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纺织厂花(99)

作者: 秋十八 阅读记录

  “说得有道理,索性等月底出了梅再开工,横竖我们都挤了十几年了,也不怕再挤几个月。”

  何小曼想想,家里施工起来只怕没法工作,便道:“回头倒要寻个宽敞点的地方,别等家里全是泥瓦匠在干活,你工作也施展不开,人家师傅干得也憋屈。”

  这可真是个大事儿。

  王秀珍也不是没想过。但缝纫机要搬来搬去,总归也只有珍珠弄的人家方便,这过渡期,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反正出梅也要月底了,匠人一时不会来。咱们都可以分头找地方。玉华你那边有几个人要定,统计一下,我看来得及在月底赶完。”

  何小曼却微笑着思忖片刻:“看来,我得去一趟绸布店了。”

  不一会儿,何立华也回来,一家人相互交换着好消息,又得知何玉华和王欣的房子有了眉目,还真是厂里一把手拍的板,王欣的菩萨没有拜错,彼此都是又开心又欣慰。

  转眼终于到了周末,何小曼工作一周,好不容易休息一天,早上起来简单洗漱一下,吃了点东西,换上正装就往街道去了。

  街道的闲置仓库里,两台印刷机正干得热火朝天。史培军平常在厂里都是被人使唤,唯独在这个微型印刷厂里,他是彻头彻尾的一把手。

  退休工人——法人代表王秀珍不算。因为她从来没有在生产现场露过一面。

  仓库里隔了个小房间,算是临时办公室。

  见何小曼来,史培军兴奋得眉毛胡子都可以手拉手跳舞了。

  “哎哟,我们小何主任大驾光临!”

  史培军天天和顾峰混在一起,老是拿“小何主任”的称呼来调侃何小曼。

  何小曼也不客气:“嗯,代理主任何小曼同志来了,非代理总经理史培军同志怎么没有好好接待。”

  “什么,你还没转正啊!”史培军也是始料未及,疑问脱口而出。亏得面对的是何小曼,换个心眼儿小的,只怕就要当场翻脸。

  何小曼毫不在意:“你当转正是这么不严肃的事情么,那是要经过合法合规的手续的。总不能厂长说转正就让转正,那还严不严肃了?”

  史培军吸吸鼻子,很是不以为然:“反正我看好多正式工都是混混日子,你这样认真又能干的不转正,也太不公平了。”

  “混日子的早晚淘汰。”何小曼浅笑盈盈,“我不是不转正,我得通过了月底的文化考试,成绩好就可以转正。”

  “那你肯定能行啊!”史培军叫道。

  “我也觉得自己能行。所以想通过这样最合理的渠道转正,悠悠之口,能防则防,在这些原则问题上,还是尽量做到圆满吧。”

  “那祝你成功啊!”史培军开心地笑着,他是真的以何小曼的荣光为自己的荣光。

  “咱们这印刷厂干的第一票就很成功啊。”何小曼道,“连我们弄堂的小丫头都贴着咱们印刷厂出去的贴纸呢。”

  “是吗?”史培军掩饰不住的兴奋,“我还只是试投,只跳了几家市口比较好的小百货商店。没想到都传到珍珠弄去啦?”

  “当然了,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光《射雕英雄传》这一部电视剧,这两台机器起码够吃两年。”

  要连这点儿眼力见都没有,何小曼真是白白往回穿了三十多年。

  而且她还算保守了。事实上俏黄蓉是绝唱,注定她将在人们心目中活得很久很久,人们对她最好的敬意就是将她贴满所有“广告位”。

  这样的盛况,约摸要到十几年后,才会由一部叫《还珠格格》的电视剧给超越。

  格格的脸甚至上了洗脸盆和洗脚盆,每天早上往盆里一倒水,格格的超级大眼睛就会古灵古灵地望着你。

  这是后话。当下,还是“俏黄蓉”声誉雀起的时候。

  听何小曼说一部电视剧可以吃两年,史培军真的兴奋了。之前他还对何小曼还有一点点的疑虑,但经历了南。巡讲话,经历了射雕热播等她早有预言的社会现象后,他已经完安全全地信任何小曼。

  “两年!那我们可不可以再加机器,反正你能拿到香江那边的剧照和杂志照,贴纸图像来源我们不愁啊。”

  史培军翻着破烂的小本子,上面记的东西只有他自己看得懂:“我算过了,不出三个月,我们投入的本钱就可以收回来,后面可就是净利润了。”

  何小曼却没他乐观:“其实,我们的机器并没有特别先进,生产技术上也不占优势。而且贴纸这东西没什么科技含量,要想长久地赚钱,只有找新素材。人无我有,这才能稳操胜券。”

第79章 月亮总是阅尽人间

  史培军的商业操作能力, 比他的学习能力强了大概三五十倍吧。

  也不过十来天的功夫,不干胶贴纸突然席卷整个城市中小学门口的小摊。那些小摊都是临时的, 基本都是老头或者老太太,带一个竹编的大匾,每天放学时往学校门口一摆,各种文具、洋片、玻璃珠、小饰品……琳琅满目。

  但现在, 不干胶贴纸起码要占半个竹匾。“俏黄蓉”的各种剧照、生活照, 是当仁不让的女主角。

  学生们一下课就蜂拥而至,从一开始的人人都要有, 变成后来的“我有你没有”,谁能在一大堆的贴纸里发现最新款的翁美玲,就可以让其他同学羡慕好一阵子。

  史培军很有头脑。他在排版上动足了脑筋, 何小曼那儿送来的杂志新样板, 史培军绝不会一古脑儿用上, 而是在每一个模板里, 只用一到两张新照当主打,其余的都是旧照, 拼图印成一张合辑。

  这一招让何小曼也始料未及,看到新排版的时候, 何小曼笑了半天:“史培军你可以啊, 这样我给你二十张新照片,你起码可以设计出十几种新版来。”

  史培军踏上社会一年整, 也成了时髦小青年, 五指一撸头发, 倒也蛮潇洒。

  “十几种?太浪费新照片了。二十张新照片,和旧照片排列组合,各种不同的大图和重头,起码可以设计三十几种不同的排版。”

  “噗!”何小曼笑起来,“你真会充分利用资源啊,在学校怎么就整天只知道睡觉呢?”

  史培军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最重要的长身体阶段啊,睡多了,人也长高了,脑容量也扩大了。我一下班就去各学校门口转,发现那些卖贴纸的老太太,脑子比我还灵。如果一整版上没有新图,她就允许剪开零卖。本来一整版是两毛钱,学生只看中其中一张,她们会按图的大小定价,大一点的卖8分,小一点的卖5分,比买整版贵多了……”

  何小曼听得津津有味,她只想过这点子超前又可行,倒没想到这么细,史培军挺厉害,还知道去市场调研呢。于是笑着插嘴:“也合该贵一点,这样剪开零卖,那些不太受欢迎的,容易剩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