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32)

作者: 西沉之月 阅读记录

嗯……或许还有两部法律可以写出来给许长海看看,比如《著作权法》和《商标法》,许清元默默地想。

回到冯老板的问话上,她思忖片刻道:“也可,只是怕冯老板担风险赔钱,到时候可别怪我。”

“怎么会呢?我从小跟着父亲经营书局,很少看走眼的,此书如此精妙,通判大人和新晋案首秀才的笔墨,又有知府大人背书,卖的绝对少不了。”冯老板自信道。

“那此事就全权托付给您,劳您费心。”许清元客套道。

冯老板却还有问题:“对了,关于本书的用纸和定价您看……”

这个问题许清元想过,为了扩大影响范围,本书不宜定价过高,但价格太低用的材质也寒碜,和知府、通判的名头不相匹配,因此她拜托老板道:“求您费心,此书不需要太贵,售价尽量不要超过半两银子,用纸和装订严整板实便好,无需太过花哨。”

“行,我明白,等样书出来后我亲自送去您府上。”冯老板应承道。

过了四日左右,雷厉风行的冯老板把样书拿至通判府上,许清元看过后觉得非常不错,除了封皮不是红色之外,排版跟现代的法律装订本相差无几。她奉给许长海一观,也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冯老板说是先印三百本看看,卖得好再加印,新书上市时间大约在六月底。

办结此事后,许清元亟需解决另一个难题,找老师。

孟先生只是个秀才,教许菘之可以,但教不了许清元,家中已经负担了一位私人教师,再给她单独请一位举人教授课业也是绝无可能。许长海政务太多,不可能为了教孩子耽误正事,虽然她能上县学,但要跑去淮阳又远又不方便,思来想去,还是许长海走了关系,把她送到汀州府一位从京城卸任的女官大人开办的女子学堂中继续进修。

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这位新老师的居所在府城郊外的一处农庄上,学堂从外面看不过是所平平无奇的茅檐草舍,但一进大门,院中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摆设古拙清雅,廊下、厅中的墙面挂满了一幅幅字画,书体不下十数种,画技也各不相同,书香四溢,别有洞天。

许清元忍不住赞叹,这里简直是梦中才能出现的隐居桃源。

进门后,两个梳着双丫髻的女童把她领到侧厅,其中一个稍矮些的女童手法熟练地煮好茶斟满面前的茶杯,许清元道一声谢,浅浅啄饮一口。

花茶的味道清香怡人,只不过她实在尝不出是哪几种花的混合。

学堂的院子不大,她坐在侧厅正好能看到旁边学堂正厅中的情形。

大约三名女学生列次坐在下首,上方传来一道沉厚清晰的女声,想必就是出自那位女官曹佩曹大人。

她不敢多看引人注意,刻意端正姿态安静等待。

未几,那边的讲课告一段落,这位年约四十的女官拿着一卷书施施然走来,未发一语先抓起茶杯猛灌了几口。

许清元忙起身行礼,恭敬道:“清元见过曹大人。”

曹大人一口喝完,并不解渴,许清元忙从桌上翻出一个大盏的茶杯,主动为其斟满,双手捧上。

对方似乎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她看都没看许清元,却从后者手中接过茶杯一饮而尽。

饮毕,曹大人坐在许清元对面打量了她一眼,这眼神并不让人感到冒犯,但却让人印象深刻。

虽然年纪已大,但曹大人的眼睛明亮有神,带着洞察世事的清明,单看眼睛谁也不会猜她已是不惑之年。

“见机倒快,”曹大人淡淡评价许清元一句,然后出其不意道:“我听说过你。”

许清元心中惊讶,思及自己在淮阳县的所作所为,她面上换成自嘲的模样,摇头道:“想必不是什么好话。”

“说你年轻气盛,不知收敛,”曹大人倒是直来直往不打谜语,但说这话的同时却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话不好听,但似乎确有其事。”

这话可不能随便回答,许清元把应答的话在心中反复斟捻过几遍,方道:“古语云…”

谁想到她还没说完,曹大人就一摆手打断了她:“不用跟我拽文,我也不在意你是否年少轻狂,要想跟我学,只用你做好一件事便可。”

这脾气……但许清元却一点也不讨厌这样的人,她闻言忙道 :“学生谨遵教诲。”

曹大人提笔抬手挥就两字,书毕便潇洒离去,只留下一道听起来漫不经心的声音:“如无此心,便不用再来见我。”

许清元转过宣纸,上面的字迹遒劲有力,书写的却是“求真”二字。

檐下风铃叮铃作响,她盯着这两个字在侧厅足足坐了大半天,才终于动笔在一旁加了两字。

许清元拿起纸,垂手立于学堂外,一直站到中午时分。

见曹大人讲完上午课程,第一个踱步出来,许清元连忙将纸双手奉上,朗声道:“学生定遵此道,决不食言。”

曹大人双眼扫过纸张,脸上的笑容一闪即逝,随后抿嘴看她一眼,声音听不出什么起伏地道:“未初一刻开始讲学,迟到自去领罚。”

看来这关算是通过了,许清元含笑应是。

未初刚过,许清元在学堂中捡了个位置坐下,旁边的同窗立刻凑过来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什么?”许清元疑惑地歪头询问。

“怎么能那么快就让老师接纳你?我们中最快的金燕姐姐也用了三天!你到底在纸上写了什么呀?”问话的人十六七岁,身上有着制式的墨蓝色衫裙也挡不住的活泼朝气,她语气十分惊讶地问。

许清元不答反问:“那你是怎么让老师收下你的?”

少女不好意思地一笑:“我的方法很笨,每天都去衙门口给人家写文书,以求遍观世情,花费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才给出让老师满意的答复呢。”

“我写了两个字。”许清元摆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

少女忙问:“是哪两个字?”

许清元笑:“你猜?”

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起来,少女名唤庞筠心,是家中老幺,备受宠爱。学堂中的其他两位,一个叫金燕,另一位叫戚霜,则都是家中独女。三人皆已考取秀才,但年纪最长的金燕也不超过二十五岁,都是名副其实的少年英才。

许清元写的两个字也没什么玄奥的,不过“务实”而已。

在曹大人求真的基础上,她主动提高要求,不是空口大话,这也是她给自己定下的准则。

在这个法治远远不如现代的社会,权力无限膨胀,真相会被掩盖,若有一日她真的握有权柄,也需要心中有一杆尺。

她必须时刻牢记权力的来源是百姓让渡的自身权利,那它也终要用到百姓身上去。

学习的日子丰富且规律。或许是因为曾经担任过大理寺任丞的缘故,曹大人的讲课方式非常特别,她不仅仅教“四书五经”,甚至会给她们讲律法和案例。每当这个时候,许清元总是能提出一些精辟独到的见解,曹大人几次对她另眼相看,甚至说过她很适合去刑部和大理寺任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