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835)+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来了!旖景心跳一窒,脸上却没浮现出慌乱来。

故作糊涂便是明显的虚伪造作,太后是晓得她的,并非天真懵懂、年少无知,再说就算太后以为她不通世故,也不会相信虞沨没有猜疑。

太后既然选择开诚布公,旖景怎能在扭捏虚伪。

“不瞒太后娘娘,安然得了恩封,世子与妾身都忐忑得很,安然去年已经及笄,原本妾身以为太后娘娘是有意给安然赐门姻缘,可往深一想,大隆虽有显赫的世家贵族,娶宗室女儿已是荣耀,万万不会因此恩封安然为郡主……世子与妾身都想到是和亲……多数是与西梁贵族。”旖景又解释了一遍不认为是北原与其他邻国的可能,却没有说明虞沨对西梁政局的分析。

太后见旖景并没有虚辞应付,心里先存了几分满意,越发笑容可掬:“你与沨儿果然是明白人,你们想得不错,圣上是打算让我宗室女儿与西梁三姓之一的庆氏联姻。”当然也没说明目的,是为了相助西梁王立金元公主为储统一政权,和亲之女的举步为艰便更不可能提及,太后只问旖景:“你们既已经有了猜测,当然也会有些商量,我且问你,看不看好这门姻缘。”

旖景便站了起身,深深一礼,敛了笑容说道:“圣上与太后的美意,世子与妾身原应感戴……”

太后微微蹙眉,仍旧拉了旖景挨着坐下:“不说这些套话,我一贯把你当作亲孙女一样疼爱,那些晚辈当中,又最喜欢沨儿,圣上眼下更视沨儿有若亲子,许多国政大事都依赖于他,安然的终身大事,当然要考虑你们的意见。”

有若亲子……旖景只觉脊梁上窜出冷汗来,让天子视若亲子可不是什么好事,君恩太重,实在福祸难测。

帝令不可违,天子若执意让安然和亲,楚王府也只得领命谢恩,可这时却是让太后先与楚王府商议……但凡有一丝希望,旖景也得替安然把握住。

“圣上与太后隆恩,世子与妾身感怀不尽……可不敢相瞒太后,世子与妾身实在不愿让安然远嫁。”旖景微微一顿,打量见太后神色不改,心中却越发沉重,不过还是坚持直言不讳:“因江氏之故,祖母与父王对安然心怀芥蒂,从前是有冷淡疏远……安然在幼年时也知道江氏的恶行,故而对长辈们非但没有埋怨,反而心怀愧疚,多年来沉默寡言、小心谨慎,便是受王府奴婢苛待都不敢说给长辈们知道,世子从冀州归来,瞧见安然的苦楚心里实在不忍,妾身嫁入王府后,就得了世子叮嘱,要善待安然,并尽力解开她心里的顾忌,打消祖母对安然的成见。”

太后颔首:“上回我见安然对你甚是依赖,可见你们是亲近的。”

旖景继续说道:“安然有妾身开解着,性情好容易开朗了几分,太后也知道祖母,欢喜晚辈们伶俐讨巧,也晓得江氏之恶与安然无干,渐渐就疼爱起安然来,不过安然相比其他宗室女儿,终究还是软弱了些,不瞒太后,世子也为安然的婚事操心,害怕世家望族礼教森严,安然受了委屈也只有隐忍,更处理不好内宅家务,将来会被长辈们挑剔,还与妾身商议过,并不想让安然嫁去高门望族做长媳。”

旖景见太后仍是微笑颔首,一鼓作气往下说道:“庆氏是西梁贵族,安然于他们而言是外族之女,尊奉之习俗礼仪不尽相同,安然孤身远嫁,也许再不能相见,今后安然万一受了委屈,山长水远更是无法顾及,世子与妾身不能安心……是出于私心,还望圣上与太后体恤。”

只说是对安然的怜惜,不忍让她远嫁别国,并没涉及国政,旖景当然是想把事情简单化——天家以宗室女儿和亲庆氏,是将和亲之女当作迷惑庆氏的棋子,牺牲宗室女儿的美满幸福为西梁宛姓统一大权争取时机,以稳固与西梁的友好邦交,虽说身为宗室女也当肩负有利家国的责任,可揭开这层因由未免伤及天家的颜面,只要天家没有开诚布公涉及西梁政事的话题,旖景坚决不能主动说出安然柔弱不善谋断,将来不能自保的话。

太后长叹一声:“罢了,沨儿大度,能为安然考虑周全也是他这个兄长的仁爱,庆氏嫡子这回也会随行,终究是个什么品性到时也能观察,倘若的确是良配,你与沨儿打消了顾虑,改变主意那也不迟。”

话虽如此,旖景却明白过来天家决不会不顾楚王府的意愿行事。

但并没有感到轻松。

安然的确是最适合和亲庆氏的人选,旖景与虞沨并不曾料及这事能如此轻易解决,太后今日的态度,显然是预料到楚王府不会赞同,半点没有为难,这是为何?

无非是因为圣上对楚王父子的看重。

天家如此看重,绝非因为亲情血缘这般单纯,更关键的原因是楚王父子所掌权势,或者也有卫国公府的声威。

也就是说天家越是看重,就越会忌防臣子势大逼君。

君臣之间的信任感有时看来是坚不可摧,实际上却极易因微小嫌隙就崩之一溃。

旖景这时不为安然身陷险恶担心了,却为将来家族的安危悬心起来。

又听太后说道:“刚才那几个小娘子,景丫头是觉得面生吧?”

旖景连忙收敛心绪,笑着答道:“认亲时见过,可那日见的姐妹实在太多,难免有些混淆。”

太后笑道:“三个都是寿太妃的曾孙女儿。”

旖景恍然——大隆建国后,高祖亲封的第一个亲王就是寿王,这位寿太妃正是寿王之妻,不过后来她儿子继承王位,因行事荒谬,以亲王之尊抢强逼奸民女,高祖一怒之下又夺了爵位,不过依然保留了寿太妃的尊号,不过子侄就成了闲散宗室。

当年高祖一支惨遭哀帝灭族,却仍有族人因远在宁海幸免于难,寿王这家便成了高祖血缘最亲近的一支,是同一个曾祖父,未出五服。高祖在楚州起兵,也担心哀帝恼羞成怒灭了虞氏全族,特地遣人将族人接去楚州安置,哪知寿王当时生怕被高祖连累,暗怪高祖这支得罪了肖党,非但拒绝跟同族人前往楚州,还打算奉承交好肖相,他自己不敢亲身犯险,却让嫡长子领着最小的儿子去了锦阳,带着他的书信求见肖相,想结为姻亲,为小儿子求取肖相的呆傻闺女,以缓和高祖一支不识好歹拒娶肖家女的“仇恨”。

结果两个儿子都死在锦阳,被哀帝砍了头。

寿王这才灰心丧气,无奈之下领着家人投靠去楚州。

大隆建国,高祖想到自己父母叔伯、兄弟姐妹的惨死,也是为了照顾血缘最近的族亲,才封了身无寸功谄媚不成反而折了两个儿子的寿王亲王爵位。

眼下这位寿太妃是高祖的族嫂,比太后、大长公主还长一辈儿,宗室里数她辈份最高。

那位败在平乐手下,上一世却狠狠羞辱了年氏一顿的盛兴伯夫人正是寿太妃的孙女。

看来天家放弃平乐与安然后,是想在血缘较近的宗室里选出一个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