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独孤大人纪事(55)

作者: 晓色初开 阅读记录

兄弟俩不放心妹妹,跟学里告了假,坚持等妹妹醒了,亲眼见到无恙才放心。

独孤维唯心里温暖,上前抱抱两个兄长,认认真真回答了二人问题。

兄弟俩见到了妹妹,就要去学里,独孤维濯一只脚跨出门槛,回头瞄着独孤维唯的腰间,伸手指了指:“不是嫌重么,怎么又挂上了?”

他就是随口一问,也顾不上听独孤维唯解释,匆匆走了。

独孤维清刚吩咐下人给独孤维唯准备早餐,听三弟这么一说,回头看了眼独孤维唯腰下坠的弯刀,他倒是听过这东西的来历。

沈氏往日跟长子通信,没少抱怨独孤绍棠太宠女儿。因而对独孤维唯的大小事,独孤维清是知道不少的。

虽不清楚这东西背后背着十几条人命,但其吹毫断发的特性是知道的。

独孤维唯见大哥的眼神看过来,摘掉弯刀递过去,自己跟沈氏请了安,坐下用饭。

独孤维清边跟沈氏说话,边把细细把玩弯刀,还拔了根头发试了试。

独孤维唯用完早饭,见长兄仍在翻来覆去检视弯刀,就开口道:“大哥若是喜欢,就收着吧。”

沈氏不由瞠大双目看向独孤维唯,女儿向来当宝贝的东西,次子三子玩几天都不行,倒是舍得送给长子。

其实独孤维唯哪里是舍不得,不过是认为三哥五哥自小爱跟人打架生事,性子不定,万一拿着伤人或者伤着自己就坏了。

而大哥却性子稳妥,心性成熟,自然不虞有差。

独孤维清含笑摸摸妹妹的头,道:“这一看就是女孩子的玩意儿,我拿着像什么话!”

他边说边帮独孤维唯仍系在腰间,嘴里嘱咐道:“别嫌不方便,出门都带着。这东西小巧,看似妆刀,别人也不会提防。”

他自是看出来,今天妹妹特意带了出来,恐怕有防身的意思在里面,心里更增内疚。

独孤维唯多会察言观色的人啊,哪里会看不出长兄的心思,忙安慰道:“这事不怪大哥,人家躲在暗处,以有心算无心,当时换了谁在也不行。”

沈氏这才知道儿子竟是把错安在自己身上了,心疼之下也跟着劝道:“是啊,维唯说的对,当时的情况就是你爹在场,怕也不能幸免。这不是你的错,都怪那天杀的恶人,就该让你爹将人统统关一辈子才好。”

独孤维清心里知道,若真是自家爹在场,那些人还真不敢动手。

独孤绍棠真正从尸积如山的战场上下来的人,满身的杀伐之气,加之多年为将的积威,整个人往那里一杵,闲杂人等恨不得退避三尺,哪里敢上前半步。

独孤维清不想母亲妹妹担心,点头应是,然后跟独孤维唯说了今早审讯的结果。

奉天会的人一干大老爷们,哪里会注意别人穿什么用什么,只记得那人穿着藏青色普通圆领袍。

独孤维唯也不失望,男子毕竟没有女子心细,处在下层的人,每日仅生存就已艰难,更没精力去了解衣服布料的品种质地。

☆、第四十七章 谢礼

这件事情因抓不到元凶,也只能搁置。

奉天会的人杀的杀,抓的抓,土崩瓦解。

至于那个出资让他们抓人的神秘人,独孤维清根据奉天会见过之人的口述,亲自绘影,独孤绍棠命人四处查找。甚至把画像发回长安,请刑部帮着下海捕文书。

独孤维清却不能再停留下去了,他的师长还在洛州等着。

他们本就是出门游学,他能够抽时间到弁州一趟,已是师长体谅他多年未见双亲,怜他一片思亲之心特意允准的。

沈氏跟独孤维唯虽百般舍不得,也是无可奈何,只好洒泪而别。

送走独孤维清,独孤维唯跟父母说了想去感谢那天相助的众人。

独孤维唯短时间内接连出事,独孤绍棠不放心,亲自点了二十来个亲兵,自己带着独孤维唯一起前往。

沈氏对那天帮助女儿的人很是感激,自己虽没有亲自去,却很贴心的准备了许多谢礼。

考虑到百姓的实际生活状况,沈氏没有准备什么丝绸布料,只买了大量的米粮,虽简单却及实用。

到了那天独孤维唯脱险的城东市集,很多人远远见到这么一大拨人都驻足观看,见是都督大人和小姐,纷纷围拢过来问好。

其中便有那天的老者和去衙门报信的青年。他们本就是住在附近,在自己门口做些小生意。

独孤绍棠团团抱拳,先再次谢过众人,又问了那老者姓氏。那老者自称姓郑,人称郑老爹。

独孤维唯也跟着笑眯眯一一跟人墩身福礼,谢了那天的相助之情。

百姓纷纷夸赞什么小姐教养好,聪明、明理、不摆架子等等。

独孤绍棠吩咐亲兵将车上拉着的米粮一袋袋分发下去。首先就给了郑老爹,郑老爹推辞不要,说是自己就说了两句话,不敢当都督的礼。

独孤绍棠直接挥手让人抬到郑老爹的摊子上。郑老爹是个是个老木匠,年龄大了,只能做些小件的东西,如案板、擀面杖、小胡床、小几等物件。

一袋白米一袋粟米,还有一袋小麦粉,堆在摊子上,小山一样,险些没把摊子压塌。

郑老爹扎着手讪讪而笑,也不敢坚拒。

独孤维唯记性极好,观察的又细,一一指了当时谁挡住青衣人不让逃走,谁最先喊出让他站住别走,甚至有些有意无意堵着路的,这些人人人有份,都给分发了米粮。

那天打拳的汉子和给她找鞋的妇人都没见,问了才知道,那汉子只是在此卖艺,家在哪里都不知道。

独孤维唯深表遗憾,她其实最想感谢那大汉。

那妇人倒是住的不远,郑老爹在前领路,带着大家去那妇人家。

早已好事的少年飞奔去报信。不过百步的距离,等他们走到,那天的妇人已经候在门口,一副不知所措慌慌张张的样子。

还是郑老爹道:“福嫂子,别愣着,赶紧让都督大人和小姐进去喝口茶。王小五,快去找全福回来”

后一句吩咐的是刚飞奔来报信的少年。那少年王小五闻声“哎”了一声,又飞奔着去了。

福嫂子期期艾艾应着,手足无措将人让进家门。

这是一处普通小院,面南一座三间瓦房,左右各有两座厢房,都是土坯建筑。

院里有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穿着靛青的麻布夹衣蹲在屋檐下,面前堆着些嫩绿的植物。独孤维唯不认得是什么东西,料来是些野菜。

那女孩子正在择菜,闻声看过来,见这么乌泱泱一大拨人,也不知道起身,身子瑟缩一下,更往檐下避了避。

福嫂子顾不上女孩,站在正房门口侧身嗫喏道:“大,大人,请屋里,屋里坐。”

郑老爹在一旁佝着腰,摊开右手向上做了个请的手势,待独孤绍棠一只脚跨进房门,才在后面跟上。

二十来个亲兵顷刻间呼呼啦啦在院中站成两排,另有两人一人拎着一袋米粮,直接放在西厢门口。

上一篇:邪王宠妻之神医狂妃 下一篇:天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