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起长安(172)

作者: 于欢 阅读记录

--------------------------------

翌日

——崇仁坊·崔宅——

宰相门前铺满了细沙,府内张灯结彩,宾客盈门,贺礼堆满了整个院子,而崔裕与夫人郑氏所准备的嫁妆也足足占据了一整个小院。

“恭喜左相。”

“同喜同喜。”

“恭喜崔相公。”

崔裕在迎客时,见到了雍王府的马车,连忙率众至车架前相迎,“雍王,王妃。”

苏荷将李忱扶下车,文喜推来轮车,二人扶其坐下,“舅父,舅母。”

“瑾舟在内院东房。”崔裕道。

“好。”李忱点头,又看着舅父舅母,深表歉意道:“这门婚事,李忱未能做些什么,让舅父卷入了纷争,也让瑾舟…我很惭愧。”

崔裕摇头,“这样的局势,已经没有人能够避开了,况且雍王与此事本就无关,又何须如此说话呢。”

“瑾舟那孩子,册礼之前就嚷嚷着要见兄长,被妾身与郎君拦下了。”郑夫人说道,“今日亲迎礼,还望雍王能够多多劝她。”

“好。”李忱点头,“舅父舅母你们忙吧,我知道路。”

崔裕点头,“就当是自己家,不用拘谨。”

苏荷推着李忱进入苏宅,文喜与长史则送上雍王府贺礼。

“雍王府送南海真珠六颗,悬黎一颗,越州缭绫三匹,联珠蜀锦一匹。”

“十三郎的这位舅母,怎对女儿出嫁一点都不悲伤,反而让你帮忙劝谏。”苏荷说道,“不是传闻说崔氏夫妇对自己的女儿极为宠爱吗?”

“舅父舅母的确疼爱瑾舟,但在这种关乎家族存亡的事情上,她们都是极为理性的,长平王毕竟是东宫长子。”李忱回道,“大家族的儿女,享受了普通人没有的锦衣玉食,那么就要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舅母也是大世家的嫡女,她很清楚这一点。”

“明知道是苦难,但又不得不前往,其实内心还是悲伤的吧。”苏荷将李忱推进了内院,崔瑾的闺阁,此时东宫六局女官已经等候在正室,翟衣与花树冠静置于案,但右侧的内房门却始终紧闭。

“见过雍王。”女官们见到李忱与苏荷纷纷叉手行礼,“王妃。”

从女官口中二人得知自午后开始,瑾舟便将自己关在了房中不肯出来。

苏荷将她送到内室门口,“十三郎去同她好好聊聊吧。”

李忱虽是表兄,但却是已婚的成年“男子”按照规矩,便不合适在新妇出嫁前单独会见,更何况独处一室。

然而东宫六局的女官却并没有阻止,她们更多的是害怕延误吉时。

“小舟。”李忱抬起手敲响房门。

听见李忱的声音,崔瑾舟才从蜷缩的榻上下来,她走到门口,警惕道:“阿兄?”

“是我。”李忱回道。

崔瑾舟举起袖子,将眼角的泪水抹去,虽与李淑提前约法三章,但一旦嫁入王府,很多事情便就由不得自己了,所以她才将自己关在屋内。

房门开后,李忱并没有入内,只是看着妹妹那张憔悴的脸,披头散发,精神全无,“小舟。”

“阿兄,我没事。”崔瑾舟微笑着,故作坚强。

如今已至亲迎礼,若非身死,则再无悔改的可能,这也已经不是李忱能够改变的事了。

“我有话要与你单独说。”李忱道。

崔瑾舟也不见外,当着东宫女官的面,将李忱迎进了闺房之中。

当房门关闭,再回到这个只属于自己的空间后,崔瑾舟那坚强的神情便消失的无影无踪,犹如洪水决堤,扑向兄长,泣不成声。

“小舟。”李忱伸出手,轻抚着她的脑袋,临到开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安慰的话,生在这样的家世中,弱者的命运,都掌握在拥有绝对权力的上位者手中,“兄长…”

李忱很无力,这种无力是从太液池的那天夜里开始,对于生命,对于周围的一切,没有力量对抗,也没有权力可以反抗。

“别害怕。”李忱说道,“有兄长在,兄长虽无法替你推却这门婚事,但对于长平王还算知根知底,若有委屈,一定要来告诉阿兄或者你嫂嫂,不要藏着掖着,知道吗? ”

崔瑾舟含着泪点头,“那瑾舟之后还能常见兄长吗?”

李忱看着妹妹满含泪水的眸子,“你可以与你嫂嫂常聚,宗妇之间的往来,不会有人说闲话。”

兄长回答的很清楚,嫁为人妇之后,便要开始守节,表兄并非至亲,是可通婚之列,自然不能随意相见。

崔瑾舟擦了擦泪水,“瑾舟明白了。”

“郡王妃。”女官在门口喊道,“亲迎的队伍已在路上,长平王府派人来催妆了。”

“知道了。”擦拭完泪水,崔瑾舟起身,“瑾舟今后会有分寸的,这是最后一次依赖兄长。”

李忱看着眼前这个仿佛在一瞬间长大的妹妹,心疼极了,“阿兄可以答应你,将来,一定会有还你自由的那一天。”李忱说道。

---------------------------------

三刻钟后

亲迎的队伍来到崔宅门外,李淑下马,崔裕出门相迎。

“先生。”李淑对于曾教授过他学问的崔裕尤为恭敬。

“郡王。”崔裕对于这个聪慧又懂礼的学生也很是满意,故而一开始对这门婚事,崔裕是支持的,而他所犹豫的则是长平王背后所在的东宫。

进入堂内,李淑授雁,随后朝崔裕屈膝下跪,“李淑这一跪,再不是学生跪老师,而是女婿跪岳丈,请泰山受小婿一拜。”

崔裕当然明白长平王的意思,他将其扶起,“你是我的学生,今后更是崔家的女婿,郡王是什么样的人,朝官中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如今的局势,内忧外患,东宫还需振作,郡王也更需小心,这天下的重担,迟早有一天会落到郡王的肩上。”

崔裕的这番话,算是明确表态,可见崔家对郡王妃这个嫡女的重视,也让长平王明白,权力之争中的联姻,真正意味什么,一纸婚约,实则是盟约。

奠雁之后,崔裕赶到家中祠堂,与妻子一同送别告诫即将要出嫁的女儿。

崔裕穿着朝服,郑氏也身穿细钗礼服,他将妻子亲自缝制的一件衣物送到女儿手中,提醒道:“平日你在家中有阿爷与你阿娘袒护着,但如今你即将嫁做人妇,切不可再任性妄为,宫中不比平凡人家,汝当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

崔瑾舟穿着厚重的礼衣,屈膝叩拜道:“女儿,多谢阿爷的养育之恩。”

女官扶崔瑾舟起身,郑母旋即上前,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即将出嫁的女儿腰下,“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

“女儿叩谢阿娘。”崔瑾舟又朝母亲拜道。

郑夫人扶起女儿,脸上充满了欣慰,“我女儿当真是穿什么都好看。”

面对父母的期盼,崔瑾舟再也寻不到任何拒绝婚事的理由了,此时,她的内心五味杂陈。

崔裕与妻子将她送出内院,内院二门的门口,李忱与苏荷并没有离去,而是等候在郡王妃的车架仪仗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