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念君欢(19)+番外

作者: 村口的沙包 阅读记录

“这位是六郎,这位是七郎……”

齐昭若笑眯眯地介绍。

杜淮脑子转得很快。

和齐昭若如此亲密来往,又值得他特意介绍的。

六郎、七郎……

不就是皇子中排行第六的东平郡王和第七的寿春郡王吗……

他当即就要行大礼,却被齐昭若拉住了。

“别别,他们见不惯大礼,是吧?表哥们?”

邠国长公主是官家的亲妹妹,这两位自然就是他的表哥。

那位烹茶的“六郎”先转过头来,笑道:“是啊,请进吧。”

此时“七郎”也坐起身,对他们挑了挑好看的眉毛,睃了这一圈人,似笑非笑地对齐昭若说:“你还真懂得怎么给我们找乐子。”

齐昭若咳了一声,“是七哥你刚才说了,想见见那位在墙头提诗的才子……”

只见东平郡王周毓琛突然间一阵猛咳,仿佛被茶呛到了,他回头一脸好整以暇地看着弟弟。

寿春郡王周毓白也是一脸无奈。

他刚刚说的明明是,“谁这么一笔烂字也敢提墙头,写的这是什么玩意儿,有机会一定要认识认识此人脸皮是怎生的厚。”

杜淮却一脸受宠若惊,拱手惊喜道:“原来七郎还曾夸赞过小可,实在是愧不敢当。”

齐昭若憋着笑,招呼杜淮坐下,杜淮以一种在周毓白看来极度肉麻的眼光盯着他,盯得周毓白浑身鸡皮疙瘩。

他望向看戏的兄长,叹了口气,“还有茶吗,再给我一杯。”

压一压胃里的恶心才是。

******

杜淮很兴奋得了两位郡王的赏识,推杯过盏,他又觉得两位郡王果真是人品出众,出类拔萃,不仅相貌无可挑剔,谈吐也是极有风度的,两人一如秋阳,一如冬月,身份贵重自持,却都并不像他以为的那样清高冷傲。

如此他一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喝得浑忙忙,就起身告退去解手。

边解手还边兀自回味着该怎样回去让兄弟们羡慕羡慕。

他想到这两位郡王的身世,不免又有些唏嘘。

东平郡王在相貌和风度上都要更接近当今圣上,温和仁厚,而人家的母亲是官家最喜爱的张淑妃,盛宠几十年不衰,那才是官家的心尖肉。

比起来寿春郡王的风姿虽然更叫人向往,但他是皇后舒娘娘嫡出,舒娘娘不受官家喜爱,要是舒相还在朝,自然境况好些,可是如今呀……

杜淮摇摇头。

说起来,当今这位官家的后宫秘事,满天下也没几个百姓不知道的。

如今的官家是太宗皇帝唯一的嫡子。太宗皇帝的发妻,徐太后,在太祖没起事的时候就嫁给了太宗,家里是以杀猪为业的,她的两个兄弟后来跟着太祖太宗东征西战的,虽说大字不识几个,可到底凭着累累军功建起了家底,如今谁都知道徐国舅一家,那是横着走的主。

太祖过世后太宗兄终弟及登上皇位,徐氏也成了皇后,她想让自己的侄女做太子妃,被太宗皇帝挡下了。当时国朝初立,太宗急于和旧朝老臣建立关系,就为太子聘了鲁国公,后追谥中书令孙德的长孙女为妃。

孙德是前朝宰相,虽然做了二臣,可是依然引导了大批民心,太宗审时度势,新旧王朝的第一次妥协,举措十分正确。

第22章 皇帝的感情史

第一位皇后,就是那短命的孙娘娘。

太祖皇帝的打算很正确,可他看轻了自己那个当年就敢提刀追人两条街的悍妻。

话说当年还是太子的官家,十六岁的时候,大婚前夕,就被亲娘算计了,无媒无聘之下在自己亲娘宫里宠幸了表妹徐氏,就是如今的徐德妃。

徐德妃长得很不好看,还是龅牙,且性子和徐太后年轻时一样,能动手就不动口。

官家醒来看到这样一个女人含羞带怯地望着自己,还是自己亲娘的算盘,真是又气又急,只觉得女人如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

可当时的太宗皇帝也没办法,因为徐氏很快有了身子,只能让他做了太子侧室。

于是孙娘娘就这样委屈地嫁给了官家,孙家是百年世家,孙娘娘性子高傲,觉得丈夫对不起自己,不愿主动亲近,也很不懂得抚慰当时极度厌恨女人的官家的情绪,两人就这样夹着个徐氏不冷不热地过日子。

就在如此情形下,官家遇到了张淑妃,说起来这位张淑妃张娘子,也是个人物,她遇到官家时还是个走街串巷摇鼓唱曲的货郎之妻,可是生得貌美窈窕,性格温柔,与官家一见如故,且让官家感受到了不同于他身边所有女子的温情。

这种心灵上的慰藉,是当时他久寻不到的。因此即位后,官家立刻不顾百官言论和太后施压,硬是将她娶进了宫。

而徐太后为何会让步,也是因为彼时徐德妃已经生下了大儿子,如今的肃王。

而帝后感情不睦,太后当然乐见,再来个张氏搅搅浑水,她也没损失。

可没想到官家对张淑妃如此情深爱笃,进宫后,她立刻就生了二儿子滕王,可幸好滕王憨憨傻傻,说话口吃,连生母都不喜欢他,太后才放了心。

还是官家的乳母秦国夫人觉得不妥,劝孙娘娘一定要软下身段来,否则肃王越来越大,日后就是她再生嫡子也没用了。

孙娘娘身体一直不好,可听了秦国夫人的话终于醒悟,后来拼了性命用尽最后一口气生下了官家的第一个嫡子,三儿子崇王。

可崇王这个寄托了满朝文武希望的皇子,竟是个跛子!

官家连多看他一眼都嫌烦。

这之后几年,张淑妃努力想生儿子,可一连几个都是女儿,但依然不减宠爱,甚至在她怀安阳公主期间,官家想立她为后。

当时连旨意都下了,皇后金印宝册都交到了张氏手里,可百官和太后不同意,日日吵日日上折子,说张氏再嫁之身,且出身下九流,万万当不起一国之母,御史台的御史们轮番围攻官家,口诛笔伐,从前五百年一直说到后五百年,闹得沸沸扬扬乌烟瘴气,吵到官家最后妥协才罢休。

张氏这皇后,只做了三天,从此以后,还只能封淑妃,连贵妃都不能加封。

官家也算可怜,第一任皇后,是出于巩固新旧朝的关系,第二任皇后,是他对集体文官的让步。

他对心爱的女人,只能怀着一份愧疚。

百官们怕他再提旧事,便挑了一位他们都满意的小娘子。于是当官家就娶了当时舒相公的女儿,才十几岁的舒氏。

因为舒相公是身家最清白的一位,舒氏做了皇后,绝对没有任何助力,甚至连兄弟都没有,绝对无法威胁到太后的外戚地位,且舒氏一个当时才十几岁的女娃,也威胁不到张氏的宠爱。

立了皇后,后宫终于清净了,官家依旧宠爱张淑妃,冷落皇后,好几年后,东平郡王周毓琛出生,这是张淑妃和官家最疼爱的儿子,他不似同胞兄长滕王一样憨傻,而且十分聪明懂事,在襁褓里时就长得颇为讨喜。

上一篇:吉卦 下一篇:卿本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