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农家幺妹(58)+番外

现在全家人都由衷地开心,宁婉坐在灶间清楚地听到院子里爹爽朗的笑声,“三个女儿都是我的心头肉,清儿的嫁妆多了点,也是因为家里最近挣了点钱。不过,等我大外孙生下来的时候,我和他姥姥一定打个银锁送过去!”

爹将话说明了,大姐夫就笑着说:“爹,我们不比这个,一家人亲近比什么都重要!”当年爹娘嫁宁清时的压箱钱可比大姐多了几倍,因此对外面并不敢说出去,但是大姐夫岂能猜不到,只是他是外姓人,再不好说什么,但也不似今日一般说笑。

以此来看,后来爹和自己投奔大姐,大姐夫不但容下了,而且对爹和自己都不错,果真是不易了。

此时娘和大姑也在东屋里的笑谈,“虽然舍不得,但是总不能一直留在家里,好在还有婉儿,她总能再陪我们几年。”

大姑年纪比爹大几岁,是长姐,因此话语中总带了教导的意思,“婉儿这样能干,到时候,二郎和你可不能亏待她!”

娘赶紧笑道:“那当然不能,如今家里的生意都是婉儿张罗着做的,将来一定多给她陪嫁!”

大姑一向认为爹娘给女儿陪嫁多了,因此才为宁清的陪嫁与爹娘生气,现在她竟然改了口!毕竟什么都与过去不一样了,空婉突然觉得自己的梦果然只是个梦,完全与真实不一样。

罗双儿和春铃自然也都听到了,都羡慕不已地道:“叔和婶对女儿真好。”她们原也是家里的女儿,但是家里在为她们备嫁时却没有宁家用心,这并不是因为宁家比自家有钱的缘故,而是宁家对女儿十分重视。

果然,宁婉也觉得家里虽然变了人,但是对宁清的亲事却依旧十分尽力,更加风风光光地把她嫁出去了,就是自己也没有因为过去的不快而为难她。所有人都对得起她了,至于未来的路,只看她自己怎么走了。

第45章 送亲

罗双儿和春玲说罢宁清,又都向宁婉笑,“现在你们家的日子过起来了,几年后你出嫁还不知如何热闹呢。”

“我?”宁婉一笑,“我不急着出嫁。”家里人丁不旺,自己一定要多留几年帮爹娘。

罗双儿和春铃便相视一笑,婉儿虽然聪明能干,但年纪还小,不懂婚嫁之事,便也不再提。

三人虽然在吃饭,但一直注意瞧着另外三处有什么缺的添上,一时西屋先吃好了,接着东屋也吃毕,收了碗筷洗净,将借来的送还,天色便已经晚了,罗双和春铃便一同家去了。

宁梁坐在院子里与大哥、姐夫、女婿说着话,见天色已经很晚,便叫宁婉,“把酒坛拿到外面来,我们再说一会儿话,困了就到你大伯屋里睡了。你与你娘、你大姑先在东屋睡吧。”

家里房舍不够,只能这样安排,因此宁婉便答应一声,看看酒菜还不少,不必再添,便将酒坛也送了过去,又给西屋送了炒米茶,留了一盘馒头一盘蒸咸肉,备着她们半夜里饿了吃,就回东屋与娘和大姑一起睡了。

夏日里窗子是开着的,外面爹和姑父等人还有喝酒笑谈庄稼、山货、徭役等等的事情。屋子里娘和大姑便都向宁婉道:“明天还要早起,你早点睡吧。”

宁婉听话地躺下了,上一次她就是在夜半时分听大姑骂爹和娘的,因此明知大姑不会再生气骂人,但还是担心娘而睡不着。

果然过了一会儿,就听大姑小声对娘说:“我还一直怕你不能再生,提着心提了好久,不想现在又有了,上次二郎过去时说了,喜得我好几天没睡着。”原来她是当宁婉是小孩子,所以有事总要瞒着她。

娘也小声说:“我原来也以为不能了呢,二郎也说不行就给婉儿招赘。不想就有了,还是婉儿最先看出来的,二郎一直说是爹保佑的我们。”

“那事儿果然神奇,”大姑便叹,“虽然也听人讲过因果,但真报在眼前的还只有婉儿这一次呢。”又道:“既然是爹保佑来的,想来一定是个男丁,婉儿也不必招赘了,招来的赘婿难有好的。”

“原来想在村子里找个知根知底的招进门来也是一样的,但总不如好好给婉儿挑一门亲事。”娘就笑着求道:“大姐,你们梨树村离虎台县近,又富裕,有好的你替婉儿相看着。”

“这你放心,我一直记着呢。而且我瞧着婉儿原本长得比贤儿和清儿还好,又聪明灵透,定然帮她说一门好亲!”

宁婉听了半晌,大姑再没有骂一句,反与娘说得十分投契,两人说着说着把家里村里的芝麻绿豆的事都翻出来说了,“我看家里养了三头小猪,又喂了几十只鸡,每日里活计也不少吧。”

“家里的活婉儿倒干了一大半,又总不许我累着,我也就做做饭,再缝几件衣裳。”

“……”

“这一次回来,怎么觉得二叔精神不如先前好?且这次给清儿送嫁,他和三叔、三婶怎么没有过来呢?”

二房三房的事一直瞒着村里人,娘也没有向大姑说,“老人家不爱动,我们也不好硬请,便只邀了大哥一家。”

“……”

“听说老郭家的那孩子傻了?”

“唉!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傻,但总是做傻事。”

宁婉便不再担心,放心地睡去了。

第二天是成亲的大日子,宁家人都早早地起来,先前家里收拾得处处干净整齐,再都换了崭新的衣裳,只等刘家来迎亲。

还未及迎亲的人到,宁家人的新衣便先让所有人都震惊了。自来三家村的人便从没有穿绸的,至多谁有一块绸帕子,或者抹额什么的,如今宁家一家人却都穿了绸。

宁梁因这些时候家里日子过得好了,人也便生出了一种信心,腰背也直了,胸膛也挺了起来,便十分撑得起身上的这件石青色绸缎长袍,袍子上团团的吉祥如意花纹既富贵又大方,闪着细润的光泽,就似官老爷一般。

于氏有了身孕便每日阿胶红枣地补着,肉蛋从没断过,日常细米白面地养着,人富态起来,如今用大红的绸缎做了抹额勒住鬓发,耳边两个金耳坠子晃来晃去,上身穿了件与宁二郎衣袍一样料子的袄子,下面系着大红撒金裙,行动间手腕上时不时露出一对阔阔的金镯子,与宁梁站在一处一看就是恩爱夫妻。

至于宁婉儿,与于氏正穿得相反,红袄青裙,却在腰间系着一条彩色的丝绦,既喜庆又灵动。这半年来她身量长了许多,细挑挑的,眉眼已经渐渐长开,比她的两个姐姐还俊,因此倒不是衣裳衬她,反是她衬得这衣裳更好看了。

大家赞不绝口,就听得村口隐隐传来了喜庆的喇叭唢呐声,然后便有小孩子们奔走相告,“刘货郎家来迎亲了!”

刘货郎家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十里八乡的人都认得,因此十分体面,一大早便派了一大队人吹打着热热闹闹地到了三家村。刘货郎穿了一身崭新大红的喜服,走在最前面,见人就发糖果,又给小孩子们用红绳系着的铜钱,喧喧闹闹地走到了宁家的门前。

上一篇:无限试炼 下一篇:我和末世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