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834)+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三太爷一伙还没来得及“质问讨偿”就被铁锁加身,父子几个晓得大祸临头,积蓄的满腹戾气与斗志被沉重森冷的枷锁压得粉碎。

因着祝嬷嬷一直在场,又没机会避开妯娌,大太太心急了半上午,好容易等到午膳后才寻了个时机拉着小谢氏在一旁商量,话没说完,就听说晴天霹雳,翻着白眼昏厥过去。

于是这日傍晚,世子夫妇赏完梅景刚刚用完晚膳,就听说了大太太几个女眷才到顺天府就被吓得魂飞魄散,交待了罪行,大爷几个也受不住刑,紧跟着交待了事发经过。

“会怎么处刑?”旖景向她家阁部虚心讨教。

虞沨仍是云淡风清:“二爷是首恶,当定斩首之刑,三爷虽未直接导致生母丧命,打骂父母已经触及恶逆构成,也是死罪;就算有亲亲得相首匿之则,三太爷与大爷、四爷不被追究隐匿不报之罪,可他们却逃不过嫁祸宗室的罪名,未遂,故论罪当流;有三太爷几个尊长发号施令,几个表弟与表妹无奈遵从,能得轻免,或者有父王出面求情,可免牢狱之灾。”

旖景挑眉:“父王会求情?”

虞沨微笑:“会。”

旖景:……

“三太爷年事已高,我与父王都会上疏替他求情,让他免了牢狱之灾,叔婶们皆被流放,表弟表妹还要赖三太爷这个长辈照管……三太爷家破人亡声名狼籍,年家也不可能再资助他,只有让咱们家里的二叔二婶照顾才能维持生计。”虞沨老神在在。

虞栋与小谢氏这回算是被三太爷一家彻底讹上了,俨然第二被害。

当然,将来等虞栋罪行暴露,三太爷做为帮凶合谋,无论如何也不能独善其身。

“只望三太爷心思别太重,还如从前般养尊处优,留着副健康如常的身板待天家问罪。”世子见世子妃一副兴灾乐祸的神情,故作严肃地咳了一声:“二叔二婶要满足三太爷一家穷奢极侈之欲,只怕更会捉襟见肘,二婶一定会把算盘打在王府内宅用度上,越发变本加利的抠财,世子妃可得留意几分。”

旖景全不在意:“世子放宽心,我这儿一笔笔给二婶记着帐呢,等她克扣的钱银刚好能以嫁妆抵偿的时候,再过问帐面上的亏空是怎么回事。”

三太爷一家老小男女身陷大狱待罚,年氏的丧事只能由镇国公府出面操办,旖景陪同老王妃去走了个过场,应付过去礼数也就没再理会,因为楚王府经此一事,这些时日反而招致来访不断,都是往日与旖景有些来往的家族。

有的是出于一颗好奇心,想打探年氏命案的真相,有的单纯只是来慰问,同情楚王府摊着谢三太爷这么一房贪得无厌的亲戚。

旖景自然不会背后议人是非,更不会说长辈的坏话,没有跟着落井下石,避而不谈就是。

贵妇们说起世子妃只有交口称赞,果然是大家闺秀出身,气度宽宏应对得宜,小谢氏身为长辈,与她一比简直天差地别好坏立见。

而宫里太后自然也关注着这事,特意遣了内侍来传诏,让旖景入宫“说话”。

☆、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并非无患

旖景明白太后关注三太爷一家的案子只是个借口,〖真〗实目的应是要坦言安然的事,晚上与虞沨商量了一番,次日卯正就起身梳洗,十分在意穿戴。

她是宗室妇,平常获诏入宫并不需像普通诰命那般穿着命妇冠服,旖景似乎还从未因入宫觐见太后在穿戴上诸多谨慎,这回也算破天荒。

那时她尚是闺阁女儿,太后对她怜爱有加,当中并无功利,旖景对太后也是单纯的孺慕之情,穿衣打扮只要光鲜靓丽,不逾规制不失礼数即可,并不曾诸多讲究。

这时已经身为宗室妇人,又晓得太后今次诏见是为和亲一事,多少关系国政,尽管旖景最关心的还是安然的终身,心里自然不会轻松,这一次入宫,并非是为与太后共叙天伦,相比从前是存了功利的,言行自要慎重。

就连几个丫鬟见到旖景从首饰到衣裙精挑细选,都觉得古怪,秋月忍不住多嘴道:“往常太后诏见,从没见世子妃在穿戴上这般讲究,这回太后应当是听了些议论,才诏世子妃去问个究竟,必然不会责备世子妃,怎用这般警慎?”

丫鬟们不知和亲的事,更想不到事关自家二娘,旖景也不多解释,只拿年氏当借口:“三老太太亡故,我虽没有服制,她到底是长辈,自是不好穿得太艳丽用那些金簪彩饰,可又是入宫,穿得也不好太过素净。”

春暮等人方才恍然大悟。

到底是挑了身黄丹色绣卷草襟边的通袖上衣,浅葱色打底的棠花马面裙,罩着件银鼠暗花出锋大氅衣,发上不带绢花金钿,只以珠花翠簪为饰,镶嵌的宝石多以深浅有别的蓝绿二色,妆扮妥当,比往日更显庄重沉稳,减了几分明艳照人,却也不会让人觉得素净晦淡。

别过老王妃,旖景就乘车往神武门去。

当到慈安宫,被宫女们迎进西暖阁,旖景却见已有三位贵女在座,都是及笄的打扮。

见礼之后,旖景细细一打量,在记忆里搜索了一番才笃定这三位都是宗室女儿,她在回门礼后认亲时见过。

旖景心思不由一动,难道说太后已经看出了安然在楚王府并非以为那般不受关注,开始物色旁人。

细细观注几个少女的言行,一个沉稳大方,一个温婉乖巧,一个十分活泼爽利。

大概一盏茶时,太后便让如姑姑带着几个女孩儿去花园里游玩,并留下她们在慈安宫用午膳。

几个女孩儿笑容深浅各不相同,却都带着喜悦之情。

太后果然连提也未提谢家那桩荒唐大恶之事,招手让旖景挨着炕沿坐在身边儿,一如既往般亲亲热热拉了旖景的手,说的话却是开门见山。

“今年芳林宴上有个稀罕的客人,到时景丫头可得入宫来凑兴……是西梁王的嫡孙女儿金元公主来使,据说这公主与她姑姑一样,琴棋书画皆通,难得的是骑射功夫也好,性格又爽利,不比得咱们大隆多数名门闺秀的温婉贞静……同行的使臣除了西梁丞相等朝臣,还有几个胡氏、庆氏的嫡女。”

旖景自然得凑趣几句,表达出对友邦公主的景仰:“妾身常看些杂书,晓得西南各部文字语言与大隆不同,可数百年前,较为强大的西南三国就开始引进咱们汉人的语言文字,诗书习俗,到西梁建国,更是统一用我中原的语言文字教化臣民,虽风俗礼规与咱们还是有些区别,文字与语言却是一样,也曾听说当年宛妃才华出众,四艺竟比大隆的贵女还要精进,样貌更是美艳,可惜我无缘得见,金元公主是宛妃的嫡亲侄女,应当与宛妃眉目相似,这回我倒要仔细瞧瞧,领教西梁公主的才貌无双。”

太后微笑颔首,眼睛里也是一片慈和:“景丫头,圣上突然恩封安然为郡主,你可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