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情倾宫闱/渡红尘(出书版)(9)+番外

小太监本就是大皇子殿内的人,经过一番乔装、调遣,就成了御膳房的跑腿,这是他立功的大好机会!不然凭他这个才入宫的小太监,何日能光宗耀祖啊!

小太监把白色药粉抖落入茶碗后,还小心地晃了晃,直到粉末完全消融为止。

「这么一点砒霜,一盏茶恐怕还不够吧?」

忽然,一道低沉的声音在小太监背后响起,他还没来得及转身,颈前一凉,鲜血便喷了出来!

因为刀刃刺破了喉管,小太监自然喊不出声,只是痛苦地挣扎了几下,便在书案前断了气!

「你们进来罢。」少年一身青蓝色织锦华服,一头如丝黑发束着玛瑙玉冠,年龄看起来和小太监一般大,可是神情语气俨然威严万分。

「殿下,您真是料事如神!」四个忠心耿耿的贴身侍卫走进书房,无不佩服地道。

让风荷殿大摆空城,引诱奸细上门送死,都是煌夜的安排。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大皇子近日诸多动作,比如安排小太监进入御厨房,多次贿赂守门的御林军等等,想必是要在饮食上毒害其他皇子。

煌夜索性将计就计,铲除了一颗埋在御膳房的毒瘤。

「把他抬出去,丢在门口。」煌夜冷冷地道,拿过一条丝帕,抹去匕首上的血迹后,重又插回鞘内。

「门口?」侍卫面面相觑,不是该把尸首偷偷埋掉吗?

「嗯,你等照做就是。」煌夜说完,就坐回书案前,重新翻阅起他的兵书来。

「是,殿下!」侍卫们七手八脚地把小太监的尸体抬走,冲刷掉青石地板上的血迹,再抹干净书案边缘,一切恢复如初。

两名御林军前来接班,看到那横卧的尸首,非但没大呼小叫,反而蹑手蹑脚、掩人耳目地快速处理掉,让埋伏在院内察看的侍卫,啧啧称奇。

九殿下莫非是想给大皇子一个警示?所以才不把尸体埋掉,而御林军必定会去通风报信的。

不过侍卫没想到的是,煌夜心里另有想法,那就是大皇子见事迹败露,一定会杀人灭口!

那些被贿赂的御林军,个个都活不过今日午后。

不用自己动手,去摸查哪些个御林军收受了大皇子的好处,大皇子自个儿就会肃杀干净。

果然,还未到正午,就有御林军失足跌入护城河中的消息传出,死的还不少,一共有七个人。

不过皇宫里死人,再正常不过,大皇子应该会与皇太后通气,把此事打压下去,都不会传进炆帝耳内……

「启禀殿下,萍妃娘娘邀请您过去共进午膳。」一位粉衣宫女匍匐在书案前,对煌夜禀告道。

「知道了,我这就过去。」煌夜心下明白,母妃若没事,决不会请他过去用膳。皇宫里,皇子们的母亲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后。

为避嫌,那些宫妃娘娘都很少与亲生儿子往来,以免招来「结党妄议、图谋不轨」的非议。

皇宫的规矩世人永远都猜不透,是非对错,永远也辨不明,在峰回路转的岁月长河里,唯有「成王败寇」这个真理永恒不变。

诸位皇子争抢的岂止是太子之位,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甚至全族人的生死存亡,全都维系其上。

煌夜不可以输,也不认为自己会输给任何人。

稍作修饰之后,煌夜便在宫女、太监的陪同下,前往母妃的处所,罗香宫。

※ ※ ※

萍妃,原是青鹿国的公主,二十年前,为了平息青鹿与大燕的战火,远嫁至大燕。而皇上不仅有后宫佳丽三千,更是独宠着母仪天下的宁皇后。

这个出于政治目的,才入住后宫的异国女子,并不能引起炆帝的好感,还赐名「萍」,意指这位美人如同浮萍一般,虽人在大燕,心却远在青鹿,飘忽难定。

既然炆帝心里有偏见,就不会认真对待萍美人,只临幸过几夜,就没再召见。

但就是那在雨露承恩的几日里,萍美人有了身孕,并在一个电闪雷鸣、黑夜如同白昼的夜里,诞下了大燕国第九位皇子。

炆帝目睹苍天奇景,心下震撼,就赐名这名皇子为「煌夜」,意寓明亮而辉煌,对他寄予厚望,萍美人也母凭子贵,荣升为萍妃。

也是同一年,炆帝派大将军赵国维挥兵西上,一口气消灭了青鹿,虽然只是把大燕的版图向西扩出一个小角,但也稳定了西边的疆域。

岁月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宫里的人逐渐忘了青鹿国,以及萍妃的身世,她住在罗香宫里,听着大燕的琵琶筝乐,享受着一个妃子应有的荣华富贵,无人知道她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煌夜来到罗香宫时,萍妃已经让人摆了一桌名酒珍肴,在躬身请安之后,煌夜便问母妃,是否还有别的客人?

「吾儿猜的对,不过你一定不知道是谁?」萍妃嫣然一笑。这时,红衣太监进来通报,说赵大将军到了。

「赵国维?」煌夜的脸上有了一丝意外,护国将军位高权重,手上握有精兵二十余万,是父皇最信任,也最忌惮的人物。

他在朝中向来独来独往,即不与其他武将交好,也不理睬丞相,只有别人阿谀奉承他的份。

煌夜在母妃身边站定,赵国维踏着大步,器宇轩昂地迈入华丽的厅堂。

「微臣给萍娘娘、九殿下请安。」赵国维留着一脸络腮胡子,鹰眼炯炯,下巴方阔,就像雄狮一般威猛,他声如洪锺,躬身施礼道。

「赵将军无需多礼,还未用膳吧?」萍妃和善地道,「这里不比长春宫,有诸多规矩,你就和九殿下一起进膳如何?」

「臣却之不恭!」赵国维也不拘泥礼节,起身作揖后,便在宫女的引领下,在客人席上落座。

不过毕竟男女授受不亲,萍妃在侍女的引领下退至一纱幔后,另起一桌,有鳌花鱼,玉兔白菜等,十道佳肴全都盛在银器里。

「将军请。」煌夜拱手道。

「殿下请。」赵国维说是吃饭,但一直暗中观察着这位传说天资聪颖、武艺超群的皇子。

年方十五,比三十六岁的大皇子耀忠可是年幼了许多,但单从气度来说,就端庄凝重,不知比大皇子强了多少倍。

难怪炆帝对他总是另眼相看,说这儿子是从天上宫廷来的,不但能文能武,还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实在难得。赵国维猜测,要不是前面有几位年长的皇子,说不定皇上已经册立煌夜为太子了。

这个宝还是得押!可是九皇子如此聪慧,日后能任自个儿摆布么?

赵国维心里不住盘算,这满桌佳肴是何等滋味,竟没有品尝出来。

午膳结束后,赵国维以听闻九皇子棋艺了得为名,要同煌夜下一盘切磋。

赵国维虽是一介武夫,笔墨功夫实在欠佳,但却酷爱下棋,还是个中好手,连宫内的棋待诏都要甘拜下风。

「我怎么敢在‘赵棋圣’面前献丑。」煌夜微微一笑,他的容貌也是众位皇子中,最为出色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