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敛财日子(100)

作者: 千里清辞 阅读记录

上回曼姨客气地把她请到三楼,这般对待的自然是贵客,他们这样些人又不是瞎了眼,就差把她当皇帝供起来了。

“那就麻烦了,这是入门的银子,这是赏给你喝酒的零碎,多谢了!”

“哎呀!李爷可真是太客气了!您稍等,稍等!我这就去告诉曼姨!”

坐在地上的阿梦见状,趁着李闲没注意,猛地往门外爬。不料被一直注意她的李闲伸手一拽,一把扯了回去,摔在前面的一面美人屏风上。

撞倒在地的动静太大,引来不少人出来观望。

一个身穿橘色薄纱的女子揉着眼睛嘟嘟囔囔地走房门一看,看清楼下的人后,双眼立马清醒,风一样回房收拾了一番便奔下了楼。

“哟,这不是李爷嘛?”

李闲负手站在阿梦跟前,身上穿着一袭竹纹白底罗缎,玉树临风,潇洒绰约。

她还未回神,一道香风袭来,面前就站了一个对着自己不住放电的妩媚女子。她眨了眨眼,不动声色地往旁边挪了挪才想起眼前这个女子正是上次来红阁时碰上那个姑娘。

“呃……这位姐姐早上好。”

阿絮掩唇轻笑,细细的(月要)肢随着她这一笑,轻轻颤动着,(月匈)前的波涛如潮般汹涌澎湃,看得连她这个同性都觉得诱惑。

“李爷今儿是来找阿絮的吗?”

她定了定神,老实道;“不是。”

“……”

阿絮满头黑线,这家伙能不能别这么耿直?

就在她还要上演勾魂术时,被她挡在后头的阿梦再次趁机要逃,李闲出手如闪电,瞬间移至门口,一把将她踹回已经倒下去的屏风上。

阿梦这回终于忍不住歇斯底里,大声痛哭起来。

“求求主子饶了我这次吧,我绝不对不会勾引李管事!不不,我走!我走还不行吗?主子,我不会和您抢李管事的!求求您饶了吧!”

见她一张狗嘴不停地泼脏水,李闲双手抱臂,好整以暇地说:“你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是完好无损地被我卖,一条是生不如死地被我卖。”

淡淡的一句话,瞬间让哭嚎不休的阿梦住了嘴。

而旁观的阿絮眨了眨眼,随即笑道:“哟,李爷,这丫头犯事儿了呀?其实卖到咱们这儿,可不算什么呢……”

李闲却没什么心情跟她打情骂俏,淡淡回她一句:“是吗?我会让曼姨好好关照她的。”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眼前这个如玉般的俊美少年,阿絮竟有种背脊发寒的感觉。

这时,三楼的楼梯口来了一个人影。正是她等候多时的曼姨。

也不知道她在那里看了多久,这会儿李闲看过来,她才开口让她上去。

毫不费力在揪起阿梦,提着她熟门熟路地来到三楼曼姨待客处,她将阿梦扔在地上。

面无表情地看向曼姨,说:“我要让她闭嘴,然后做最低等的(女支)。”

曼姨眼底闪过讶异,但很快便不见,她点点头:“这个简单。”

一旁一直听着动静的阿梦瞬间爬了过来抱住她的脚,仰着头凄凄惨惨地哀求着。

“主子,你刚才说了让我完好无损地卖进来,你现在说话不算话!”

李闲慢悠悠地蹲下身子,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地掰开她,伸出食指抬起她尖尖的下巴说:“是吗?我忘了。”

她看着她绝望的眼神,补充了道,

“其实,你一直呆在墨大哥身边也是可行的。可惜,你千不该万不该惹上我,我这人最是记仇了。如今不过是让你说不了话而已,你看看你,胳膊还是胳膊腿还是腿的,不是完好无损的么?如果你对这个结果不算满意,我自然不介意让你尝尝只剩个肢干接客的滋味……”

说到这里,阿梦这才发觉眼前这人的可怖,抖着身子瞬间白了脸色。

她站起身看着瘫倒在地的阿梦,抬头对上曼姨探究的目光,她微微笑笑:“让曼姨见笑了,看我,还是太心软了。”

曼姨摇摇头,叹了口气,却没有说话。

☆、第107章 撒网

第107章撒网

阿梦被卖掉的事,李文墨回来后虽有疑惑,却并未问起。 X

这件事很好查探,李闲早上行为诡异,他自然放在心上。不消多久,阿梦所做之事就被他查得一清二楚。

而后每每碰到她,他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他既不说,李闲便也不管他。

她和两个郡主净空寺遇险的事并未在京城引起多大的震动,因为这些市井老百姓被另一件有趣的事吸引去了。

前段时间传出来的野猪事件已经水落石出了。

再有几天就是生辰宴,西京国带来一只全身无一丝杂毛的纯白独角兽作为生辰礼准备献给大唐皇帝,结果看守不力,一时失察逃出了笼子,呼喝林中百兽尽皆逃亡,导致野猪群受惊,奔出山林袭击人。

在西京国使者再次捕捉到独角兽后,大唐国皇帝为显大国气派,很宽容地原谅了他们。

这件事情的结果让人觉得很是诡异,但真正的事实为何却不能再查下去,诸个国家齐聚大唐京城,每个人都抱着自己的目的,再追究下去只怕生辰宴就别想安心办下去。

所以总而言之,野猪事件彻底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净空寺遇险一事很快就被长公主及谢珞联手查到了宣州李氏兄妹身上,宣州知府大人没少受李海的好处,当接到安国王府谢珞及云侯夫人大长公主的联名诉讼状后,他彻底傻了眼。

可是谢珞和长公主并未给他私下通知李海的机会。

此事涉及地方官员,并且是两大赫赫皇亲亲自状告,宣州知府曾逊不得不慎之又慎,事事亲自过问,生怕一个不小心把头顶上的帽子给扯丢了。

宣州百世家族李氏嫡系子孙被人状告,这个消息如同炸弹一般瞬间从宣州辐射至整个大唐。

李闲知道消息后,嘴角一勾,写了封信让人快马加鞭赶到宣州交到刘恒青手上。

刘恒青按照和李闲约定好的计划,在赵家和李家斗得两败俱伤之际,趁虚而入,全盘接手了两家斗败后的所有商铺,一律挂名为刘记食楼。

食楼采用李闲的建议,统一装修,统一标志,统一服装……而且她把会员制度教授给他,如今刘记食楼的会员数已越过千人。如今只要看到刘记的标志,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说出这是刘记的东西。

这样的影响远远超过刘恒青的预料。

所以当接到李闲的来信,他顿时兴奋起来。

果然,信里面正是通知他可以开始撒网了!

李家在宣州前后历经三代,其名下的商铺有米粮、布庄、绣庄、银楼、茶楼、酒楼各行业。想要一口独吞,绝对不可能。而此时李家被安国王府及云侯长公主上告府州衙门的事如长风一般瞬间传至每个人耳里。

一家酒楼里,一个青衣短打的老者听说这事后,摇摇头叹息道:“这李家这是怎么了?连京城的皇亲都给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