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1212)+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多亏娘娘福泽。”旖景屈礼谢恩。

就说起秦家的事:“钦安伯休妻,确是臣妾主导,实因当初王爷病重,却有人挑唆宗室登门添堵,搅扰得太婆婆越发哀痛,后来,竟然有地痞围堵议论,指责我祖母居心叵测,这事情是谁在后主导,简直就是昭然若揭,臣妾因为悲愤,性子又不能忍,便就还以颜色。”原本旖景把老王妃也唤祖母,可这时为了与大长公主区别开来,才改称“太婆婆”。

当然不至于坦承到把“休弃秦氏妇就是投诚慈安宫”这种大实话说出来的地步,事实上,古秋月安排得当,也没用这么明显的话去教唆,不过一、二引导,就使人往这上头想了。

太皇太后不以为意:“做得好,秦家行恶,就该招此报应。”

眼看秦怀愚焦头烂额,秦家声誉扫地,不少党羽离心,太皇太后自然趁愿。

旖景又紧跟说了辽王一事。

“是王爷病前就有所安排,也是为了稳妥起见,就怕有人暗中行恶却使圣上遭受非议。”这话说得就更伶俐了,因为不可能直言担心天子暗害手足才早有布署:“为了稳妥起见,亲兵护持着辽王赶往济宁,那处卫指使是王府旧部,最安全不过,消息也是刚刚送回,已经暗护辽王动身返京。”

太皇太后甫一听说辽王遇刺,震惊不已,再闻安全无事,甚至还扣捕指挥行凶之首,脸色铁青:“亏得沨儿警慎,倒是哀家,实不想有人竟然大胆至此,暗害天家血脉!好,待八郎回来,哀家可得好生审审,什么山贼这么大胆。”

旖景并没详说山贼竟然有劲弩火铳此类正规军队才有的武器,她这话一出口,简直就是明示真凶是天子了,太皇太后脸上会更不好看,横竖等辽王归来,这话由他自己出口,是要挑破还是维持心领神会,就看太皇太后的态度。

但旖景这回入宫,顶多只有一个时辰,对于秦家来说,却又引来雪上加霜。

太皇太后先是让陈参议走了一趟顺天府尹,直接让武圣翀把龚氏以及几个秦家仆役交出,秘密关押——诋毁楚王妃一案,太皇太后要亲审!

早就有“为非作歹”之人意欲谋害楚王妃之说,太皇太后显然是要往这个方向审,而不限于“诋毁”。

然后,叫了那两个趁着虞沨病重,就去老王妃跟前哭闹不休的宗室女眷进来,只略微斥问,当即就把谁在她们面前蹿夺察明,自然只能是秦氏女眷,要挑拨宗室,打发仆妇上门可达不到效果。

立即就有结论——削剥秦怀愚一品文勋,收回赐宅。

太皇太后几乎要迁怒秦右丞,将其免职,让秦怀愚一家滚回祖籍。

天子自然反对,力称秦右丞并无罪责。

太皇太后到底还顾及天子的颜面,保留了右丞之职。

可对于秦怀愚而言,连御赐敕造的宅邸都被收回,简直就是彻底撕下脸上那块遮羞布,让他颜面扫尽。

不过天子的安抚很快就来了——赐婚!

陈相有个嫡女,早年体弱多疾,险些夭折,后来送去佛庵,总算好转,可因青春已大,婚事难议,便就一直在佛庵为家人与自身祈福,天子这回把她赐给了秦右丞为继室。

用意无非是在向天下昭示,秦家仍得君帝信重。

至于陈家与秦家,即使有了这层姻亲关系,矛盾也不能缓和。

其实天子倒想将个权勋之女赐给右丞,可这般明显,慈安宫那关一定通不过,再来,也担心让对手戒备。

这时区氏虽然定罪,但没处刑,人还活着,不过秦家既已出了休书,右丞自然可以再婚。

这事原本就连太皇太后都是冷眼旁观,陈太后也觉得不无不可,但皇后却引为奇耻大辱,陈氏是贵妃的姑姑,居然赐婚嫁给她的生父,今后她岂不是要认陈氏为嫡母!

依皇后的头脑简单,且认为区氏只要没被处决,就有希望,说不定将来父祖立功辅佐天子铲除慈安宫一系,生母还能无罪释放,风光体面的被迎回秦家。

所以,她又去乾明宫大闹一场,然后脸上带着两个巴掌印回了坤仁宫摔瓷器。

一众宫人噤若寒蝉——天子居然动手打女人!这女人还是母仪天下!

可不管怎么说,慈安宫下旨夺勋收邸,实让更多秦府姻亲胆颤心惊,又有许多连休书都写好了,但天子转而赐婚,这才遏制了分崩离析的场面。

天子到底是君帝,是正统,胜负孰难预料,无论趋势避祸之家,抑或铁心与秦家祸福同当者,都又有了定心丸。

至少,天子还不愿妥协,那么秦家就有保障。

旖景自然留心诸多事态,照顾虞沨这余,这段时日尽忙着“勾勾划划”,好高一摞家族名单,最后还置于案上的也就只有两家。

秦怀愚行二之庶子,娶的是刘氏嫡女,刘家虽不算权勋,可眼下,刘氏兄长掌管东城兵马司。

秦二爷本身外放为官,也是地方要员,他得以出生,显然因为东明国灭,否则秦怀愚尚主的身份怎么也不敢纳妾,而秦二爷的生母是贵妾,虽然家族早被金逆整得抬不起头,不足为惧,但这二夫人刘氏的娘家眼下却不容小觑。

天子谋事,打先锋头阵的只能是“近水”,地方势力暂时不足为惧,充其量只是天子一系的后备,而刘家恰恰就是“近水”。

五城兵马司在禁军京卫的压制下威势不显,可一旦禁卫有变……

旖景认为,天子若要谋事逼迫慈安宫让权,一定会将掌握京卫的长官,也就是她的父亲“调虎离山”,这么一来,黄陶作用显然,五城兵马司也能发挥大用。

没有事变,刘家与苏、楚二府相比不足一提,可若生变,刘家却是极其重要的棋子。

而这刘家与秦府一贯交好,这回秦府遭受重创,秦氏女不少被弃,其中一人,嫁的就是刘家姻亲,本来要被休的,可刘家出面转圜,竟平息了。

这个是秦府,或者称天子的忠实拥趸。

另外……

旖景提笔,在钱江伯府几字下,重重划了一线。

☆、第七百五十六章 钱江伯府,紧接“出局”

钱江伯镇守地方,为杭城卫指使,其实也属“远水”。

但其兄弟三人,蒋二爷眼下任职大理寺,于“政变”而言不算要紧,但蒋三爷却在京卫,任分卫指挥使,领数千部众。

而秦氏四娘即为蒋三爷的长媳。

蒋家,重义之族,决非趋利避祸之家,秦四娘虽是皇后堂妹,秦怀愚行三庶子的嫡长女,性情也有些孤傲,但却说不上跋扈不贤,膝下子女双全,也算守礼,无大过,蒋家历来重信,无端端不会逼迫子侄弃妇。

这就犯难了,旖景有些拿不准蒋家会否与秦府“同舟共济”。

要说起目前这位蒋太夫人,也算经历坎坷。

她是妾室扶正,二爷、三爷是她所出。

东明颇重礼法,妾室扶正鲜之又鲜,到了大隆,虽然民风俗情大有宽限,但妻妾、嫡庶却仍分明,妾室扶正之事也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