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随波行(178)+番外

怎么办?滕琰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她虽然参加过昌平的守城,又北上跟着燕王一直打到草原上,但还真没自己做主打过仗。如果燕王在这里就好了。滕琰想要是燕王在,他会怎样做呢?滕琰看着燕王打了多少场大仗了,怎么也能摸到他的大致思路了。

顺着这个思路,滕琰立刻安排人紧急给邓家父子送信,现在的通信太慢,公孙家的进一步反攻应该已经开始了。但她总要让邓家父子知道燕地整体的情况,并且做好两面迎战的准备。接着是给东边草原上的才凌送信,让他带兵助邓家父子一臂之力。然后安排昌平调来的守军不要向燕都方向来,而是去平阳郡附近准备迎战萧家。又派了不少的信使到平阳去找败了的军队,找到就命令他们向平阳和燕都方向集结,与昌平来的军队一起迎战萧家的人马。

最后,她让李瑞山留守燕都,只给他留下五千步兵,其余的两万人她要带着去截住萧家的人马。要是燕王在应该就会这样做吧。

李瑞山听明白了滕琰的意思,马上请求滕琰守燕都,他带兵出战。表面上看只留五千人守城很危险,其实,滕琰是想拒敌于燕都外,所以守城反倒没事,他怎么能让滕琰去冒险而自己留在城里呢?

滕琰也很坚决,李瑞山稳重是足够了,但智谋却有所不足,自己这个门外汉都看明白了形势,而他还要自己分析出来才懂,所以燕王留下他时也说过李瑞山守城没问题,那么打仗恐怕是不行的。

而这一战,滕琰觉得实力恐怕不占上锋,她得随机应变,李瑞山很难胜任,所以,她抬手止住了李瑞山的请求,说:“现在,我不是与你商议,而是下命令,燕王走时,不也让你听我的吗?更何况,守在燕都也不是轻松的任务,你只有五千人,肯定是不够的,马上去征召青年男子加到守城的大军中,做好守城的一切准备,如果我没有挡住萧家的人马,燕都就靠你了。”

滕琰里面穿上了软铠,外面还是一身的正装,时间虽然紧急,但李瑞山与燕都的官员们还是按规矩送她出城。邓钰也坚持跟在她身边,滕琰劝阻无效也就随着她了,虽然她没有把握一定会赢,但轻易也不会输,邓钰骑术精湛,弓马娴熟,就是不能给她帮上忙,也不会成拖累的。

行了两天军,六月二十五日黄昏时分,前面传来消息,说是先头部队与燕萧家的人马在平阳与燕都交界处相遇了,对方大约有五千人。

滕琰跃马上前,看出对方跟本没有想到能遇到自己,急于后撤。机不可失,滕琰马上命令整队,然后分左中右三面包了过去。她把宋十二派到了前面,自己领着邓钰和百十名侍卫在后面督战。

燕王亲手训练出来的铁骑自然不可小瞧,一个多时辰,萧家的几千人大部分被消灭了。宋十二带着一个战俘来请功,“我看萧家的人只想护着这人逃跑,就知道他是个大官,把他抓了过来。”

滕琰仔细一看,被抓的居然是陈王,陈王一直与萧家关系深厚,在平阳城破时,萧家最后弃了皇帝,但一直带着他到了海岛,现在更是把他推出来做个傀儡皇帝。今天陈王出来是为了祭拜前燕国的皇旁,皇陵就在离这里不远处,周王早就让滕琰送回了燕都,军队也撤了下来,那里现在只有些百姓。陈王如此做打的也是感情牌,因此一路上也收拢了不少对前燕有感情的百姓。

原以为燕王出了征,剩下的守军只能死守燕都,所以萧家的人也好,陈王也好,都有些放松了警惕,滕琰运气也真好,就这样没费什么力气抓住了这样一个重要人物。

非常时期,滕琰也不敢放松,直接就在军前让宋十二把陈王斩首,首级挂了出来,又把萧家被俘的人中挑了几个放他们回去报信,首战败了,陈王被斩了,萧家军的势头毫无疑问地被阻。

滕琰给宋十二记了首功,其余各人的功劳也一一登记在册,又放了赏。晚上,安营扎寨后,亲自带了邓钰去巡营,又多放了些岗哨,派斥侯去打探消息,联络平阳和昌平两方面的军队。

重任在肩,自从出征后滕琰就感到压力非常之大,已经很晚了,她还有些睡不着,看着一旁睡得香甜的邓钰,想到以前自己在军中也睡得好,更加佩服起燕王来,算起来,他与在这里的自己同龄,不过是不到二十岁的青年,担着这样大的压力做得就挺好,自己两世为人,怎么也不能让他比下去,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滕琰扎营的地方曾经是郑先生选的址,背靠五龙山脉,那还是燕王打到平阳时,郑先生配合燕王消灭犬戎人的防线。当时郑先生带着几万步兵在这里既拦住了燕都来的援军,又阻挡了从平阳逃出来的犬戎人。现存滕琰正好拦住了萧家人从平阳方面出兵,萧家后续到达的人马只好在几十里外驻扎了下来,双方约定三日后交战。

虽然首战告捷,但滕琰一点也不敢大意,陈王被斩,好象压住了萧家的锋芒,其实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实力。据侦察,萧家有六万兵马,比滕琰多上三倍。但滕琰也有优势,昌平和平阳两方面的军队已经全部联系上了,加起来也有两万人,这样兵力就基本持平了。之所以没有合兵一处,滕琰就想让他们出其不意地从背后出兵。再加上滕琰这边的兵士战斗力要强于萧家,打胜的几率还是挺大的。

六月三十日,两军对峙于一片平坦的原野上,萧家那边有萧德宝、萧德宗、萧德宪几个滕琰认识的,还有一些军官滕琰看着眼生,可能是从东山郡那边过来的。滕琰身边是邓宋十二、周进、刘冲等几名大将。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篇文,难免生涩,有很多的不足,回首看发表过的章节,也有不满意之处。作者的迷茫之处还不止这些,可能是因为网络原因,一直无法按编缉的要求登录后台,做些本文的宣传工作,中秋的时间就这样浪费了。看文章的进度没多少,心里又很急,最后决定还是专心写文了,请喜欢本文的读者帮忙推荐一下吧!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这时候打仗还是喜欢先表明一下已方的立场,讲一下自己多么有理,是正义之师。

对面的萧德宪打马上前高声说:“燕王没人可用了吗?把自己的大小老婆都派到了阵前!滕家的丫头,你们家也世受皇恩,现在跟了敌国与大燕对阵,还害了皇上,一会儿我将你们斩于阵前,死后看你如何面对先皇、皇上和滕家的祖先!”

滕琰也上前了几步,让宋十二大声给她传话:“我滕家世代忠良,镇守边关保卫燕国,我祖父就是被你们萧家陷害才命丧犬戎人之手!就是这样,你们萧家依旧挑拔皇上对我家夺爵、流放,但滕家依旧助邓郡尉守住了昌平,保住了燕国的子民。燕王受命于天,将燕地的犬戎人打回草原,恢复了中华衣冠,为燕国皇室保留了祭嗣,安抚燕地子民,让百姓衣食温饱。这期间,你们在做什么?现在没了犬戎人,百姓刚过上安稳富裕的生活,你们萧家又跳出来做什么?难道还想让百姓过以前三餐不继、随时被犬戎人抢掠的日子吗?陈王倒行逆施,燕地人不会要一个见了犬戎人就躲的皇上,就是燕国的太祖皇上也不会认这样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