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宠妃死对头(174)

作者: 西子栖 阅读记录

因朱颜坚持, 张稷和谢琬的婚期定在三年后的九月。

儿子阿稷的生日, 是九月初一。

三年后,阿稷虚龄十七岁,九月满十六周岁。

谢琬是上半年出生,比阿稷大一岁, 届时,俩人都已年满十六周岁了, 朱颜勉强能接受, 狗皇帝却觉得太迟了,来了句, “朕十七岁时, 孩子都有五个了。”

朱颜:……

狗皇帝不想委屈儿子,要替阿稷选两名孺人先送进王府,一位是中书舍人李骏的女儿李淑, 一位是溧阳长公主的孙女、庆阳公主的庶女陈十三娘,这两位的容貌都极妍丽,尤其陈十三娘, 比阿稷大两岁,模样已长开了,艳质倾城。

朱颜在端午节的宫宴上见过这两人,想也没想, 就否决了, “阿稷年纪尚小, 不宜过早通人事, 大婚之前,你管束一下他,不许他胡来,你也别给他送女人,连宫人都不行。”

狗皇帝的话对儿子比较管用,所以,她让狗皇帝去管儿子。

还没成亲,就先有两个美妾在侧,这叫什么事,搞不好,到成亲时,孩子都成串了,朱颜管不了旁人,但这种情况,她实在不想在自己儿子身上看到。

既为了儿子的身体着想,也为了将嫁入王府的儿妇谢琬。

毕竟,婚期是按朱颜的要求,往后多延了两年时间。

只是这回轮到狗皇帝绷不住了,“阿颜,你真连儿子都要管?”

朱颜摇头,“等他大婚以后,我不会再管,但婚前管束一下,让他修身养性,洁身自好,盼着他和谢家小娘将来能夫妻和睦。”

“连人事都不通,他怎么知道夫妻相处?”狗皇帝顿觉得好笑,伸手把阿颜抱到膝上,哪怕他和阿颜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有时候,阿颜的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他依旧无法理解。

“人事你可以教他。”朱颜道。

狗皇帝哑然,他不觉得这有什么可教的,送两个漂亮的女人给儿子,一起多睡上几觉就知道了,只是朱颜不愿意,他自是不会再提,反正这都是些小事。

宫外。

在朝中重臣到谢家下聘后不久,一直等待好消息的溧阳长公主也终于得知,京兆王张稷在大婚前,都不会选孺人进王府。

“襄阳和我说,是元妃不同意先选孺人进王府。”庆阳公主向婆母溧阳长公主回禀。

溧阳长公主刚从宫里回来,也刚从刘皇后那得知这个消息,因此,心情很不好,皇子亲王议亲,在选定王妃时,按惯例,都会选两名孺人或媵妾先送入王府,在宫宴之前,她为孙女十三娘去找过刘皇后,刘皇后也答应了,会让十三娘入京兆王府。

不想,刘皇后连为王府选个孺人都做不了主。

庆阳公主知晓婆婆找过刘皇后,也想到这一点,她见婆母不语,谨慎建议道:“阿家,要不我们通过襄阳,您亲自去见见元妃,她是京兆王的生母,又深得皇上宠爱,京兆王的事大约只由她做主。”

“上次宫宴,你都见过她,说她夸奖过十三娘。”溧阳长公主目光微沉,盯着庆阳,“你回来后,还说十三娘进王府的事,一定能成。”

庆阳公主一听这话,窘迫得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不敢再吱声。

又听溧阳长公主说道:“这些年,多少诰命夫人,超一品的都有,都折戟在七星宫宫门口进不去,吾这张老脸,脸皮虽厚,也从来只在皇帝太后面前才能甘愿舍下。”说到后面,话里少见的,带上了一丝傲气。

她是不在意脸面。

但那是在皇帝太后面前,更确切的说,她只向皇权低头屈服,京兆王还只是亲王,不是皇太子,元妃再得宠,也仅是一介后宫妃嫔,左右不了朝局,算个什么东西,如何能让她舍得下脸。

庆阳公主见婆婆不愿去找元妃,只好问道:“那十三娘怎么办,还送不送进京兆王府?”

“人家不要,我们不送了。”溧阳长公主淡淡一笑。

庆阳公主看得心头发颤,婆媳俩人相处十来年,她有些害怕婆婆这么笑,每当婆婆这么笑的时候,往往是在酝酿着大招,是别人要倒霉的时候。

果然,又来了。

只见溧阳长公主抬手摸了下耳边梳得整齐的头发与一朵精致的金钿,似恍然一般浅笑,笑不及眼底,眼里透着兴味,“是吾想岔了,皇上春秋鼎盛,我们何必舍近求远,去攀附一个还没长成的毛孩子,十三娘容色不输朱元妃,又胜在年轻,二八年华,花一般的年纪,哪是一个中年妇人能比的。”

她要没记错,朱元妃已年近三十。

在以色侍人的后宫。

年过三十,往往意味着红颜渐逝,恩宠见稀。

要知道,就算是宠妃,像高宗朝的陈贵妃、先帝朝的许贵妃,都是不到三十而亡,所以才深得帝王眷怀,遗泽母族与子女。

庆阳听得愣了一下,因为她见过朱元妃,年近三十,却桃李夭侬,风华正茂,和‘中年妇人’这个词,实在挨不着边,更是吃惊,婆婆竟打主意要把十三娘献给皇上,“可十三娘是皇上的外甥。”

“她又不是你生的,要是皇上在意,事成之后,把她过继给二郎也行。”溧阳长公主浑不在意道,皇家从来不在乎辈份伦理,二郎是她的小儿子,她有两个儿子,庆阳嫁给了长子,她怕委屈了小儿子,特意挑的小儿妇出身名门河东柳氏。

庆阳公主听了一噎,这个时候,婆婆倒想起,十三娘不是她生的了,她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又想起,自靖边二年,皇上废止了后宫秀女采选,这八年间,除正常宫人选拔外,再没有官家女采选入宫。

另外一个途径,是各地藩王公主及皇上身边的近侍献上的美人,但自朱元妃专宠后,后宫再无幸进,所献美人全没于旧宫之内,不见天颜,大家又都不愿意得罪元妃,这个途径进献入宫的美人,也一下子少了很多。

庆阳公主看着婆婆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没忍住道:“之前崇阳给皇上献美人,还被皇上训斥了,也因此得罪朱元妃,如今被禁在封地。”

“别提崇阳那个蠢货。”

溧阳长公主以前挑儿妇时考虑过崇阳,那时,崇阳深得帝宠,又是东宫太子胞妹,炙手可热,只是崇阳没看上她儿子,到现在,她却十分庆幸,庆幸儿子没被崇阳看上。

握着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

不是蠢货是什么。

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

没本事,什么都不干,单凭身份,作为皇上唯一的同胞妹妹,皇上在位一日,她的尊荣不会少,却把自己弄得逐出京城,流放封地的下场。

还有人说,崇阳是学她。

溧阳长公主听了,都觉得是羞辱,她可不承认,有教过这样蠢的徒弟。

她为了讨皇兄欢喜,是曾给先帝献过美人,却不像崇阳这般无用,连人都送不进去。

溧阳长公主看向庆阳,她当初不是很满意庆阳,庆阳不得帝宠,母族不显,又没有同胞兄弟,却也正因如此,好拿捏,“一切听吾的,这事你严守口风,先别对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