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公主(32)

作者: 耳东霁 阅读记录

“应该是都来了。”兰栎是后宫女官,并不清楚前朝的事,但见叶蓁问起,她便道,“公主若想知道,奴婢这便遣人去打听?”

“不用不用,我就是随口问问。”叶蓁知道,自己一举一动,现在都备受人关注,她不想让人知道此事。

兰栎服侍叶蓁躺下,正要离开时,却被拉住了袖角。

兰栎回头,叶蓁将一个荷包放到兰栎掌心,杏眸弯弯:“姑姑,新年快乐呀。”

“公主也新年快乐。”兰栎收了荷包,本该向叶蓁跪下谢恩的,但她知道,叶蓁不喜别人跪她,便改成了福话,“祝公主在新的一年里,能得偿所愿,事事顺心。”

兰栎出去之后,叶蓁躺在床上,又摸出那只白玉簪,轻轻道:“霜霜,新年快乐呀。”

村里过年时,能从初一热闹到十五,但宫里规矩森严,除了除夕夜宴之外,其余时候,与平日别无二致。

一晃便到了上元灯会这日。

叶蓁犹豫再三,还是去找了太后,小心翼翼问:“母后,我从前在乡下时,听说上京的灯会很热闹,今晚我能不能出宫去看看?”

进宫之后,叶蓁才知道,她等闲是不能出宫。所以她想借赏灯的由头,去永安坊看看。

她不做什么的,只是想看看,谢沉霜的眼睛好了没有。

却不想,太后握住她的手,笑道:“今日外面都是人,挤来挤去的也不安全,今夜你皇兄会携后宫女眷,去宣德楼上赏灯撒福钱,你到时与他一同去吧。”

“可是母后,我想去街上看灯。”叶蓁试图争取。

“每年赏灯时,街上就容易发生踩伤事件,你金枝玉叶的,若磕了碰了,可如何是好?”

“母后,我……”

太后拍着她的手背:“蓁蓁,听话。”

叶蓁只得闷闷垂下脑袋。

这天夜里,叶蓁跟着宣帝凳上了宣德楼。

一眼望去,底下花灯绵延至天际,将整个上京照的亮如白昼。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宝马香车满路,杂耍戏班子卖力表演着,引来阵阵欢呼声。

叶蓁还在因不能去永安坊而失落,此刻看见满城灯火,也提不起兴致,只将目光落在行人身上。

她闷闷的想:谢沉霜既是上京人,今日既是上元灯会,他应该也会出来赏灯吧。

谢沉霜今夜确实出来了,不过他不是出来赏灯,而是今夜刚入城,恰好就遇上了上元灯会,马车进城之后,便变得寸步难行起来。

谢沉霜索性弃了马车,打算步行回府。

紫黛有些担心:“可是公子,您的眼睛……”

谢沉霜的眼睛刚好,眼下不能见强光的。

“无妨。”谢沉霜从袖中掏出一块白纱,覆在眼上,遮住那些刺眼的光,顺着人流往前走。

青羽负责马车,紫黛则跟在谢沉霜身侧。

站在宣德楼上的叶蓁,目不暇接看着楼下的行人。看的久了,眼睛就受不了了,叶蓁正要抬手去揉眼睛时,蓦的看见了人流里的谢沉霜。

“霜霜!”叶蓁下意识叫了声。

他们之间隔着很远的距离,周遭又人声鼎沸,但那一刻,谢沉霜却似有所感,转头朝城楼上望了过来。

谢沉霜身侧的紫黛,见状也跟着转头。

第22章 重逢(一更)

◎沉霜,出来吧。◎

煌煌灯火满城, 宣德楼上人影憧憧。

谢沉霜看见了姜曦歌,以及姜曦歌身侧的人。

那是个脸生的姑娘。

“嘭——”

有烟花猛地在那姑娘头顶炸开。

谢沉霜被这强光刺的偏了下头,再抬首望去时, 宣德楼上,已没有她们的身影了。

“公子, 怎么了?”紫黛忙上前。

谢沉霜收回视线, 淡淡道:“无事, 回府吧。”

说完,率先转身走了。

紫黛跟在谢沉霜身后, 走了好几步, 没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

宣德楼上灯火璀璨,内侍执仗而立,簇拥着帝后行到楼前。

刚才那一瞬间,她好像在宣德楼上,看见了叶蓁的身影。但叶蓁怎么可能会来上京?还登上了只有帝后才能登上的宣德楼,肯定是她眼花了。

紫黛便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回头跟着谢沉霜走了。

而宣德楼上的彩帐后, 刚看见谢沉霜,就被人一把拽下来的叶蓁, 正怒不可道:“你做什么?”

说完,扭头看清拽她的人是谁之后, 叶蓁瞬间呆住了。

“皇、皇姐?”叶蓁没想到,拽她的人,竟然是姜曦歌。

她们虽是名义上姐妹,但关系并不亲近。而且叶蓁隐约察觉到, 姜曦歌并不愿与她有太多接触, 所以叶蓁便识趣的与她保持了距离。可今夜, 姜曦歌却突然拽了她一把。

叶蓁试探问:“皇姐有事?”

姜曦歌面无表情看了她一眼,没答话,径自转身走了。

叶蓁一头雾水。

兰栎吓了一身冷汗,忙上前提醒:“公主,您刚才站错地方了。”

刚才兰栎发现之后,本要来提醒叶蓁的,但她还没来得及,叶蓁已被姜曦歌拽过去了。

见叶蓁神色茫然,兰栎低声解释:“宣德楼正中间,是陛下和皇后娘娘,为百姓撒福钱的地方,您站在那里是僭越,要是被后面那帮御史看见,会被弹劾的。”

叶蓁闻言,下意识扭头去看姜曦歌。

姜曦歌已下了城楼,在璨璨花灯中,身姿清越的走远了。

叶蓁赶紧又换了个地方,朝下面望去。

那里人头攒动,但已经没有谢沉霜的身影了。

叶蓁不死心,目光又在人群里寻了一圈,直到眼睛酸涩不已,还是没找到谢沉霜的身影,这才就此作罢。

上元节在宣德楼上,叶蓁不小心站错地方一事,不知怎么的,就传进太后耳中了。

这日,叶蓁来陪太后用膳时,太后拉住叶蓁的手,同她道:“蓁蓁,你回宫也有一段日子了,如今可适应了?”

叶蓁一点都不适应。

她在宫外自由自在惯了,很不习惯宫里一堆规矩。可太后问起,她只能违心答:“适应的。”

“适应就好。”太后搂住叶蓁,似是来了兴致,她柔声细语问,“同母后说说,你从前是怎么过上元节的?”

乡下过节没宫里这么规矩,都是怎么热闹怎么来。

每逢节日的夜里,村里人都会聚在晒场那边,将桌椅板凳拼在一起,上面摆放着各家带来的吃食,大人们聚在一起吃喝唠嗑。小孩们则结伴嬉闹,欢歌笑语声响彻山中。

叶蓁如实说了之后,太后笑着感叹:“看来各地风俗很不同呢!”

“是呀,除了上元节之外,端午和中秋也很不一样呢!”说到这个,叶蓁眼睛都是亮晶晶的,“我一直以为,粽子月团都是甜的,后来听人说才知道,上京的端午月团竟然是咸的。”

说完之后,叶蓁瞬间就后悔了。

她怕太后追问,她是听谁说的,但好在太后并没有。叶蓁隐约觉得不对劲儿,她试探叫了声:“母后?”

上一篇:深情里泊岸 下一篇:追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