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乡间小饭馆[美食](21)

作者: 雪刀 阅读记录

他俩异口同声:“老板。”

老板背着手,嗓音低沉,“嗯,没再开小差了吧?”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老板颔首,“工作时间要专心工作,公司可不养闲人,以后不许再犯,明白吗?”

一听这话,李军和同事心里一喜,老板这是没有要炒他们鱿鱼的意思了!

“明白了老板!我们以后绝不会再犯!”

老板嗯了一声,背着手离开。老板一回办公室,秘书就道:“老板,关于辞退李军和徐庆————”

老板抬手,“不用了。”

“呃?”

“不用辞退他俩了。”老板摸摸下巴,“给我汇报一下行程,我看一下什么时候有空。”

“好的,老板。”

这边厢,李军眉开眼笑,正要给他妈发消息说他不会被炒鱿鱼了,又及时反应过来,忍住没摸出手机。

他起身去往厕所,在厕所里掏出手机,给他妈发消息。

李军:妈!我不会被炒鱿鱼了!多亏了你带的炸茄卷。!

李妈:什么?

李军:老板吃了你带的炸茄卷,我估计是因为他吃了炸茄卷,所以才决定不把我炒了。感谢炸茄卷!感谢如珠饭馆!

下班后,同事揽住李军的肩膀,“军儿,周末去如珠饭馆吃饭?”

“之前你还犹犹豫豫的不想去呢。”

“这家饭馆的炸茄卷救了我的命!今天要没这炸茄卷,我可能就要被炒了,这家饭馆的炸茄卷帮了我大忙,我能不去支持支持它的生意?”

李军笑了笑,“行,周末一起去。”

黄昏吸走了热气也吸走了光线,天地间一片昏黄。在地里忙活完回去的村民们扛着锄头,背着背篓,牵着牛羊,一一穿过老槐树前面的公路。

经过饭馆时,有人道:“那不是李大爷吗?他在那里干啥?”

“他在那里卖李子。”

“卖李子?有人买吗?”

“有人买,桂芳外甥女开的饭馆有不少村外的人来吃,间接给李大爷带了些生意,买李子的人不少。”

“这样啊,那挺好的,李大爷也不容易,这么大年纪了,带着一个娃,能赚点钱也挺好。”

有人若有所思,“来吃饭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就桂芳外甥女儿的手艺,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人来吃饭,人多了就好做生意啊,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在饭馆旁边摆个摊子啥的……”

“摆啥摊子?也卖水果?”

“也行啊,什么都可以卖。”

有人皱眉:“能行吗?”

“为啥不行?你看李大爷卖李子都卖得这么好,有啥不行的?”

一群人若有所思,似乎都在做什么打算。

李爷爷坐在摊子面前,心里也在琢磨着以后的打算。家里统共就两树李子,已经卖的差不多了。李子卖完了,以后卖啥?

丝丝蝉鸣打到他耳边,他看向栖息着蝉的老槐树。

夏蝉阵阵,聒噪不绝,不绝的蝉鸣将暑气带来,暑气一点一点渗透进空气里,故而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

天热,凉快的东西比较畅销。

兴许他可以卖点凉快的东西。

作者有话说:

大肥章~大家吃过炸茄卷吗,可好吃啦!

ps:这两天换工作搬房子,累的骨头架都快散了,实在是抱歉T_T,之后会日更,会多多更新的!

我滴完结美食文:御厨的小饭馆[美食],开局一个路边摊[美食]

感谢在2022-06-19 16:33:49~2022-06-22 23:10: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遇见端午 41瓶;缘笙 35瓶;希望家人平安健康大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章

◎绿豆酿莲藕◎

六月六日,时值芒种。芒种时节,蛙鸣庭草,田畦农忙。

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袁如珠凝视窗外的雨,低喃:“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摘自农谚)。”

吴桂芳拿起雨伞往外走,袁如珠问:“幺姨,你去哪儿?”

“长贵去水田里放水了,没带伞,我去给他送伞。”

“我去吧。”袁如珠接过伞,穿上雨靴,快速走出院子。

“幺姨爹!伞!”到了水田里,袁如珠把伞递给李长贵。李长贵全身都淋湿了,他抹抹雨水,“这点雨没啥,淋点雨还凉快哩。”

天气一日比一日炎热,就连早晨都已经感受不到半点凉气。

“别感冒了。”袁如珠望了望水田里慢慢流出去的水,说,“我先回去了。”

小被雨淋得湿漉漉的,雨靴才在泥土里印下了浅浅的痕迹,微风吹来阵阵榴花香,袁如珠循着香味望过去。

芒种时节,榴花开欲燃,明媚照眼明。被雨水打过的榴花,呈现出一种橙红的透亮,明艳而不艳俗。

袁如珠欣赏着明媚的榴花,她折下几枝榴花,又去摘采了一些野花,随后返回家去。到了家之后,她把红澄澄的榴花和五颜六色野花的插.进水瓶里。

早饭过后,她抱着水瓶,将花儿放进饭馆里。破旧的小饭馆有了花朵的装饰,似乎是一瞬间明媚艳丽了起来。

“真俊。”吴桂芳瞧着水瓶里的花,瓶子里的花色彩和谐,疏密有致,上轻下重,上散下聚,各具意态,十分赏心悦目。

“没想到珠珠你挺会插花的。”

袁如珠说:“随便插的。”倒也不是真的随便插的。古时有花朝节,她在古代时参加过几次花朝节,因而对插花技巧有些许了解。

“老板这花插得不错。”食客进入饭馆,注意到插花后赞道。

“老板不仅菜烧得好吃,花也插得好看!”

见食客们对袁如珠夸个不停,吴桂芳眼角眉梢都是化不开的笑意。去后厨端菜时,袁如珠叫住她,“幺姨,你让幺姨爹去荷塘里摘一些莲藕带过来。”

“要做莲藕吃?”

“嗯,今天芒种,要吃绿豆酿莲藕。”

芒种时节,需食生津止渴、清热泻火的食物,绿豆和莲藕能生津止渴,清热泻火,故而古时芒种这一天,人们往往会吃绿豆酿莲藕。

吴桂芳疑惑,“芒种要吃绿豆酿莲藕?咱们这好像没这习俗。”

“嗯……我在书上看到的,说古代有这习俗。”

吴桂芳点点头,“行,我这就给长贵打电话。”

临近午时,李长贵把洗干净的莲藕送到后厨里,袁如珠将莲藕两头切开,把处理好的绿豆填进莲藕里,用牙签封住切口。

锅烧热之后,倒油,姜片爆香。姜片香味爆出来之后,她把猪龙骨和瑶柱倒进锅里翻炒几下,然后在锅里加水。

待水开,她捞出龙骨沥干水分。接着便开始煮汤。

锅里的水大火烧开,咕嘟咕嘟沸腾时,盐和糖入内搅拌,继而倒入龙骨煮汤。

闷煮了些许时候,袁如珠将填满绿豆的莲藕倒进汤里,继续焖煮。

骨头的鲜味缓缓融进绿豆的清新和莲藕的清甜里,融合成的特殊香味在厨房里四溢。袁如珠嗅着汤锅里飘出来的香,鼻子动了动,接着继续炒饭。

上一篇:医妻三嫁 下一篇:我在国子监当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