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事业脑咸鱼在八零(43)

作者: 词酒 阅读记录

这算是捅到谢挺的伤疤上了,他只能尴尬地笑笑,“产量确实跟不上。”

“首都国贸大厦同我们签了长单之后,连沈市的奶粉供应都得勒紧裤腰带,别的地方来采购,偶尔有多余的也只敢十箱二十箱的给,多了实在不敢答应出来。”

“用纯原乳做奶粉,好大的手笔……谢老板,你知不知道你们这样做已经坏了市场规则?你们家‘特级奶粉’的好名声完完全全是踩着我们助长奶粉厂和全国奶站的脸立起来的。”助长奶粉厂的副厂长的语气有些不大好。

谢挺瞅了那人一眼,脸上的笑也收敛了,语气同样不算太好,“我只知道,就算用纯原乳做奶粉,我们也是有盈利的。开奶粉厂,有盈利就够了,我心不黑,没想着赚太多的钱。”

这话已经等于是讽刺助长奶粉厂心黑了。

助长奶粉厂的副厂长黑着脸没吭声。

到底还是老厂长懂人情世故,会来事,他看谢挺的眼神里满是‘赞赏’,“咱们国-家就需要你这样既优秀又有良心的民营企业家。我们乳制品行业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之前上头开会的时候,还打算委托给我们一批保供任务,要优质奶源和优质奶粉,可把我给愁坏了,我们助长奶粉厂的奶粉品质都很均一,咋选出优质奶源和优质奶粉啊!”

“按照我当初的想法,我们助长奶粉厂的奶源就是优质奶源,我们生产出来的助长奶粉就是优质奶粉。可是在看到你们用纯原乳做奶粉之后,我决定把你们推荐给上面去,让他们把这批保供任务交给你们来做。”

助长奶粉厂的老厂长拍了两下谢挺的肩膀,“谢老板,年轻有为,好好努力,加把劲做大做强!”

“《百姓日报》盛赞你们是民族之光,真是名副其实,名不虚传。这些保供任务是专门给那些对国-家有特别贡献的人们供应的,是为那些科技工作者守好健康长城,这重任只有你们能担起来。”

谢挺听着助长奶粉厂老厂长的话,心里舒坦了一些,脸色也缓和了不少,说出来的话也好听了不少,“哪里哪里,我们这小打小闹的小奶粉厂,哪里能同你们助长奶粉厂比?上头把保供任务委托给你们,肯定是相信你们的能力,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向你们学习的地方。”

第32章 老狐狸

谢挺中午是同助长奶粉厂的厂长、技术员, 还有省政-府一把手的秘书一块儿吃的饭,晚上回家吃饭时同陶娇杏说起了这事儿。

他感慨说,“那老厂长的格局是真的大啊, 年轻一点的副厂长看着就对我们有意见, 心里咋想的都直接写在脸上了, 老厂长却是一点儿竞争对手的火气都没带出来,还说要把我们介绍给上头的高层, 要把上头高层交代的高品质奶粉保供任务转给我们来做。”

陶娇杏乍一听, 这是个好机会啊!

能做到保供那一步,就差不多等于是古代的皇商了。

可是仔细一想, 她又觉得这有点不对劲, 怎么有点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感觉,凭‘特级奶粉’和助长奶粉的关系, 人家没道理千里迢迢送这么好的机会上门啊!

动机定然是没安好心,一定挖了什么她一时半会儿没想到的坑!

“保供?”陶娇杏拧着眉头翻来覆去地琢磨这里面有什么坑,突然一瞬间福至心灵, 气得猛拍大-腿,“这哪是什么格局大啊!这是老狐狸城府深, 一肚子的阴谋!”

“谢挺, 助长奶粉厂这是绝户计啊!”

“明知道我们奶粉厂的产能不多,根本没法儿向市场提供太多的奶粉,他还要介绍我们给上头去做保供任务。上头真同意了, 保供任务安排下来, 我们能拒绝吗?”

“全厂上下都铆足劲儿去做保供任务了, 哪有多余的产能供给市场?这么一来二去, ‘特级奶粉’退出市场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我们就好像是被拍到沙滩上的海浪, 看起来声势浩大地惊涛骇浪了一阵儿, 其实转瞬即逝,过上一阵子,市面上又只剩下了助长奶粉,就算有人念叨‘特级奶粉’的好,又能念叨多久?”

谢挺听得直瞪眼,他从没想过,这隐藏在好心与诚意下面的,居然是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可他又不傻,陶娇杏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他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脑袋上的警铃一下子就响了,“好家伙!合着是在这人挖坑呢!这做生意的,心咋这么脏啊……”

“他们的助长奶粉卖到全国各地去,我们就占了那么一点儿市场份额,他们都看不下去?想着直接把我们隔离到孤岛上,只做供应奶粉?嚯,我就不该去和他们喝那顿酒来着!”

“杏子,他要这么做,我们不能遂了他们的意啊!”

陶娇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各式各样的破局之法,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过。

可助长奶粉厂都动用这种降维打击的方式了,哪有什么破局之法?

唯一的破局执法就是把产能提上来,在保证供应的基础上,还要有充足的奶粉投放向市场,这样做的话,助长奶粉厂递来的梯子就不是通往深坑的,而是爬向高升的。

有保供任务打宣传做背书,这个比沈市农业学院韩明德教授写的推荐信更有分量。

——————

打开仿真区,陶娇杏把所有员工的工作数据调了出来,根据各个进度条的颜色以及百分数做一轮筛选,谢挺二姨家的二儿子凭借一骑绝尘的表现脱颖而出——张爱党。

他弟张爱军比张爱党的表现稍微差一些,排在第三的位置。

第二是谢挺的亲大哥——谢坚。

陶娇杏问谢挺,“你常在养牛场和奶粉厂,要是挑一个最细致、最认真、最卖力的人来提拔一下当个主管,你觉得谁最合适?”

谢挺把养牛场和奶粉厂里干活儿的所有人都捋了一遍,“咱大哥就不错。”

陶娇杏:“……”

她没好气地说,“别任人唯亲。任人唯亲的下场,有几个是好的?别说咱这又小又破的奶粉厂了,就是古代的皇帝,但凡任人唯亲了,哪个有好下场?死都不知道是咋死的。”

谢挺尴尬地笑笑,“除了咱大哥外,那就是爱党和爱军了吧,其实他们仨都挺认真的,干活儿都是实心实意地干,咱大哥把咱的活儿当成自己家的活儿来干,就是眼里的活儿没爱党那么勤快。爱军其实不如咱大哥和爱党,可有爱党带着提点,也很不错的。要我说,他们仨都行。”

“那非要让你给他们排个序呢?”陶娇杏继续出送命题。

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送命题,觉得任何一个选项都很难舍弃。

可最能锻炼人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的,恰恰就是送命题。

连这种基本的选择都不能做出最理智决定的,内心多半优柔寡断,大是大非上铁定指望不了。

陶娇杏看似是找谢挺要个排序,实则是考察谢挺的判断能力与理智理性。在谢挺把谢坚、张爱党、张爱军选出来时,陶娇杏就知道谢挺看人的眼光没问题。

上一篇:大力公主在民国 下一篇:解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