而觉得疲乏不已的人见了亦不免觉得生机盎然,身上的劳累都要消下去几分。

猛然间,一声突如其来的春雷响起,云哥儿急忙拿出一领蓑衣,“天,不,二姐,赶紧披上,回车里吧。”

原来素波坐在车里闷了几天,便时不时下来走动,此时便正在车下,才要说话,豆大的雨点已经当头淋下,打在路上激起轻尘,便叫了一声,“好大好急的雨呀!”在云哥儿的扶持下回了车上,却见云哥儿身上的衣裳已经半湿,“要么你也上车坐着吧,阿仁一个人赶车也够用了。”

云哥儿却不肯,只接过蓑衣坐在车辕上,“我与大哥作个伴儿。”

素波也不再劝,阿仁和云哥儿一向就是如此,从不肯进车里一步的。

雨势极大,车队急驰了几里,避进了一处神祠。这里却不是驿站,并无许多房舍,大家只得一股脑儿在殿内躲雨,因殿内狭窄,众人免不了挨挨挤挤。

亏了阿仁和云哥儿机灵,早在殿内抢到了一处角落,安下一张坐褥,素波裹着披风靠在那里歇着,阿仁和云哥儿正好守在她前面坐下。

原当这等急雨必不能长久,不过一两个时辰便过去了,不想雨势虽略见小些,可却绵延不断,哗哗啦啦只是不停。郊外野地,并不更鼓,亦不知过了多久,只见外面一片混沌,寒气阵阵袭来,镖头便道:“不如将殿中空出一块,升起火,大家又取了暖又做了饭菜。”

这只队伍分成十余家,除了商户外还有素波及另外几伙投亲访友并外出公干的人等,一切行止都听镖队的镖头,盖因他在这路上跑了几十年,便是乱世中也没有失过一次手。

此时大家便纷纷赞同,“正是,升起火烧上一口热汤水也是好的。”七手八脚将殿前的空地让了出来,支起镖局的大铁锅,各家拿出米粮,又派人到方才路过的村子里买些果蔬。

这时候行路之难便在于此了,素波出门时只一辆车子带了些细软金钱,路上却陆续添了许多东西,她的车子根本放不下,便交了些钱寄在商户的车子上,此时要拿出锅碗瓢盆着实不容易,且便是拿下锅来,也无处安放,更不可能自己开火,只能跟着大家随便弄些饭菜。

尽管天后从不挑吃挑穿,也不嫌弃路上不便,可是阿仁和云哥儿却觉得他们不能委屈了天后,每每都努力打点。此时阿仁便向云哥儿使了个眼色,自己起身到了殿中。

这一会儿柴火已经点燃,阿仁到近前一看,却只有半锅早上剩下的米饭,大家正要熬了粥就着干粮吃,便赶紧摆手拦住,“我来为大家做一道炒饭吧。”

一行人已知这兄妹三人家里原是开食肆的,因皆有厨艺在身,尤其是大哥阿仁,每每都是他在灶门做饭,香气盈室,引来众人窥探,却没有机会一尝,今天听他要做炒饭个个趁愿,赶紧笑着让出路来,“我们便有口福了。”

这时到村里采买的人回来了,小小村庄又哪里有多少物产,只寻到了两只鸡、一篮子鸡蛋并几捆菜蔬。阿仁接过来一看,便将鸡蛋接过,一手握着在锅沿上轻碰,另一手拿着一只小盘将蛋清流入小盆中,蛋黄却投入锅中,说时啰嗦,做时却快,一霎间已经将十几个鸡蛋分好,并无一丝错误,蛋清在盆中澄清的一碗,蛋黄都进了锅里。

原来就在打开鸡蛋之前,阿仁将油已经倒入锅里,烧得略有些烟气,此时便将铲子拿过只一两铲将蛋黄搅碎,又把米饭投到锅里急炒数下,将半锅米饭尽数散开,每一粒都裹了蛋黄液,再凝成金黄的米粒。这时又下了几样切段的菜蔬,阿仁便端起铁锅抖了几抖,菜便与米粒又混在一处,加上盐椒等物,盛将出来,碧绿的菜点缀着黄金的米,只是卖相便惊得大家一片赞叹,更有那弥散中空中的香气,更是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第180章 名厨气派

第一碗黄金米饭送到了素波手中, 她用勺子在上面轻轻拨了拨, 见菜蔬方熟, 颜色尚且未变,蛋黄将米粒裹得均匀,又炒得干香, 虽然在此偏僻之地没有虾仁、仙贝、火腿、青豆等物相配, 但却不失一道绝佳的美味。

这道炒饭还是素波教阿仁的, 但要如阿仁这般用大铁锅一次炒出这许多,素波是做不到的。她一则没有阿仁敲蛋分蛋清蛋黄那样醇熟的功夫, 一则没有阿仁那样大的力气,能将大铁锅颠起来,因此她便点了点头, “不错!”

天后的一句“不错”让阿仁十分开心, 天后还真是不吝赞赏呢, 毕竟这道黄金炒饭实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若不是行路之中, 他都不好意思献到天后面前。

不想, 此语却引出了一个人。

同行的一位乔姓书生名叫乔梓的便道:“如此好炒饭,竟然只得‘不错’之评,徐二妹未免苛刻太过矣!”

他原是江城大户人家的嫡系子弟, 因着几年前胶东王掌管太学时开了科举,父亲见他读书伶俐,便有心培养他出仕,因此一向不用他学习经营, 只专心学问,这一次新皇登基,开了恩科,他便要到京城见识一番。

乔大户知他学识尚浅,州府里的考试还未能通过,可长辈亦道京城一向多俊材,儿郎多有些见识便是好的,于是为他打点行装出门。只是商户人家,自然不会白走一趟,顺便又办了些货物,叫了几个家里管事并相熟客商相伴。

恩科已过,乔梓亦会了许多学子,甚至还认得了几个太学生,颇觉有宜,恰家里的管家并同来的商户出尽了货,又买下京城、胶东等地的新货,正要回家继续读书。

乔梓原从小在家中锦衣玉食惯的,到了京城亦走遍各处酒家,亦是有见识的。此时吃到了黄金炒饭,竟觉得食材虽简,厨技却压倒江城、京城诸处名师,因听到了素波的话,出来为阿仁仗义执言。素波与阿仁、云哥儿出门用的就是徐姓,因此这位乔梓便与阿仁一样呼她为二妹了。

素波瞧这位姓乔的也有二十岁上下的年纪,看起来自是比自己大一些,只是按此时的风俗,便是一位老者,只要无亲无故,也只应叫一声徐二姐,而他如此称呼一个陌生的女子便十分轻佻,素波原本离开京城心情便不好,此时更懒得理他,转头回来继续吃自己的黄金炒饭。

众人乱纷纷都跟着赞道:“我平生便没吃过这等好炒饭!”

“只用蛋黄炒,炒出这喷香金黄的饭,阿仁兄弟竟是怎么想来的!”

上一篇:戏中意 下一篇:打脸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