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种田之给脸不要欠抽(82)+番外

“爹要去让他自己去,关我什么事。”杨柳儿把昨晚带回来的碗擦干净,放在布兜里,扭身出门。

李春花走出门追了几步,一手叉腰,骂了几句,等看不到杨柳儿了才转身回家。杨打铁已经起床,正坐在饭桌前,沉默地吃糙米饼子。

“昨晚一晚糙米饭还吃不够啊,吃吃吃,吃完了去那病秧子家里干活,领工钱!我听说村里不少汉子都去了,我等会儿回娘家一趟,看看大郎。”李春花也坐下,连说带骂的,嘴里没一句好听的。

吃完了饭,李春花匆匆收拾一下便出了门。杨打铁在自家大门口坐了一会儿,这才慢吞吞地起身,往村头走去。

这会儿汉子们都从家里出来了,三三两两地一起,要不是昨天杨琼说了开工时间,汉子们天亮就想去干活呢。杨琼给的工钱不少,顶的上镇上的苦工,还管饭,那大块的肉可不是假的,一大碗端回去,一家人都能吃到肉。

知道今天家里头还要来人,天刚亮,阿拉斯加就蹿出去在外面撒欢狂奔,要趁着来人之前跑够本。作为一只精力旺盛的狗狗,一整天窝在屋子里简直不能忍,于是阿拉斯加更加卖力地狂奔,知道累得气喘吁吁,跟条死狗似的趴在狗窝里。

韩青石早早起床,烙了油饼,昨天留出来的鸡块上锅炒熟,熬了一大锅糙米粥。

【朕最喜欢吃小油饼了,没有菜!】

阿拉斯加守着一瓦罐糙米粥,旁边的树叶上放着切成三角形的油饼,还有大块大块的鸡肉,简直是狗生最幸福的时刻。

“今天还要来不少人,加加去放小兔子吧。大兔子刚生产完,不需要出门。”杨琼啃一口油饼,抬脚戳了戳阿拉斯加的狗腚,“记得中午回来吃饭。”

刚刚拼了命地奔跑,现在累成死狗的阿拉斯加呆住了。不过比起窝在屋子里,显然出去放兔子更加划算。

看着自家狗狗耷拉着尾巴,跟散步似的出门,杨琼点点头,“加加越来越沉稳了。”

韩青石裂开嘴笑笑,把鸡腿夹给杨琼,没有说那蠢狗天刚亮就在自家院子里,屋前屋后狂奔,跟蛇精病似的。

还没吃完饭,杨柳儿来了,杨琼一看小脸煞白的模样就知道没吃早饭,赶忙招呼,“过来,还剩下几块油饼。”

纯粹用白面做的油饼,用花生油炸熟,还有香喷喷地葱味,特别香。

“我以后就跟杨子你混了。”杨柳儿吸吸鼻子,“娘早晨没给我弄吃的,昨天晚上还吃我带回去的鸡汤。”

“哎,”杨琼叹了口气,瞧着李小菊也来了,赶忙说,“青石收拾一下,咱们要开工了。今天地基差不多能挖好,我们去买石料。”

盖房子哪有那么容易,这里已经能烧制砖块了,不过地基还是要石料比较好。这些都要银钱,等哥儿们都来了,杨琼便跟大家说:“我跟青石要出去一趟,大家都跟小菊哥儿一起。中午做窝窝头,还是猪肉炖菜。”

“杨子。”还没出门,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门口,季小莲红着眼睛,低着头不敢看杨琼。

杨柳儿很惊喜,赶忙跑过去拉着季小莲的手,回头问:“小莲哥儿可会做窝窝头了,他可以帮忙吗?”

“不……我……杨子……”季小莲赶忙摇头,他来不是为了做工,而是想问问山上的白米怎么办。这几天石金花疯魔了似的,变着法儿给季元秋做好吃的,因为秀才考试临近,听季元秋的意思,是想上镇上租房住。

杨琼自然知道季小莲问的什么,他笑笑,“小莲哥儿留下来陪柳儿吧,等我回来再跟你细说,别担心了。”

那边韩青石也跟汉子们交代完了,现在韩青石可不是那个只会傻笑的傻子了,说起话来有理有据,因为身形魁梧高大,愣是让汉子们一个个都非常信服。

一切都交代完,杨琼没说加加出门了,自家屋子应该没什么人敢进去的。

石矿场并不是很远,跟杨琼住的村子隔着两个村子,韩青石腿长不缺力气,背着杨琼一路小跑,上午还没到就到了地方。

石矿开采是官家掌握,规模并不是很大,但足够这附近十里八乡的用石料了。

杨琼只是来买做地基用的石料,并不算大客户,只出来一个年级不大的管事,鼻孔长在天上似的,手里拿着个条子,问,“买多少块?”

杨琼说了数目,那管事写好了条子,拿出印章盖上官印,便让杨琼给银钱。韩青石从怀里套出铜板,一个个数清楚了才给管事。这是先前就商量好的,为了不露富,平时花销都用铜板。

管事把铜板收好,脸色好了不少,给杨琼指了一些石料就走了。

“咱们还得雇人运回去。”杨琼有点犯愁,他可看到了,不远处就有木车,是在这里做工的汉子们专门运石块的,要运回去,还得花费一笔银钱。

刚巧赶上放工吃饭,汉子们看到杨琼和韩青石格格不入的站在这边,饭也不吃了,过来一问,正是要运石块,一个个都兴奋起来。

“我可以去找管事请半天假,帮你把这些石料运回去。”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摩拳擦掌,只等着杨琼点头就回去推木车。

杨琼身上穿着干干净净的布衣,因为没下地干过活,脸上的皮肤白皙,手指莹润修长,一看就是没吃过苦的,手头肯定有银子。不一会儿就围过来不少汉子,一个个都说帮忙,可以请半天假。

“夫郎,你说。”韩青石嘿嘿笑,扭头问杨琼。

对面的汉子们一个个都双目放光,但脸色并不怎么好,身体也不强壮,看来石矿场做工并不那么轻松。眼角余光看到远处一个汉字有些眼熟,杨琼就多看了几眼,有些不太确定。那背影很像杨大郎,但是杨大郎才十七岁,根本不会有那么老的背影。

“我买的石料很多,需要不少人。”杨琼一边说着,一边点了一些看上去身体强壮的汉子。

汉子们排成一溜,推着木车。杨琼趴在韩青石背上,走在最前面领路,有一搭没一搭的跟汉子说话,很快就得知石矿场的大概情况。

石矿场给的工钱确实不少,但也要下死力气,而且因为是官家掌握的,来的汉子底细都清楚的很,还要签合同,做满一年才能走。可以说,一般冲着工钱来的汉子没有不后悔的,可已经签了合同,就必须熬够日子。

而像是这种外快,是要给管事抽成的,也算是汉子们自己捞的钱,大家都很乐意。

一辆木车可以放不少石块,汉子们却不觉得累,比起石矿场累死人的活,这个要轻松多了,所以才都抢着干。

回到家里已经是半下午了,杨琼客气地给了银钱,汉子们一个个都推着木车回去,管事知道来回大概要用多少时间,汉子们不敢耽搁。跑路?那更不敢,除非家里没人,否则官家会抓家里的人。

也有不怀好意的汉子帮着往下卸石料的时候,吹嘘石矿场的工钱多么多么高,想着村里的人羡慕,也许会去做工。可村里的汉子哪会动心,因为帮杨琼干活就有不少银钱,还轻松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