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扶摇上青云(科举)(14)

作者: 长安墨色 阅读记录

俩个孩子手牵着手往前走,沈长林找了个更热闹的地方蹲下,吆喝:“卖鸡蛋,新鲜的鸡蛋。”

这次运气好些,以一文一个的价钱卖出五个,接着生意又陷入低迷,沈长林觉得这样还是不行,他和沈玉寿的主要任务是念书,可没这么多精力卖鸡蛋。

“走,到别处看看去。”沈长林再次站起来,和沈玉寿一起走到了鸿辉大酒楼门前,酒楼食客众多,每日的鸡蛋消耗量应该很大。

沈玉寿见着人多就害怕,脸色都白了,但看弟弟镇定自若,他被无声的鼓励了,鼓起全部勇气问店小二:“请问收鸡蛋吗?”

“去后厨问问!”店小二忙着跑趟,急匆匆的给他们指了路。

沈长林知道沈玉寿怕生,方才故意给他锻炼的机会,见他终于迈出那一步,竖起大拇指夸道:“你真厉害。”

沈玉寿害羞又开心的笑了。

后厨比前面更忙,他们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管事的问收鸡蛋的事。

酒楼有自己的采购渠道,偶尔也收零散的货,但鸡蛋的库存已经够了,管事挥手:“出去吧,我们不要!”

沈长林叹口气,耸耸肩正准备出去,突然闻见一股洋葱味,穿来快半年了,沈长林第一次见到洋葱,他还以为这世界没有呢,管事的见小孩看呆了,不无得意的说:“这是蔡老三从粤地来的新品种,烩羊肉烩猪五花特别好吃,那叫一个香。”;

原来是刚传入的,难怪平时没有见到。

再看切洋葱的帮厨,一边切一边吧嗒掉泪,被熏的,沈长林大声说:“你点支蜡烛在旁边,就不熏了。”

帮厨半信半疑,点上蜡烛后,那股熏眼的刺痛真的减轻很多,管事的捏捏沈长林的脸颊:“你这小娃娃,真有两下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科学原理是蜡烛可以烧掉洋葱挥发的刺激性物质,但这样说古人恐怕不理解,沈长林一本正经的扯了个谎:“我猜的。”

这粤地来的新蔬菜味道好但辣眼睛,把帮厨们折磨的痛不欲生,沈长林随口的一句话就解决了他们的大难题,管事很高兴:“你们的鸡蛋我都收了,一文一个。”

惊喜来的很突然,沈长林收好二十五枚铜钱:“我们家有很多鸡,以后还有鸡蛋卖,下次还收吗?”

管事的一愣,鸡蛋这东西嘛,库存多几十个少几十个没多大问题:“你送来就收,前提是质量过关。”

“这是自然。”

沈长林找到钱氏,把三十枚铜钱交到她手上,钱氏眼睛都瞪大了,一个时辰不到就把三十个鸡蛋全部卖光了?沈玉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钱氏边听边点头,沈长林可真是机灵,但那三十文钱她不能收,添了二十文后又塞到了沈长林的荷包里:“上次不是说纸不多了吗?去买点。”

两个小的去买纸,钱氏继续卖她的老南瓜,说来也怪,不知道是不是沈长林的好运感染了她,平日不大好卖的大南瓜没一会儿就全部卖完了,并且价钱还不错,钱氏已经好久没做过这么爽快的生意了,数着铜钱笑的嘴都合不拢。

明日再拿点东西到镇上卖。

买纸的路上,沈长林还在惦记那个蔡老三,他有洋葱种子并且种出来了,会不会还有其他种子呢?他脑中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和路人打听后直接到了蔡老三家。

蔡老三五十多岁,是跟着商队到处跑的人,喜欢搜罗各地的新鲜东西,种子、布料、动物等等,去年去粤地他带回了很多植物种子,种了一茬,只有洋葱长出来并且小范围的推广开,剩下的扔在角落早就忘记了,现在冒出个小娃娃想跟他买剩下的种子,蔡老三觉得很稀奇:“二十文,你全带走吧。”

种子放久了会失去活性,他也没兴致再种着玩,不如给这个好奇的小娃娃。

回家路上,钱氏捏着那包黑漆漆的种子有点郁闷,少买半刀纸买这玩意,不知沈长林怎么想的,但买都买了还有啥说头,正好他亲生爹给留了两亩地,这些种子就种上吧。

*

“李先生,好消息呀!”

这日上午,里正刘行满脸喜色的来了大岩村私塾:“顾训导向教谕提议,要联合全县的乡村私塾举办一场学业考评,你的私塾有两个名额,先初筛,全县前二十去县里参加终试,李先生,我们乡可就靠你的学生长脸了,哎,我们镇已经二十年没出一个秀才了,啊,李先生,我绝对没有嘲讽你的意思,但这是事实,别的镇都笑话我们镇的人蠢笨。”

李童生何尝不知,一镇的人比秀才的数量,一县的人比举人的数量,他们镇和县最近百年气运不佳,秀才总共七人,出举人更是前十五年的事情了,听说每一任县令考评时,都会因为科举人才不多而扣分。

“好,我知道了,这就去安排人选!”李童生有些激动,县里举办学业考评,说明对科举事业重视起来,雪耻有望呀。

第11章 争名额

◎李先生收东西◎

刘里正来传信时私塾已经下课了,李童生心潮澎湃,畅想一番后摁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拄着拐杖往咸水村去了。

“长林,玉寿,李先生来了。”

钱氏正在收拾明日要卖的货品,自打上次卖南瓜顺意后,她的运气就好到爆棚,后续的萝卜干、炒花生、茄子卖的都特别好,前几日突发奇想,把儿媳闲时做的几个荷包捎上,竟也很快卖光了。

大概是好心情养人,钱氏脸上的褶子都少了几条,整个人神清气爽,手头宽裕,便买了一钱芝麻炸了点麻花给孩子们做零嘴,李先生到了正好装上一盘招待。

“你家俩孩子极聪慧,是读书的料。”李童生夸奖完,将学业考评的事简单讲来,重点提到他会将其中一个名额给沈长林。

钱氏一喜,旋即又郁闷了,沈长林有名额,那么沈玉寿呢?厚此薄彼可不好。

人与人之间最怕对比,长林的出色已逐渐衬托出玉寿的平庸。

一个亲生,一个后养,钱氏不是圣人,平时吃穿用度看似公平,到底是有偏爱的,她心里五味杂陈。

李童生看出了钱氏的不自在,又将目光转向孩子,比起大人的九曲回肠,小孩子的表现很简单,都是单纯的高兴,丝毫没有拈酸吃醋。

出门前李童生特意提点钱氏:“家和万事兴。”

响鼓无需重锤,被先生看破了小心思,钱氏窘的想找条地缝钻进去,说话都气弱三分:“先生……我,我是为玉寿担心呀。”

常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钱氏无情,见沈长林的表现就知这孩子将来有出息,无论如何都能混口饭吃,而沈玉寿不一样,他老实内向,钱氏为他的将来发愁。

平时这些话钱氏不知该与谁商量,今日话匣子打开,索性都与李童生倾诉了。

“玉寿天资确实不太高。”李童生捋着胡子道。

钱氏一听脸色都变了。

李童生拉长尾音:“但是——正因他单纯老实所以从不偷懒,成绩反而名列前茅,保持初心,将来兄弟间互相扶持,日子一定会好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