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起长安(171)

作者: 于欢 阅读记录

------------------------------------

几日后,长平王大婚

天圣十一年五月初,以右相张国忠为正使,册左相崔裕之女崔瑾舟为长平郡王妃。

——升平坊——

亲迎礼当天,文武百官携贺礼登门祝贺。

黄昏时刻,仪仗与婚车早已备好,提灯的宫人侍女晒了许久的日光,却迟迟不见长平王从屋内更衣出来。

“郎君,郎君。”任凭侍女在门外如何催促,屋内始终都没有声响。

“殿下。”

“殿下。”

太子李怏来到院中,“长平王呢?”

“回殿下,郎君还在屋内更衣。”侍女回道。

“还在屋内?”李怏挑眉,以东宫现在的处境,新妇的家世背景是很好的助力,又哪里敢得罪崔裕,“这都什么时辰了,你们怎么不进去催促。”

“郎君吩咐不让任何人进入。”侍女们吓得哆嗦了起来。

“迎亲是大事,岂有此理。”说罢,李怏便要推门而入。

刚要伸手,那门却自动开了,李淑身穿衮冕从屋内走出,向李怏叉手道:“阿爷。”

“怎如此慢?”李怏负手质问,“那可是你的结发妻子。”

李淑没有回答父亲缘由,但脸色并不是很高兴,似乎对即将的亲迎有些不情愿。

李怏没有继续指责,只是拍了拍李淑的肩膀,叹道:“阿爷知道你不喜欢,但这是你翁翁的意思,阿爷也没有办法。”

“淑儿,”李怏看着一晃就已经长得与自己一样的长子,心中万分感慨,李淑的生母出身并不高,也不得李怏宠爱,只是在一次偶然的临幸下怀上了李淑,虽是长子,但因并非嫡嗣,所以没有受到过多的重视,直到李淑逐渐长大,才华显露,又被身为帝王的祖父看中与喜爱,李怏这才正视起自己的这个儿子,“李甫虽然死了,但东宫的处境依然艰难,每一步都要万分谨慎,不可倚仗你祖父对你的宠爱就肆无忌惮,父亲如今能倚靠的,就只有你了。”

“孩儿知道。”李淑点头。

“去吧。”李怏道,“将新妇迎进门,好好待人家。”

“喏。”

盛夏的黄昏炽热而耀眼,金光撒照在车盖与行人的身上,李淑身穿衮冕走出长平郡王府,恭候的众人叉手相迎,“郡王。”

侍从牵来一匹马,“郎君。”

李淑握着缰绳跨上马背,“启程。”

“起程,迎亲喽。”

迎亲队伍以及车架与仪仗离开王府大门,至坊间一处十字巷时,李淑忽然停下了步伐。

骏马受到缰绳的牵力,于是止住了脚步,它抬起一只前蹄,在夯实的黄土上踢了踢,扬起一小阵灰。

迎亲队伍是一道高墙,乃孝真公主宅的外院墙,就在队伍止步后片刻,高墙内的楼阁上忽然响起了琴声,这琴声像是在提醒,又似催促,催促停下脚步的人快快去亲迎。

李淑握着缰绳抬起了头,隔着冕上垂下的九旒宝珠,楼阁上的身影若隐若现。

“郡王,吉时要误了。”这是在孝真公主宅附近,有负责礼仪的太常寺官员觉得在这大婚之日思怀她人有失妥当,于是开口提醒道。

“吾自幼丧母,是姑母将我抚养长大,我如今即将大婚,连看一眼自己的母亲都不行吗?”李淑回头,反问众人。

李淑的声音不大不小,却刚刚好能被左右官员听清。

“是。”众人止住了嘴,不再劝说。

李淑没有继续停留,他拉起缰绳,“驾。”便带着迎亲队伍从升平坊离去,沿着坊墙一路向北,途径东市时,引来了人群的围观。

酒肆茶楼里的食客,纷纷打开楼阁临街的窗户向下观望。

长平王年长后,在一众宗室子弟中逐渐崭露头角,获得皇帝宠爱,靠的便是俊美的容貌与出众的才华。

作为皇帝最疼爱的皇孙,长平王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也从未让人失望过。

“咱们这位皇孙还真是美姿仪。”有茶客一边品茶一边论道,但李淑的表情十分僵硬,似乎并不满意这桩婚事,“朗朗如日月之入怀,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比前不久大婚的雍王如何?”好友问道。

“有过之而无不及。”茶客回道。

“仁兄所言,只因雍王并非完人吧。”好友道,显然,他有着不一样的看法,“长平王若为夏侯玄,那么雍王便是卫叔宝。”

茶客举着印有半边夕阳的茶汤碗,眼神迷离,“珠玉在侧,看杀卫玠。”

作者有话说:

魏晋风流

卫玠,晋朝人,字叔宝

看杀卫玠:顾名思义,就是被围观看死的,因为长得好看,被称作玉人,但体弱多病,被人围观病情加重,二十多岁就死了。

第110章 长恨歌(六十四)

前一日, 夜,雍王府。

“阿袖,给。”长廊的宫灯下, 十一娘端来一盘羊肝饆饠, 递给青袖一双筷子。

“哇,”坐在台阶上的青袖, 远远就闻到了香味,她看着盘中精致的小点心, 小心翼翼的问道:“十一娘,我可以吃吗?”

十一娘点头,“郎君与娘子赏的, 吃完后咱们就可以回去歇息了, 不用在这儿守着。”

青袖遂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屋子,秉烛夜读至深夜, 书房里的灯还未熄灭,透过纸糊的窗户,可以隐约看见两个身影, 一个靠着另一个的肩膀。

“七娘, 你可以先睡的。”李忱停下手中的笔劝说道。

陪同了一夜, 苏荷困得快要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她摇了摇头, “我说了要陪你的嘛。”

李忱继续提笔, 没过多久,身侧倚在凭几上的妻子就靠在她的肩头睡着了, 微弱的呼吸声从耳畔传来, 李忱放下笔, 小心翼翼的将凭几挪开, 随后托扶着苏荷躺下,枕在了自己腿上。

自己则继续提笔写着帖子,长卷展开的蜀纸已经写了一半,而落在榻上的半张纸,题为《赠幼妹出阁帖》其叙述了少时的过往,及送嫁不舍的心情与祝愿,足有千字,写成字帖,作为明日贺礼。

苏荷躺在李忱的腿上睡了一会儿,没过多久,因为灯光的缘故又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十三郎。”苏荷从她腿上爬起,睡眼惺忪的看着还在写帖的李忱,不免有些小小的抱怨,“还没好吗?”

撑起身体时,披在肩膀上的一件薄纱衣从另一侧滑落,露出了香肩,李忱伸手替她披上,贺礼其实早就备好了,只是这字帖是李忱临时起意。

“快好了。”只见李忱将干了的字帖慢慢卷起,用红绳困扎,随后放入可防腐的竹筒中,“我与长平王的身份特殊,瑾舟出嫁后,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来去自由了,这卷字贴有数百字,用来习字足矣。”

苏荷看着字帖,挑眉道:“这桩姻缘非她所喜,只怕十三郎这幅字帖,会成为念想。”

“将来那座孤寂的庭院会变成高耸的宫城,”李忱又道,“这也是我这个明面上的兄长,唯一能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