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156)

作者: 西沉之月 阅读记录

当许清元问起丁税的时候,大嫂有些得意地说:“哦,我知道,今年朝廷不是把丁税降了吗?我们这边啊,郡主早就免了,因为地少,连田赋也不用交呢。仰赖郡主的恩德,要说这台坝十府,我们这里过得是数一数二的好。”

陈管事背挺得笔直,作为亲王府的人,他与有荣焉。

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位许大人听完大嫂的话后一脸思索,但为了赶在天黑前进城休息,几人都没了多余力气纠结。

陈管事一亮明身份,守城的士兵立刻放行,还要去通知县令,陈管事说只是照常来看看情况,不用惊动。

城内的情况比许清元想象中要好一些,过路百姓的脸上带着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忙碌却含着生机。而且一路走来,她发现城中五岁以下的小孩子特别的多。

略微一思考,许清元便明白这是免去丁税带来的人口激增。

虽然陈管事是那么说,但是他可是郡主的人,来屏海就跟钦差大臣到地方上一样,县令不可能不出面的。

几人还没找到落脚之处,就有县丞带着好几个官吏迎接众人。陈管事见县丞有意无意地瞥向许清元,他便说那是郡主的一位举人朋友,郡主派自己带她出来散心。

半真半假,这件事就这么遮掩了过去,晚饭时县令亲自出面接待不说,还安排几人住专门招待公务官员的传舍。

临回房间休息的时候,张闻庭出口问许清元:“老师与郡主交好,陈管事也不会蒙蔽您,您怎么还是要问那个大嫂那些常识?”

“他们才是在这里过日子的人,政策再好,施行也不一定毫无问题,再说一件事情总有两面性,终归要看实际效果的。”许清元简单解答完毕,与他分别后回房好好睡了一觉。

一路奔波的疲劳让她直睡到次日日上三竿,出来时发现陈管事已经在摆筷子准备早膳,张闻庭揉着眼睛靠在墙上打哈欠。

许清元招呼几人坐下来,大家一起吃了顿饱饭。她没有回房继续休息,而是出了传舍打算去外面逛逛。

张闻庭硬撑着瞌睡跟了出来,曲介等两个人跟随保护,陈管事充当“导游”。

本地的造纸行业确实发达,许清元才走了半个时辰左右,一路上却看到过不止四五家纸铺门头。

今日不知道是什么日子,好多百姓都往一个方向走去,陈管事实施解释道:“今天十五,他们要去郡主祠拜郡主去。”

“郡主祠?”张闻庭疑惑,“是临安郡主吗?”

“哦,是这么回事。”陈管事边走边把郡主祠的来由向他们讲述。

原来百姓感念郡主的恩德,想要为她建祠,以表尊敬,郡主收到消息后,只说屏海穷困,百姓生活不容易,不宜大兴土木,与其搞这些面子工程,不如省下钱来多屯粮,以防灾年难过。

百姓们知道此事后,更是感激不已,便自发地将一处废弃庙宇打扫干净,聚集在此跪拜祈福。渐渐的,无人祠名头传开,来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屏海有名的去处,而大家也都知道无人祠的别称就是郡主祠。

陈管事意思是难得来一趟屏海最好去祠中看看,但许清元时间紧张没有过去,而是上了马车准备去一趟王家村。

颠簸半个多时辰后,终于看见了王家村的村碑,而更令人注意的是,此刻大概有几百个人正在那边排着队,不知在干什么。

跳下车,许清元快步走过去,发现这里之所以凑了这么多人,是因为王家的造纸作坊正在招帮工。

许清元跟排队的人搭了几句话,百姓们的态度都很热切。

“王家给钱爽快,活比搬货轻快多了。”

“是啊,我表姐也在里面干活,她一个月都有一两钱银子呢,比之前还高。”

“你不知道啊,王家现在是那个……对,法人,跟以前不一样啦,挣得多,所以工钱才涨了。”

“幸好咱们都是这附近村子的,王家都可着本村附近的人先收,姑娘你要是别地儿来的,还是去别家看看吧。”

许清元笑笑没说话。她没有立刻回去,而是在村里转悠了一圈。陈管事好像明白她要体验生活的用意,主动介绍道:“郡主还给百姓请了大夫呢,每三个村就有一个郎中,百姓们只用付药钱。”

“带我去看看。”许清元闻言心中一动,忙道。

几人来到距离王家村最近的魏郎中家,这里果然有许多百姓前来就医。进门之时,她们恰好遇上一个老人正处在弥留之际,便静静站在门口看着老人跟家里人们道别。

“别哭,我都七十九了,古往今来,不论皇帝宰相还是大将军,总有这么一天。要放在以前,我也撑不到今日,多亏郡主和魏郎中让我看得上病。我没什么不甘的,你们好好过,和和气气的,我在地下也安心。”老妪握着孩子们的手,虚弱地说完,缓缓闭上了浑浊的眼睛。

守在床边的几个家属脸上非常悲伤,但却没有悔恨。

陈管事向魏郎中表明身份后,郎中说虽然有很多人付不起药钱,但实际上他还是会治疗的,只是哪怕是暂时赊欠也要收取费用。因为郡主说过,如果百姓不需要花一分钱,怕他们会躺在这些过度保障上不肯上进。

在郎中家待了整整一天,许清元从屏海的底层百姓口中获得了许多信息。

因为人头税被取消,大家在生育上不再瞻前顾后,同时赋税减少和工作机会的增加使百姓更加富足。

一个百姓对许清元说:“现在比起以前好过太多,这样的日子想都不敢想。以前那是啥样啊,万一再摊上个隔壁段县令那样的……”

说到一半,他意识到自己好像说漏了嘴,忙讪笑两声,拿上魏大夫抓的药转身就走。

“段县令是谁?”许清元疑问,屏海的县令分明姓谢的。

这事陈管事都不太清楚,还是魏大夫叹着气解答道:“是旁边宁深县的县令,他为人严苛些,所以下面的百姓就……”

许清元若有所思。第二天启程的时候,她特意吩咐:“去宁深县下面最近的村子看看。”

作者有话说:

第120章

马车行了大半天赶到距离屏海最近的宁深县的一个叫做金牛村的地方。在马车里, 许清元拿出一本自己特制的小本子和炭笔,将它们交给了有些不明所以的张闻庭手中。

几人一下马车, 许清元就不由自主地伸手捂住了鼻子。

张闻庭也是如此反应, 他看向陈管事问:“这里怎么如此难闻?”

陈管事两手一摊:“我也是头一回来这儿,不清楚。”

还是曲介抽动两下鼻子分辨出气味来:“好像是粪味儿,怕不是有人在附近施肥, 大人我们先离开此地吧。”

“那说不准有人在。”许清元捂着鼻子朝四周环顾一眼,果然发现东边一个农夫正在给土地施肥。

明明那边的气味更加浓厚,但是许清元就像闻不见般, 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农夫那边走去,其余几人只得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