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随波行(129)+番外

不等邓锋反对,就又说:“你要送我东西,就等几年后,你们拿下晋地后,一定会向西进军的。那里有最好的水果,还有最好的葡萄酒,到时候,你一定给我多送一些,这可比你给我宝剑合适多了。”

邓锋果然爽快,立刻收回了剑,答应下来。

滕琰把手中的材料送了出去,再也没有什么牵挂的了,她与邓锋挥手作别,就来到车队那里。她事先准备了两辆车,一辆放东西,一辆可以坐人,因为连续几天熬夜,她不准备骑马,而是想在马车上休息一下。

其它送别的人并不多,因为这事也没有几个人知道,整个军营还在沉睡中,没多久,滕琰就伴着哒哒的马蹄声,紧裹着一件披风躺在车里睡了。

草原虽然远看起来是平坦的,但真的坐在车里,却还是很颠簸,所以滕琰尽管困得要命,却不能完全睡实,睡一会儿,醒一会儿,她已经不清楚过了多久了。

车子慢慢地停了下来,大约是午休,滕琰事先告诉了宋十二,白天不必叫她,她要好好睡觉。

这一次,滕琰终于睡实了,再醒来,掀起车帘,外面已经变黑了,车子是停着的,她走下车,旁边就是一顶帐篷,走进去,里面没有人。滕琰不禁疑惑起来,人呢?

接着她吃惊地发现帐篷是她在军营用的那个,里面的东西还维持着她走时的模样,她这是作梦?但她很快明白自己是清醒的。

滕琰并没有害怕,她是跟着军中的车队一起走的,安全问题是完全有保障的,那么,是谁把这顶帐篷带出来的呢?

滕琰打开帘子走出帐篷,揉揉眼睛一看,原来她就是在军营里。刚刚她刚睡醒,直接就迈进了帐篷,并没有看看四周,现在看一下是再明显不过了,她就站在军营她自己的帐篷门前,马车已经牵到一旁了,几个侍卫站在不远处,见滕琰走出来,过来询问有什么事。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十九章

滕琰定了定神才确定自己一切都正常,就开口问那几个侍卫:“宋十二呢?”

张山笑着上前说:“公子,宋十二昨夜没怎么睡,陪您回来后邓侯爷就让他就下去休息了。”

他好象知道滕琰还想问什么,又接着说:“刚才您醒了一下车,燕王爷的侍卫已经回去报告了,想来燕王爷一会儿也会过来。”

果然,滕琰抬头就看见燕王与邓锋一同走了过来。

原来自己根本就没有走成,这算怎么一回事呢?

燕王很严肃,而旁边的邓锋则笑逐颜开,滕琰在帐篷里对坐在他们对面,心里似乎什么都明白了。

邓锋先开口了:“世弟,我把你写的这些东西呈给王爷,王爷立刻就看了起来,只看了一个时辰不到,王爷就亲自去追你了。结果,你在车上睡得那个香,王爷舍不得叫你起来,只好把车让他们拉回来,结果你又在车上睡了一下午。”

滕琰能说什么?只能是笑笑。

今晚邓锋分外活跃,他就是再直爽,能让燕王分兵的人也不会不精明,自然是知道燕王和滕琰之间还是有点尴尬,只能靠他来弥补。

他对燕王说滕琰,有才,但也有点傲气,而且书读得太多,想法和平常人就有点不一样,对于这样的世弟,他觉得就应该宽容。

他也对滕琰说燕王,昨晚一夜就没怎么睡,说是不让他去送滕琰,最后还是网开一面,其实还不是想让他把滕琰劝回来。

燕王和滕琰都没什么可说的,但非常有默契,共同劝邓锋喝酒,终于,邓锋喝多了,他一手拉着燕王,一手拉着滕琰,口齿不清地说:“我今晚就住这儿了,你们俩也住这儿,我们兄弟一起同榻而眠。”

滕琰看出燕王盯着邓锋拉着自己的手,他应该是最反感这个的,恨不得扑上来再把邓锋拖走,但最后还是没动。

等到唤了侍卫把邓锋抬回了燕王的帐篷,昨天他就在那里住的,只剩下燕王和滕琰面面相对了,这才觉得他们间好陌生,除了三天前他们吵了一架外,已经好久没有直接对过话了。

滕琰不吭声,她虽然是下属,但这种原则性的问题她并不打算让步。燕王看着她,她也回看过去。

隔了一个月,燕王看起来没什么变化,但他原来极为明亮的眼睛似乎少了些光芒,神色也带出了一丝少见的疲惫,整个人也不那么尖锐了,虽然他竭力掩饰,但滕琰这样过去非常熟悉的人还是能发现。

燕王终于屈服了,他颇为艰难地开口说:“前面的事情我做的有些不当,请公子不要介意,还留下协助本王一段时日可好?”

不管怎么样,高高在上的燕王也算低头了,滕琰不可能不表态了,她认真地说:“我们按一个月前说好的,我继续在这里留两三个月,尽量把手中的事能处理的处理好,能移交的移交出去。”

燕王点了点头,这是最好的方案了。

滕琰想了想又说了一句:“燕王只当我是男子一样就好。”

燕王又点了点头。

滕琰有点疑惑燕王为什么还不离开,他们现在不可能还象以前一样天南海北地聊,当然主要是燕王不能,那么事情说好了,顺理成章的,接下来燕王就应该告辞了。

又停了会儿,燕王果然有话要说,“你的未婚夫,他回到燕地后,我想请他到我这里来。”

滕琰看他复杂的神态,好象同她谈她的未婚夫是多么不应该的事,但还没办法,燕王还是勉强说了。其实,这也是滕琰的计划,但她不可能替陆伯甫答应,就连原本应该表示赞成的话,如今的她也没有说,只是一本正经地说:“我可以为燕王转答。”

燕王显然是松了一口气,马上就回自己的帐篷了。

接下来的日子,又与说好的有些不同,燕王逐渐又把很多事情重新交到滕琰手中,一些事情,前段时间他并没有交给别人,可能是没有既信得过又合适的人吧,燕王一直自己在管,滕琰那天在他眼中看到的疲惫一点也没错,还有一些事情,则是交到了别人手中,但现在颇有些不顺,弄来弄去,也重新回来了。

滕琰不是自夸,她平时的工作确实是非常重要。当然不是说没有她就不行,而是没了她各方面的效率和配合就差得多了,尤其当初又是在那一种情况下一甩手扔下的摊子,谁接都不容易,更何况现在这里比在燕地还缺人才。

燕王向她低头的好处并不少,原来他一人又要管边城牧场,又要管燕地,忙得昏头昏脑,更何况他的业务比不得滕琰熟练,不免有许多疏露之处。现在,包袱一甩,他马上轻装上阵,滕琰也积极配合,第一座边城的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

很快,他们间只靠书信沟通就不够用了,慢慢地又恢复了原来的每天见面,虽然个人间关系不复亲密,但还能维持相当的友好和坦诚。

燕王努力把她当成一个同别人一样的属下,在滕琰看来,这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