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戏凰(216)+番外

很有生活气息的画面,素波点点头,“就按这个制版吧。”单老先生不只会画,还会制版,制好了版,只要刷了颜色就可以印出好多的包装纸了,再用这些包装纸糊在盒子上,就是这个时代很高大上的产品包装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应该加更可却无力加更的滟滟出来衷心地向大家问一声好,发个小广告祝亲们双节快乐!

入夜后的江面上静了下来,江水摇啊摇,龙船上那一盏盏的红灯笼也跟着摇啊摇的,青云和素波在红帐子的大床上也摇啊摇,摇个不停。

素波抬手捏了捏小美男的脸,不,现在不应该再叫小美男了,小美男早已经长成真正的美男子了,“我们该睡了。”

青云一侧头将素波的一根手指咬在口中,“不嘛,今天是洞房花烛夜,我要做一夜七次郎!”

“你又跟谁学的混话!”

“不是混话,是真话!”青云指了指床头,“我每天都喝梨树村牌梨园膏!”

第157章 恰到好处

尽管新郡守急着上任, 但是胶东王却不急——现在胶东王已经就藩了, 所有胶东官员的任命都要由胶东王点头, 所以新郡守还不能算是郡守呢。

他想入驻郡守府,那是不可能的。

胶东王和王妃近一个月一直在营河郡与梨树村间来往,确切地说, 他们在营河郡与梨树村一带来往, 因为除了梨树村,周围还有许多村子也种金香梨,梨子也很好, 比起梨村虽然差一点,也不过很小很小的一点而已,毕竟都是一样的沙地,就连流过的河水也是都是一条, 那些村子见

梨树村得了胶东王府如此的关照,自然羡慕的, 也有心学着梨树村做梨膏。

素波身为胶东王妃, 对胶东各个村子,自然不会厚些薄彼,按这个时代的说法,都一样是她的子民, 她都有责任辅佐胶东王管理他们的。

正好, 素波从没想只做少量的贡品专为皇家享用,她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将金香梨贡品做大,卖到京城, 甚至更远的地方,那么只梨树村一个村子的梨子并不够用。

眼下梨树村便成了第一个试点的地方,早有胶东王派下的官吏们在其它种梨树的村子建起了更多的作坊。作坊都是统一的建的,所有的工序也都一样,做出来的也都是金香梨制品,但是梨树村的品牌却是不能胡乱冒用,各村都有各村的品牌,当然更多的是几个小村子合起来建一个作坊的,而最早开始做的梨树村作坊又合并了好几个附近的村子,种种情况不一而足,但总之素波觉得都属于有序竞争。

就这样,没多久各处的作坊便都制成了梨膏、梨脯、梨干,还有王妃的新开发出来的梨糕。

眼见着进了冬月,第一批梨树村牌的金香梨贡品便派人送去京城,有献给皇上皇后的,有送给诸王诸王妃的,还有分给亲戚朋友们的。其实按素波的心意,她真心不想给皇后、河间王妃等一些人的,但是最终还是给了,毕竟大家不在一处了,远隔千里,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了。

好在,素波也没有为此事郁闷,胶东的贡品虽然花费了她许多心力,但花费却没有多高,这里的梨子好便宜,人工也不贵,更主要提她做出这么多梨膏、梨脯等等并不只是为了贡到宫里,而是为了帮百姓们创收。

如此说来,得了贡品的皇上皇后皇亲国戚们也就成了金香梨一系列贡品的免费宣传员,因为随着第一批纯粹的贡品送到,第二批以销售为目的的贡品在田炎的押运下也会赶在新年前到达京城,对于田炎一定会将金香梨贡品卖上一个好价钱,素波从来没有怀疑过,她一直用心在想,金香梨贡品挣来的钱怎么分配呢?

这可是个很头痛的问题。

成本回收、村民利益,甚至参与到贡品制造的人都会得到足够的红利,这些统统都没有什么问题,不过素波的目的早变了。

当初她只是单纯地想着帮村民们挣些钱,让他们认可胶东王府,不至于不敢卖胶东王府东西。可现在那些事早已经成了过去式,营河郡早已经成了胶东王真正的藩地,城里城外的人对胶东王都无比地崇敬,他们早明白什么新郡守旧郡守都不可怕,胶东王是替大家做主的,自发自愿地想把自己的东西献给胶东王呢。

水涨船高,是以素波的眼光已经变高了,她想着,自己用这一笔钱修建水利防止天灾时梨子减产呢?为村民修建新房舍提高生活水平呢修路改善交通呢还是创办几座学堂为胶东谋长久的发展呢?

这个问题有点难,素波经过认真的思考决定还是与胶东王和他的那些官员们商量为好。

现在胶东王手下的幕僚多半都有了新官职,毕竟胶东王是可以任命官员的,就比如营河郡真正的新郡守已经是山文举了,郡尉是邓林,还有郡丞、县官等等许多,除了跟着胶东王从京城来的,也有胶东王在营河郡选拔的俊杰。

那些人早都热火朝天地投入了营河郡的建设中去,这不,没多久,素波再回郡城里,就见城内气象一新,整座城摆脱了过去死气沉沉的模样,一下子鲜活起来。

素波满是赞叹之词,先将大家都表扬了一番,“你们可真能干!”

“我们正是按王妃在梨树村所用的法子治理营河郡的。”

看来大家都很谦虚,素波摆了摆手并没有反驳,身为王妃的她早明白要保持一定的威信,便笑着将自己的几项打算说出来,“大家一起议一议,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王妃的思路都很好,胶东王与大家听了样样都觉得不错,“果然都是好法子,至于钱不够用倒不是大事,正好农闲时节可以征发徭役……”

素波眨了眨眼睛,自己又忘记了,在这里,胶东一地的百姓每年都要为胶东王免费服一个月的徭役呢,甚至在服徭役其间粮食都要自带,所以自己设想的很多事项都不必花钱。当然,这很不公平,但是素波知道自己眼下没有能力完全改变,就插话道:“能不能由我们王府给服徭役的百姓每日准备三餐呢?”

按说徭役本就是百姓应该为王爷贡献的劳力,所以每日的粮食也应该由他们自已负责,可是大家跟着王爷王妃时间久了,知道王妃是最善心最关心百姓的人,且正是王妃自梨树村开始为王爷在胶东打开局面,因此大家便对这本不应该答应的事情有几分退让之心。

专门管帐目的郡丞姜南就拿一把算盘,左拔几个珠子右拔几个珠子,噼哩啪啦地算了起来,“下官看看要用多少钱。”

胶东王在众人面前一向不喜多言,他早已经习惯多听少说,此时暗自思索一番就有了结果,开口道:“就按王妃说的做。”

素波就高兴了,“真的可以呀,太好了!”却又担心地看着姜南,只怕就算大家答应了钱不够用,终究无可奈何。

这时姜南也算完了,果然“如果田炎能带回我们预期最低数额的钱,买粮食的钱就不必担心了。”

上一篇:戏中意 下一篇:打脸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