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随波行(314)+番外

也不再理垂头丧气的滕玮,与滕环说话,“今天,妹妹在贵妃娘娘面前表现挺好,以后也这样做,不管是天家贵胄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一样的人,用不着紧张害怕。”

“我最初是有些害怕,后来就不怕了,贵妃娘娘真和善。”滕环高兴地举起手,露出手腕上的碧玺说:“这串碧玺可真漂亮。”

你只知道漂亮,还不知道有多珍贵呢,滕琰想了想还是没告诉她这串碧玺的价值,只是叮嘱她:“好好带着,就是不带时也要收好。”

“姐姐,我还得了好些东西,我都收好了,等回家时给大家看。”滕环没有太多的心机,笑着说:“京城可真好。”

“那你是打算在这边嫁人吗?”

让滕琰一问,滕环的脸一下子红了,滕琰知道家里人肯定会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就直接地问了出来。

“父亲和母亲说让我都听姐姐的,姨娘也说,要是有好人家,我嫁到京城也行。”滕环明白滕琰不是与自己开玩笑,就含羞说了出来。

“嗯,”滕琰点着头,“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长期地留在京城,你要是愿意嫁到这里来,说亲也不难。但这样你恐怕很难有机会回燕地。”

滕环的脸白了,这里的人都非常有家乡观念,滕环嫁到京城,就是再富贵,但就是离开燕地了,属于背井离乡。而且考虑到现实,滕环甚至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回燕地了。

如果滕琰一直留在京城,那也不是不可接受的,但听大姐的意思,是不确定。如果大姐回了燕地,那么只留自己一个在京城,滕环想想就害怕。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百三十七章

滕琰看到滕环紧张的样子,说:“这事还不用急,可以再商议,你先留在京城住一阵子吧。晋南王妃的事,你要小心,不能说出去,平时陪着嘉和郡主读书、做针线、玩耍什么的,不要闹别扭,有什么事就告诉我,或者告诉飞珠和晨风几个都行。”

又叫了唐姑姑来,让她与滕环住在一起,有什么事提点一下,京城不同与燕都,别出什么事。至于嘉和郡主身边,一直有这样的人。

滕环一一答应。

第二天一早滕琰处理了公务后,就抱着孩子到了王蓉住的院子。看到王蓉精神还不错,正靠着大枕在榻上休息,丫环们带着晋南王长子在她面前玩耍。

看到滕琰,王蓉露一个由衷的笑容,说:“我想过去看你,又听说你忙着,不好打扰。”

又拉着跟着过来的飞珠,:“这么久了不见,真是想念。”

王蓉身边的双喜也说了几句思念的话,就带了飞珠、晋南王长子、月衡还有飞珠的儿子滕善恩一同去偏殿玩耍,把正殿留给王蓉和滕琰。

一别年余,经历许多事情,一时间并不知从何说起。还是滕琰先问了句:“晋南王的侧妃也有孕了?”

王蓉点了点头说:“有孕的是孙氏,才三个多月,因为是第一胎,反应大得很,一路上行得慢,也不止是照顾我,也是照顾她。”

“你倒是真贤惠!”滕琰酸溜溜地说:“贵妃娘娘还表扬你给我听呢。”

“听说燕王又纳了两位侧妃,”王蓉看着滕琰说:“这里面又是怎么回事?”

滕琰就把前些日子的事都说了一遍,王蓉的嘴差一点没合上,“你这醋劲也太大了些,就是燕王收两个人又算什么?”

“我是不可能大度了,也不想勉强自己去大度。”滕琰郁闷地说,没有一个人理解自己,就是王蓉也是一样。

王蓉忽然嫣然一笑,“这真是奇事了,也就是你,有这个本事,醋成了这样,贵妃还得为了侄孙女贿赂你。那串碧玺可不是凡物,恐怕世上也难再找出一串来。”

滕琰苦笑了一下说:“我倒是想拦着,可想想也知道拦不住,贵妃娘娘又不是给我的。”郭贵妃赏给滕环的,是一串稀世宝物,为的是什么,滕琰当然明白。

郭贵妃和郭绮两个,滕琰真是无语了,自己怎么冷着脸,都没用。要是像林琼琼那样的,滕琰倒不怕,收拾起来容易得很,只是这个郭绮,对自己的恭敬温顺让自己都觉得心生怜意,真是难办呢。

王蓉却说:“这话我以前不能劝你,现在说到是无碍了。听你这话,那林琼琼你决不能手软了,燕王爷让你留她性命,你就留条性命,把她关到道观里也好,乡下庄子里也好。至于郭绮就让燕王收了吧,先让她老老实实地侍候你几年,要是一直恭顺,就让她生个孩子。不过是个侧室罢了,左右燕王爷也没把她放在心上。”

以前王蓉也是燕王的侧妃,她自然不能说这样的话了,现在王蓉自然觉得是为了滕琰好。

滕琰不想再说自己的事了,又想起了一件事,遂问:“你身边的双喜也嫁出去了?我看她梳着妇人头。”

“没嫁到外面,是给了晋南王。”王蓉说:“我有孕后就给她开了脸,在屋里侍侯。王爷也很喜欢她,只是她肚皮不争气,出身又低,就没敢请封侧妃。后来孙陈两家都愿意送人过来,就把两个侧妃的位置占了。”

又给滕琰讲了晋南王后院的事,孙陈两家的侧妃,孙氏还算听话,王蓉就让她怀了孕,陈氏却不太懂事,对王蓉有几分不敬。

“我就让王爷半年没进她的屋子,”王蓉得意地说:“孙氏有了身孕,她急了,天天来讨好我。”

“晋南王对你还好吧?”滕琰有些不确定的问。

“好。”王蓉的笑容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平时都在我屋子里,我有了身孕,去哪里都听我安排。”

道不同不相为谋,滕琰摇了摇头,问起了王蓉住得舒服与否,有什么需要的,王蓉自然答不会与自己客气。

滕琰就说:“晋南王府还没顾得上建,谁也没想到你们能突然回来。”

晋南王没建府的原因并不只是皇上当初说要他留在燕地,就是燕王留在燕地时,京城一样有王府。最主要的是内务府那里忙不过来,在银钱上也有些紧张。

皇上的儿子那样的多,又一个个地长大了,出了皇宫最低也得封个郡王,还得配上王府、宫人、田地等。还有公主,只要是皇上的女儿,最迟出嫁时也要封公主,也基本上是同样的一系列过程。

每年就这方面花的银子就不是小数,滕琰虽然不管这些事,但在京城里住久了,自然都知道。

哪一个朝代也都是如此,取得天下后,皇室宗亲就会飞速地扩张,到了一定的时期,朝廷负担这些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给财政带来困境。

眼下虽然没到这个时候,但现在王府、公主府选址就没有过去那样好的地方了,好地方都占没了,就是规模也有所缩小。

王蓉冰雪聪明,这些事她不全懂,也知道一二,笑着说:“我是不挑的,只要给个地方住就行,怎么说也是皇上的亲孙子,还能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