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121)+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谢三娘才刚及笄,青丝挽成流苏高髻,余一束秀发垂腰,樱红交襟短襦衣,系着遍地海棠的烟紫纱裙,肩披烟紫绡纱领巾,发载东珠、腰系流苏禁步,虽说与一侧姿容艳丽、杏眼桃腮的安慧一比,眉目五官略为逊色,却胜在温婉清丽。

小谢氏便十分满意。

“母亲您也两年未见三娘了吧,转眼这孩子都已经及笄,出落得越发清秀,难得的是性情又温顺乖巧,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打小又是由大嫂亲自教导的,才华言行也无可挑剔,这孩子自幼身子骨就好,长到十多岁都未曾有过什么头疼脑热,大嫂每每说起,都道她省心。”小谢氏赞不绝口,不说将三娘捧得举世无双,字字句句都说到了老王妃的心坎上。

孙儿本就羸弱,这未来的世子妃身子一定得健康,还指望着她早日开枝散叶,为可怜的孙儿留下一条血脉来,这是先决条件,至于长相嘛,虽说不是什么闭月羞花,瞅着也不闹心,还有性情,尤其重要,若那等跳脱张扬的,等将来孙儿有个好歹……只怕难以省心。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这个庶女的身份。

老王妃颔首之余,不免也有些不甘,可谁教当年那挨千刀的江氏那般歹毒,毁了她这么出色的嫡孙!

那些太医,可都是众口一辞,说沨儿活不过冠岁……又有哪家望族愿意让嫡女嫁来守寡呢?

想到这里,老王妃的笑容便有些牵强下来,恨恨瞪了一眼在旁垂眸静坐,其实半点存在感都没有的安然。

底下安慧,听嫡母一番赞不绝口,不由用挑剔的目光对谢三娘也是频频打量,往常外祖家的几个嫡出娘子,安慧自然是常见的,不过却罕见这位庶出的表姐,几眼下来,安慧便有了判断,不过是呆板一些,康健一些,杵在那里像根不说话的木头,哪里看得出来什么才华修养,与安然倒像一对天生的姑嫂——都是一般地木讷寡言。

不过安慧对嫡母的盘算心知肚明,自然不会让谢三娘难堪,当即与小谢氏一唱一和,一边把三娘往天上捧,一边又顺带着赞扬几句楚王世子——沨哥哥真真是才华出众,莫说别人,卫国公府六娘那般孤傲,连她对沨哥哥的才华都是钦佩十分。又凑在三娘耳畔轻声细语:“你莫要相信那些流言蜚语,沨哥哥身子是弱些,可远远不到那个地步,想来你也听长辈们说了,本不是哥哥他先天体弱,而是因为中毒……过了这么多年,哥哥还去了翼州求学,都是无礙的,就是外头的人传得凶险罢了……沨哥哥玉树临风,你等会儿一见就知。”

谢三娘双靥微微涨红,心里不免有些期待。

才听嫡母说起,想让她嫁给楚王世子,她是万般不愿的。

谁不知楚王世子才貌出众,但谁又不知世子乃将死之人?

虽然,做为楚王府姻亲之家,三娘也听说过其中隐情,知道世子并非先天不足,而是因为中毒,不过又有什么区别,终究是行将就木之人。

不过后来,父亲又是一番劝导:“我虽答应过你的生母,会替你仔细打算,无奈终究是改变不得你庶出的身份,高门望族的嫡子嫡孙谁会愿意娶庶女为正妻?若是配个庶子,为父又心有不忍……你姑姑一再说明,楚王世子体内之毒原没那般凶险,不过是三人成虎罢了,无奈流言蜚语实在是传得太广,外人自是不知其中的隐情……这样却也好,否则你姑祖母也不会答应一个庶女嫁去做世子妃,这对你来说,委实是个难得的机会。”

谢三娘这才动了心。

她自然没有料到,父亲是中了姑母一番花言巧语的蒙蔽。

虽说小谢氏与镇国公世子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可嫁后从夫……镇国将军一意要让虞洲争取王位,哪里会容世子留下血脉,之所以选中谢三娘,当然是出于她毕竟是小谢氏的侄女,对小谢氏全不设防,将来也好利用罢了。

就算是亲哥哥,小谢氏自然也不会把夫妻俩的盘算告之,授人以柄。

镇国公也好,世子也罢,都没想到小谢氏别有用心,于是当听说楚王世子之疾原是以讹传讹,便都信以为真。

有谁料到亲生女儿与亲妹子会暗藏祸心、算计自家骨肉呢?

谢三娘怀着女儿家几许期待、几许忐忑的心思,总算是盼到了侍女来通禀,说楚王世子已经进了院门儿,更觉心如小鹿乱撞,双靥炙热,便越发地拘谨起来,当听见一个有如清泉潺潺,略微低沉却不失清透的嗓音,与老王妃问安,忍不住斜展眼角——

天青色的襕衫衣角随着少年恭身一揖,轻扬微举,将飘逸出尘的气质衬托得恰到好处,目光再往上几分……谢三娘只觉心中一窒,顿时双靥染上落霞。

楚王世子的风采,着实能引万千淑女心动神迷。

小谢氏将侄女的神情纳入眼底,更是心花怒放……她就知道,怀春少女,当见到虞沨的风才容貌,定会芳心盟动,只要三娘心甘情愿,长兄那头自是不会拒绝,虽说楚王依然没有表态,只肖蛊惑得老王妃迫不及待,楚王又是孝顺之人,难道还会忤逆了老王妃意愿不成?

此事就算没有十成,也有八九停的把握。

待两人成婚,再把那绝人生育的药给三娘一服……包管世子咽气之时,还留不下半条血脉,将来的王位,自然就落到了虞洲身上。

虽说她其实也不甘让虞洲过继,不过嘛……那可是自己十月怀胎、抚养成人的亲生儿子,就算记在楚王名下,依然还是自己的血脉。

小谢氏一思及此,更是满面春风:“世子近来气色越发好了,母亲总算是放心了吧。”说完,别有深意地给了谢三娘一个眼神。

可惜,心动神迷的三娘并没有接受到,小娘子的注意力此时完全集中在了虞沨的一言一行。

“沨儿快些过来,到祖母跟前儿。”老王妃看着玉树临风的孙子,方才露出真切地欣慰笑容,待虞沨近前,一把拉住他的手掌,感觉到掌心微凉,却见他额头上略微有些汗意,未免心疼:“怎么出了汗,难道没有坐肩與?”

虞沨连忙安慰:“区区之遥,委实不用麻烦,孙儿并不觉疲累。”

小谢氏连忙递上笑颜:“母亲也太小看了世子,以媳妇看来,世子气色大有好转,今后只会越来越好。”

老王妃情知小谢氏只是宽慰的话,却也觉得顺耳,又醒悟今日的正事,便放开了手:“今日你三妹妹来问安,难为她有心,还给我这老婆子亲手绣了一面团扇,委实精致得很……这么一想,你自幼去了翼州求学,怕是还没见过三娘吧?”

虞沨含笑,眼光往那陌生女子看去。

三娘正在“偷窥”,当即与一双幽深如潭的乌眸一遇,只觉得一泓清凉,远远地就流入了她的眼眸,一直浸入心底,更觉心如撞鹿,连呼吸都急促起来,又见少年冲她微微一笑,更是灵魂出窍,只下意识地起身,行了福礼,一句沨哥哥安好,说得有若蚊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