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漂亮煮妇重生九十年代(90)

作者: 木子叙 阅读记录

所谓的市场有多大,批发的东西跟平时买的有多大差距,更别说是直接从厂里订购的,只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希望量大,量大就便宜,成本就更低,服务也更到位,人家可直接送货上门。

而现在一切才起步,一切都是未知数,别人一问起需求量,说出口后便似乎比人矮了半截,许多东西都要找车子自己拉回来。

王建东也没闲着,去年何美丽做的菌子基本快售完,他提前留了些样品,在刘玉芬忙活的同时,他也开始跑起了销售。

利用自己之前的渠道、资源,拿到了少量订单。

雨季过后,刘玉芬在作坊围墙上,第一次贴出了收购鸡枞和野生菌的告示,三舅妈李亚兰则成了她最得力的帮手。

两个孩子上学了,作坊离家又近,大姐开的工资也不少,过够了穷日子的李亚兰,只想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改变家里的生活状况,她热情高涨,恨不得一天到晚到呆在作坊里。

怕人手不够,刘玉芬又让李亚兰找了两个靠谱的妇女,谈好了工钱,只等菌子一收到就开工。

这收菌子的事,很快便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说啥的都有,有暗中咒骂的,有说风凉话的,也有拍手叫好的,此起彼伏。

不过,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说归说,骂归骂,完了还是暗暗期待着,只等再来两场雨,便上山拾菌子。

以往都是采些自己吃,尝个鲜,今年却不一样了,山上捡来的东西它能变成钱,想想都令人兴奋。

在何美丽放暑假回家后的第五天,她们迎来了第一个来卖菌子的人。

他是村里的无依无靠的单身老人老刘头,虽已年过六十,但常年劳作,身体非常硬朗,平时靠种田仅仅只能解决温饱,其它的就别想了。

知道刘玉芬要收购菌子后,他是最高兴的,只要肯出力气,山上的菌子有的是,还不用花钱,不就是把它们搬回来吗?

因此,七月份都不到,他就开始在山里转悠,直到今天捡回第一篓菌子。

老刘头背着背篓在作坊大门外张望几下,便径直走进院子。

阿财在离大门稍远的墙角,警惕地汪汪起来,老刘头吓一跳,本能地往相反的方向避了避,自从这里租下来后,阿财就转移了阵地,成了真正的看门狗。

刘玉芬迎了出来,大声招呼:“她大伯,来卖菌儿吗?”

老刘头黝黑油亮的脑门在阳光下异常发亮,发黄发蔫的汗褂大半已被汗水浸湿,脚上的军绿色胶鞋破了个洞,大脚趾刚好可以探出头来。

此刻,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出笑容,大声回了个“嗯”,便把身后的背篓放下来。

还未等吩咐,李亚兰已拿出装菌的大筐。

何美丽与二丫则回屋搬出一把小型磅称。

几人都围上来看老刘头捡到的菌儿,各种都有。

按照需求,刘玉芬只收购黑白牛肝菌、见手青和鸡枞,便说:“她大伯,这些青头菌、扫把菌我们不收,你带回去吃,以后你就多捡黑白牛肝菌、见手青和鸡枞,只要不烂,开得不老的,我们都收。”

边说着边将牛肝菌挑了放在一边。

老刘头边听边不住点头,答应着,有些困惑地问:“你们说的见手青是不是红葱菌儿?那种有毒的?去年听人说起过。”

刘玉芬点头道:“没错,就是红葱菌,是有毒,不过做熟了就没毒,不会做的不要自己做了吃,真会闹人。”

“那菌子满山都是,没人要,你们收我就捡,多少钱一斤哪?”

“她大伯,跟牛肝菌价格一样。”

“这敢情好!”老刘头一听就笑了,露出一口有些稀疏的黄牙。

称秤、付钱,老刘头接过递给他的十八块钱,有些难以置信:“这么多?”

“她大伯,这菌子是按四块一公斤算的,你的菌儿一共四公斤半,就是十八块钱。”刘玉芬耐心给他解释,做生意一段时间,她深刻懂得钱货两清的重要性。

“真划算,无本的买卖,谢谢,谢谢。”刘老头边说边小心地将钱收进裤子贴身内袋里,高兴地拎起背篓出了门。

这之后陆陆续续有人背着菌子上门,忙活的时候开始了,因为当天的菌子当天就要洗好炸出来,刘玉芬负责收菌付钱,其余人开始洗菌、切菌。

何美丽看着连绵起伏的深山,若有所思,将来会不会也满山贫瘠?难道就是自己让大山变穷的吗?

所谓的奇招妙招

从这天起,刘玉芬便开始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而她也很快上道,干练、泼辣、说一不二,里里外外安排得明明白白。

山上不要钱的菌子可以卖钱,这一本万利的生意,让村民们趋之若鹜,她们所需的品种源源不断地送进了作坊里。

当下,靠种田地为生的村民,要见到钱是很不容易的,你得有东西去换,田里的粮食、地里的菜、养的肉蛋抑或是自己的劳动力……

而现在,山上的菌儿满山遍野,只要背回来,刘玉芬她们就能给钱,早去早回还不影响家里的农活,这自然是让人高兴的大好事。

村民们如同打了鸡血,一天不落地上山捡菌儿,有些甚至连才冒头的或是快烂的都捡来卖,这无异于杀鸡取卵,想让菌子绝种啊!

都知道土里长菌子是需要菌种的,而这菌种就是没被捡走而烂在土里的菌子。

为此,何美丽专门拟了个收菌儿的新规矩:菌骨朵儿没有一指高的不收,有烂口的菌子不收,同时也告诉来卖菌子的人,快烂的菌儿就不要捡,让它烂在土里再长新菌子。

每天,新收购的菌子都在屋檐下堆成了小山,通过洗净、切片、炸制后装坛保存。

还有要供出去的成品,需要灌装、称重、密封、贴标,作坊里只有简易的设备,大多需要人工来完成。

工作量太大,刘玉芬只好又招了几个人专门洗菌儿、切菌儿。

刘玉芬给每人都配了白帽子、白围裙,尽量做到干净、卫生,这是□□时监管部门一再叮嘱的。

王建东那边也遇到了问题,成品货进了批发市场,还进了一些他熟识的商店、商场,可高昂的价格让商店老板、让顾客望而却步。

毕竟是山珍,价格肯定比一般的酱菜要高。

动销成了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炸制出来的菌子只能装坛封存,而新收的菌子每天还在源源不断,资金流动不起来,眼看就要告急。

刘玉芬看着堆成小山的菌子,和封装好的一坛坛成品,着急得夜不能寐,起了一嘴的燎泡,寻思着实在不行就暂停收购几天。

何美丽拿出自己小金库存的钱,这都是这一年来卖油菌子存下的,数了数,居然有近万元。

刘玉芬此前都是每周几百地交给何美丽,自己都没想到竟有这么多。

这孩子怕是来报恩的!刘玉芬在心里嘀咕,一时间泪眼朦胧,前世自己必然是积了德,这辈子才有福气得了这么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