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事业脑咸鱼在八零(30)

作者: 词酒 阅读记录

如果可以的话,她倒是想把这奶粉推广向全国,可惜全国的奶站、奶厂那么多,那么多地头蛇,就算是外来的强龙去了也不好混,反倒不如经营好自家的基本盘。

——————

买奶粉的人又不是傻子,如果这‘特级奶粉’不是真的好,又怎么会有人宁愿多花两块钱也要买‘特级奶粉’,而不是买早就家喻户晓的‘助长奶粉’呢?

‘特级奶粉’的好名声最早就是从汽车厂家属院里传出来的。

一位饱受失眠折磨的老太太喝了自家儿子厂子里发的奶粉后,当晚就睡得比往日香了不少,起先她还没当回事,连着喝了三天,差点忘了失眠是啥感觉。

她回过味儿来,同自家邻居老姐妹说起这事,那老姐妹一开始还舍不得喝奶粉,是留给她孙子喝的,为了解决自己的失眠问题,也忍着心痛睡前冲了一杯,当晚就睡了个舒舒坦坦的好觉,后来坚持喝着,整个人的气色都好了。

人年纪大了之后,很容易被失眠多梦给困扰,晚上睡不着、睡不好的结果就是脸垮眼泡肿,面色蜡黄就好似营养不-良一样,脾气都容易起伏波动。

这两位老太太都是好心的,自己从‘特级奶粉’上感受到了好处,回头就相当热心地把好东西安利给了其它的老姐姐老妹妹们。

感受到‘特级奶粉’好处的不只是老年人,很多家庭妇女也从别的角度感受到了好处——原先想让自家娃儿喝点牛奶补身体,结果娃儿总觉得牛奶腥,想方设法地躲,甚至会偷摸倒掉。可自打换了这‘特级奶粉’后,娃儿都爱上喝奶了,给娃儿冲上一杯奶,娃儿写作业都主动了不少。

三人成虎。

当所有人都说这‘特级奶粉’好的时候,就算是一开始没感受到‘特级奶粉’好处的,这会儿也在心理作用下感受到了,连带着加入到吹捧队伍中去。

那些没买到‘特级奶粉’的人就好像是被时代节奏抛弃了一样,哪怕是为了赶时髦,也得买一包‘特级奶粉’,不然出去只能听别人吹牛逼,自个儿连插嘴显摆的机会都没有。

一时间,在汽车厂有关系的人,都想方设法地拖关系买‘特级奶粉’,在汽车厂没关系的人则是跑去沈市那些个百货大楼去催。

一天不下几十个人去问有没有‘特级奶粉’的,百货大楼的经理耳朵都快被磨出茧子来了。

同时,他的好奇心也被吊了起来,究竟是什么神仙奶粉,才能一下子就变得这么出名?

都是在沈市采购这个圈子里混的,稍微一打听,百货大楼的经理就找到了连瞻的姑妈那儿。

“哎呦,我的老姐姐,你可得帮帮我!你们一汽是从哪儿搞到的好奶粉?咋我打听不到呢?我们百货大楼要是再不进货,我感觉房顶都快被那些催着要的人给掀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还是一更哈~

第23章 计划

连瞻的姑妈知道自家侄儿手里拿着独家货源, 还能从里头赚倒买倒卖的钱,自然不会卡着消息不说,当下就亲亲热热地回复了:“你咋不早说!我还以为你们看不上呐!

“毕竟你们同河北那助长奶粉签合作了这么多年, 关系就好似铁打钢炼的一样, 咋可能轻易换货源和供应商?不像我们这些跑采购的, 都是些小打小闹。”

“你想要多少?我让我侄子给你送过去。那奶粉厂是咱省里自家的工厂,老板是我侄子的战友, 现在已经同我侄子约定好了, 他们负责生产,我侄子负责销售。”

“你说要多少, 我让我侄子尽全力给你调货, 只要满足我们汽车厂工会的需求后,其它货都紧着你们百货大楼送。就咱俩这关系, 我不帮谁也不能不帮你啊!”

在他姑妈的介绍下,连瞻同百货大楼的经理来了个双向奔赴,直接就把陶娇杏仓库里的奶粉全都掏干了, 摆到了百货大楼的货架上。

谢挺从沈市新定制的包装也在年底到位了,等原先库存的包装袋用完就能换上新的。

——————

临近年关, 一场坐冬雪猝不及防地落了下来, 陶娇杏没压到月底,提早就把厂子里的工资发了,每个人多补了十块钱的年终奖金, 又各自发了两包奶粉作为过年的福利, 给厂子里的员工排好班之后就放了假。

奶粉厂打算开一周停一周, 期间所有的员工都去养牛场干活儿, 每天都只需要干半天的活儿就成, 工资照常发, 余下的半天各自忙活自家的营生去。

哪家过年不是忙得飞起?

工资奖金和年礼发下去,在这村子里顿时就又掀起了一股风。

大家都知道养牛场的活儿不算重,比种地轻松多了,要是夫妻俩去做的话,一个月单是工资就能赚六十块,年终奖还有二十块,还有四包奶粉,又是六十块,加起来都一百四了,这可比种地赚得多了。

连着好几家人找上门来同陶娇杏说的,陶娇杏没把话给说死,都答应年后来试试了,干得好就留下,丑话也说在了前头,干不好就走人。

谢挺看着陶娇杏一连答应了十来个人,有些坐不住了,“杏子,咱养牛场里用不到那么多人啊,你答应这么多人,回头活儿没多少,不都闲着了?”

“闲不着,我瞅着养牛场的规模还能再扩大扩大,等年后咱再扩个四垧地,其中两垧地用来养牛,两垧地用来养别的。”

谢挺问,“养啥?”

“养长毛羊和獭兔。这俩有个共通点,不仅皮毛值钱,肉质也好,养大之后杀了,皮毛和肉都能卖,而且都是大价钱。”

谢挺琢磨了一下,觉得陶娇杏这主意不太行,“牛的口粮都不够吃,再养长毛羊和獭兔,饲料成本就得砸进去不少吧,咱家的钱还够不?”

陶娇杏道:“我之前打听过的,长毛羊和獭兔都是食草性动物,吃草就能长大,不过不是吃普通的草,得吃专门的牧草。”

“牧草这东西长得比韭菜都快,一茬一茬的长,我想着回头第二个厂子不像奶牛这样棚栏养殖了,咱搞散养,长毛羊和獭兔都自个儿啃食地上长出来的牧草就成。”

“长毛羊一年长一轮,咱得考虑繁殖的问题,所以得搭遮风避雨的棚房。獭兔繁殖速度快,只要喂饱了,都不用管,兔子数量就和雨后春笋一样蹭蹭蹭涨上来了,咱得定期控制数量,选一些长成的獭兔,该剥皮剥皮,该吃肉吃肉,总不能叫它们把草甸子给啃秃了。”

“那牧草的种子这些,你有买的渠道?”谢挺问。

陶娇杏点头,“有,就之前给咱家供奶牛的,他们就是专门做优质畜牧育种的。之前问过我的意向,等开春咱扩建好之后,我去联系一下他,让他把长毛羊、獭兔和牧草种子给咱送过来。”

“对了,山上养啥我也想好了,我打算种山珍和养蜂,你抽空钉几个蜂箱出来。等雪化了之后我上琥牢山转转,选个好点的地方,把蜂箱安置上去。”

上一篇:大力公主在民国 下一篇:解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