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公主(33)

作者: 耳东霁 阅读记录

太后回过神来,搂住叶蓁,笑着问她:“母后从未出过上京,竟不知各地风俗差距这般大,是母后疏忽了,那回头,母后让兰栎也给你讲讲上京的习俗,可好?”

叶蓁也没多想便应了,可真等兰栎讲起来时,叶蓁才发现,兰栎讲的习俗里,更多的是礼仪规矩。

叶蓁这才明白,太后那日欲言又止的原因。

兰栎见叶蓁停下了,便问:“公主可是累了?”

“没,继续吧。”

徐映月过来时,就见叶蓁在跟着兰栎学行礼。宫人原本正欲通传,却被徐映月止住了。

不过短短几日,叶蓁行礼的仪态,已做的有模有样了,但她眉眼间,却已没有刚回宫时的那种灵动了。透过这样的叶蓁,徐映月好像看见了另外一个人。

“皇后娘娘。”兰栎看见了徐映月,立刻向她行礼。

叶蓁看见徐映月,当即想像往常那样,朝徐映月过去,但只迈了一步,她又想起这几日学的礼仪,停下脚步正要向徐映月行礼时,胳膊已被人握住。

“皇嫂几日没来看你,你同皇嫂生分了不成?”徐映月嗔怒瞪着叶蓁,不许她行礼。

徐映月性子温柔娴雅,她又时常来看叶蓁,叶蓁同她关系很好。

“怎么会呢?”叶蓁梨涡带笑,“皇嫂的知书达礼是出了名的,正好我最近在学这些,便想着皇嫂既然过来了,便让皇嫂给我指点一二的。”

徐映月一脸不赞同:“这么好的天气,用来学这个,太浪费了。”

叶蓁很是赞同这话,但宫里不比外面自在,她又不能随意走动。叶蓁还没来得及说话,徐映月已拉着她往外走:“走,陪皇嫂去一个地方。”

“去哪里?”

徐映月神秘一笑:“去了你就知道了。”

到了地方之后,叶蓁瞬间愣住了。

她没想到,徐映月会带她来御花园。

时值孟春,御花园里柳枝摇曳,春花渐次吐露新芽,隐隐还有梅香浮动。对面飞拱桥旁的小径上空,飘着一只色彩斑斓的春燕纸鸢。

但因放的人不得章法,纸鸢没飘一会儿,就又跌下去了。

徐映月一面拉着叶蓁往那边走,一面道:“听说民间孩童换春衣这日,都会放纸鸢庆贺。本宫这几日身上不爽利,就劳烦皇妹代本宫,陪大皇子玩一会儿了。”

“皇嫂不舒服?”叶蓁立刻收回目光,便要去为徐映月诊脉。

徐映月嗔了她一眼:“小日子来了,身上有些倦怠而已,不妨事。”

她们正说着话,一个身穿朱红色圆领锦袍,头戴金冠的小郎君走过来,拱手朝她们行礼:“母后,小姑姑。”

来的小郎君正是大皇子姜毓。

姜毓今年六岁,是宣帝膝下唯一的子嗣。他虽叫徐映月母后,但却非徐映月所生。姜毓的生母,是宣帝从前府里的宫女,那宫女在生下姜毓后,没过多久便病逝了。

徐映月弯下腰,替姜毓擦了擦脸上的汗,笑着道:“你小姑姑最会放纸鸢了,让她陪你放吧。”

姜毓立刻去看叶蓁。

徐映月轻轻推了叶蓁一把:“去吧。”

叶蓁便牵着姜毓,欢快跑过去放纸鸢了。

其实早在八岁之后,叶蓁就不玩纸鸢这种东西了,但如今宫门深深四角天,除了纸鸢,也没别的东西能玩儿了。

先前宫人们放了许久,都没能放起来的纸鸢,一到叶蓁手上,瞬间变得听话起来,不一会儿那只色彩斑斓的春燕,便飞到了天上。

宫人们顿时喝彩叫好声不断。

姜毓是宣帝膝下唯一的子嗣,平素一直被教导要有皇子风范,是以他总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但归根结底,还只是个六岁的孩子,玩开了之后,便渐渐露出孩童的天真活泼出来。

“小姑姑,高点,再放高点。”

谢沉霜今日入宫见宣帝,经过御花园东边时,便听到了墙后的嬉闹声。

他转过身,就见那头的天上,飘着一只春燕纸鸢。

谢沉霜面露惊讶,竟然有人在宫中放纸鸢?然后,他就听见了姜毓活泼欢快的声音。

谢沉霜:“……”

“谢大人。”前面引路的宫人,见谢沉霜停下了,便看过来。

谢沉霜收回目光,径自去见了宣帝。

而隔着一堵墙的叶蓁,压根就不知道,她心心念念的谢沉霜,正从墙那边经过。

徐映月坐在亭子里,见叶蓁也玩的一团孩子气,无奈笑了笑,便任由她们闹去了。一直到快用午膳时间,徐映月才将他们姑侄叫回来。

姜毓将线轴递给宫人,叶蓁却接了过去。

姜毓以为叶蓁还要再玩,便也没说什么,可他刚走了两步,就听到宫人呀了一声。姜毓回头,就见叶蓁将风筝的线扯断了。原本飘在湛蓝天空的春燕,顿时飞向了更广阔的天空。

“小姑姑,你怎么把它放了呀?”

叶蓁蹲下身子,眉眼灵动同姜毓道:“纸鸢不就是用来放的么?既然你玩够了,就该还它自由了呀。”

姜毓认真想了想,却没能说出反驳的话来。

夜里,宣帝来徐映月这里时,两人闲话家常时,无意说到了叶蓁学规矩礼仪,以及放风筝一事。

宣帝捏了捏眉心,叹了口气:“蓁蓁自幼在民间长大,性子烂漫洒脱,朕也不愿拘着她。只是母后那边想不偏不倚,给曦歌的,也要给蓁蓁,而曦歌学的礼仪规矩,便也要让蓁蓁学。”

宣帝其实并不认同太后的做法。

在他看来,叶蓁能被找回来已是万幸。且她流落民间十五载,脾气秉性皆已定下了,何必非要用礼仪规矩拘着她。她是姜国最小的公主,让她自由自在的也无不可。

但太后出身高门,将女子当仪态万方奉为圭臬,他也不好说什么。

徐映月与叶蓁投缘,见宣帝也这般想,便忍不住道:“陛下,那您帮蓁蓁想想办法吧。”

“朕能如何帮她?”宣帝将书翻了一页,随口道,“从前宫中倒是有学堂,适龄的公主们,可以去学堂进学。但如今宫中并无适龄进学的公主,若为蓁蓁单独开,只怕回头,那帮御史们的奏折,就摆在朕的御案上了。”

这话提醒了徐映月,她侧身道:“眼下大皇子不正在进学么?”

宣帝翻书的手一顿。

徐映月见状,便又加了句:“大皇子一人进学,想必十分孤单,有个人陪着也是极好的。”

宣帝没拒绝,但也没说好,徐映月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又过几日,宣帝得了闲,去太后宫里闲坐时,正好碰见了叶蓁。

叶蓁乖巧站在太后身边,行起礼来已是有模有样了。但她的那双杏眸,已然不复刚回宫时那般灵动了。且从前她喊他皇兄,声音脆生生的,而如今那声皇兄里,只剩下疏离恭敬了。

宣帝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

他们兄妹分开多年,如今好不容易团聚了,却要这般疏离。

宣帝在心里叹了口气,想到那晚徐映月说的话,回去思索再三后,便召了谢沉霜入宫。

上一篇:深情里泊岸 下一篇:追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