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业(177)

“嗯,正良做事有一股子钻劲的。”一边黄氏道。

“哪里是什么钻劲,我看是愚,死脑筋,这家不行,就不知道换一家啊,这若大的南京城,难不成就只有那一家桐油商?”赵氏没好气的道。

“娘,大哥这般较死劲,定有他的理由的。”贞娘自也帮着自家大哥说话。

“你总是护着你大哥。”赵氏没好气的点了一下贞娘的额头。

贞娘摸了摸额头:“那当然,我以前在家里制墨,大哥看我辛苦,可是专门去山上打野味来给我补身体的。”

当初家里日子不好过,贞娘一心点烟赚钱,那一段时间人黑瘦黑瘦的,李大郎还专门去打野味来给贞娘补,如今想来,心里总是暖意融融的。

“臭丫头,倒也是知道好歹的。”赵氏虽是笑骂,但眼里却是欣慰的很。

贞娘没好气的翻了翻白眼,瞧娘亲说的,难道她是那不识好歹的吗。

这时,前院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又听得大哥李正良正跟着门房打着招呼的声音。

显然是李大郎回来了。

“我去看看大哥。”贞娘拍了拍巴掌,便告辞下了楼,到了前院,见到自家大哥正靠在前院走廊的一根柱子上,抓着脑袋,颇有些烦恼的样子。

“怎么。大哥,还没见着人啊?”贞娘上前问道。

“今天见着了。不过……”李正良说着,又颇似烦恼的皱了皱眉,其实他今天去找那桐油商,没想到在门口就遇上了白家的掌柜,那白家桐油作坊的掌柜好无理。知道他来推销桐油的,在门口就把他好一顿奚落。说他一个乡下土财主,不知天多地多厚的,来南京“献宝”。

这个“献宝”是乡间哩语,就是丢人现眼的意思。

总之,他被奚落的面红耳亦的,便也反驳了一句,说是白家的桐油掺了杂质。没有他李家的好。

云南白家桐油这几天他专门研究过,色泽,清度都是上好的,甚至那清度上比他家的桐油还要清一点,但是有的时候,好看的东西就未必真好啊,他玩了这些年的油,一双眼眼火辣无比。鼻子也甚是灵敏,他分明感到白家的桐油是掺了什么才有这清度。

所以,在气急之下。才有这么一说。

可问题是他口拙,却又解释不清楚,结果到最后反而在席老板眼里落得一个无理取闹的印象。

着实让他有些情绪低落。

自家大哥是实诚人,贞娘没用两句话就把大哥今天遇到的事情套了出来,听到自家大哥说这些,倒也是明白的。

这类的手段后世多了去了。比如那枸杞,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易保存就常常先用硫磺一熏,这样,不但保存方便,颜色也会更加鲜艳好看,却是害人的东西。

所以说,有些东西,专看表面是没有用的。

不过,说到验桐油的品质,后世,贞娘倒也是查过的,只因为烧油烟都是用桐油,这方面她自也是要知道一点的。其中就有一个桐油品质的检验法,很简单的。

“大哥,等一下。”贞娘说着,便一溜跑的回到屋里,拿出了一张白纸。然后让大哥把自家的桐油和白家的桐油都拿了出来。

把那张白纸一裁二,其中一张顺反两面都抹上自家的桐油,另一张则抹上白家的桐油。

“妹子,你这是干什么?”李大郎好奇的问。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贞娘回道。

桐油干的很快,几乎是边抹边干的,一会儿,贞娘就拿起两张白纸,先是拿起抹上了自家桐油的白纸,一手握着一头,扯了扯,韧性很大,似乎弹力一般,纸张无丝毫损坏。

随后又拿起抹上白家桐油的纸,两手扯着,扯了扯,却发出脆响,一些地方就断开了。

“这这这……”李大郎有些发愣。

说实话,他们师傅传下来,看东西好坏全靠一双眼力,竟不晓得还有这么简单的检验法子。

李大郎懂油,贞娘这一套做下来,他自然明白其中原由,这桐油都是经熟桐子榨出来的,属于熟桐油,主要用于家具,船板等等的防水防腐增加光泽等保养,其中有一个最主要的就是渗透性,桐油会通过木质表面湛透到里面去,而韧性弹性越好,时效和保质期也就越长,而在这一点上,纯熟桐油自是最好的,而掺了杂质的就要差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抹了白家那掺了杂质的桐油的纸会变脆的原因,是因为杂质减低了桐油的韧性和弹性。

“我再去找席老板。”李正良跳了起来,一脸兴奋的道。

“别急,大哥,这天都快要黑了,明天再去吧,到时我跟你一起去瞧瞧。”今天从大哥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哥叫人奚落的厉害,明天她倒也要去看看那白家掌柜的还有什么话说。

“嗯,好的。”李正良拍了拍脑袋,他有时做事是一根筋的。

如此,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李正良吃过早饭,便唤着自家妹子一起出来,一应检验的东西自是要备齐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八宝治红丹

席姓桐油商的宅子就在三山街西路口,陡门桥附近,紧临着下浮桥口。

这个位置很有意思,如果说三山街一带住的多是富户的话,那么由下浮桥到镇淮桥这一带住的便贵家,多是朝中王子皇孙以及各勋贵的私宅,因为这一带紧临秦淮河,又连凤凰台,风景十分的好。

席姓桐油商能在这一带建这么个宅子,可见其也是不一般的,一路上跟自家大哥打听,贞娘才知道,自家大哥为什么就认准了他。

说起来这位席老板算不得是桐油商,按民国时的分类来说,应该算是一个买办,桐油只是他经手的商品之一。

在这个时代,桐油的用处是很广泛的,木船,木桶,家具这些且不说,便是连平日日常用的油纸伞都是要浸过桐油才能挡雨的,还有平日日常用的油布等等。

当然,桐油最大的一个去处便是皇宫,皇宫各殿的柱子那也都是要刷上桐油防虫防腐,就连地面上用的青石条砖,那也是用桐油浸泡过的,阳光过处,桐油色泽在阳光的映衬下,发着点点金光,这便是古代皇家建筑上的一个要求“金砖铺地”。

并不真正是用金子去铺地啊。

而这位席老板路子很野的,他手上不但掌握着几家木船制造厂,而且跟市舶司关系很好,如此,他可以说是垄断了船业上使用的桐油份额。甚至可以通过这关系把桐油卖进宫里。

另外,他经手的商品还有木料和条石,因着木料的原因,他手上还有几家大型家具厂桐油的使用份额。

如此,他手上掌握的桐油份额就相当大了,自家大哥若是能把桐油卖给他,那油坊以后的销路也就不用愁了。

细想着,兄妹俩便到了席宅的门前。

李大郎先上前叫门。

门房开了门,一看到李大郎便一张苦瓜脸:“我说这位兄弟。你可真是块膏药啊,这粘上了怎么就甩不脱了呢,我们东家老爷今儿个可没时间跟你鼓捣呢,我家夫人要生了,东家老爷膝下已经有五名千金了。得不得子就看这回了。东家老爷这会儿可没心思见你。你赶紧走吧,一会儿东家老爷要是怪罪下来,我可吃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