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进年代文中嫁个好男人(262)

作者: 冬十四月 阅读记录

“大娘,您确定吗?”

文莉神色凝重起来,先前几个厂子不让他们进去,她就感觉到哪里不对。

如果赖大娘说的是真的。

那她大概知道为什么那几个厂子齐了心不让他们去做问卷了。

因为那些砖头厂,水泥厂,她们先前早从工人那里问道了切实的数据,再结合这边的数据,很容易就能算出他们这平平账里的巨大漏洞。

“当然是真的,那周副厂长,说地基花费太高什么的,纯属狗屁,那一车车钢筋,水泥拉进来,具体有多少,我们不会算吗?”

“一算就算出来不对了。”

赖大娘说到这事,心里就恨得不行,像是想起什么,她又冷笑一声:

“不过这周副厂长也是个聪明到顶的人,上个礼拜,他把我们叫去了,你猜是为了什么事?”

文莉摇了摇头。

“他啊,给我们拿出了新的建房方案。”

“新的方案?”文莉疑惑一声。

“对,姓周的和我们说,现在厂子里确实没多少钱,要想建那么多的房子出来,难如登天,现在的办法呢,有两个。”

“一个呢,是我们想办法,帮厂里垫资,把房子给造起来,然后厂子里再每个月每个月慢慢的把钱还给我们。”

!!!

“如果厂子里真的能做到这个,倒也是个法子。”文莉想了想回道。

她得承认,这位周副厂长脑子还是挺活的,要是不动歪心思,他可以做个很好的厂长了。

“问题就在他做不到啊?”

“而且,我们现在也不信任他,谁知道这次我们扔进去的钱够不够造吃钱吃血的房呢。”

文莉大概理解赖大娘的想法,账务不透明,谁都不敢信。

“那还有个方案呢?”

“还有个方案就是,现在厂子里还能拿出一部分钱造房,但不够造那么多的,也希望大家能一起分到房子。”

“现在的话,就是我们也要承担公共设施部分,然后每个人缩小造房面积的大小。”

“也就是说,原来造六层的房子,现在造三层,然后原来我们买的本来该是五十平的房子,现在有二十五平的实用面积。”

“另外那二十五平,算在走廊,过道,阳台,房柱这些地方上。”

赖大娘说得太气了,气着气着,她都笑了:

“姓周的还给那算在我们头上的二十五平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公摊面积,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毕竟也是我们在使用,走动。”

“那个狗东西,他就是笃定了,我们最后会为了不所有的钱打水漂妥协!”

“也不知道这波他吞了多少钱,该被吃花生米的畜生。”

公摊面积?

这时候有这玩意儿吗?

文莉听得微怔,她记得这是十几年后那个谁先搞出来,然后被拿来用的吧,人可没少挨骂。

看来那个周副厂长不简单啊。

文莉若有所思,片刻,她抬起头看向赖大娘:“大娘,您说您家里人在每个工位上都有人上班,还算过帐,那您这里应该有一定的记录对吧?具体数据能给我抄一份吗?”

“你要这个来做什么啊?”赖大娘没说东西她有没有,只拧着眉不解的问道。

“您不是说您拿不出证据吗?”

“其实您们计算的东西,它就是证据之一啊。”

文莉知道知道这事事关重大,赖大娘一家人都在厂子里上班,要没有十足的说服力,赖大娘肯定不会把数据给她。

“不瞒您说啊,我们这个任务小组,在来机械厂来之前,已经把城南那些厂子跑过一遍了,从许多工友那边问道了一份大概的数据,现在已经拿回去做了汇总了,如果再加上您这儿的数据,我们肯定能从里面找到问题存在的。”

“我们教授现在接到的任务,也是在研究能怎么把经济搞好的,他要知道这事肯定不会不管的。”

“我是这么觉得的啊,房子的事,其实出在管这事的人,等把最终的蛀虫抓了,那所有的问题,肯定都能得到解决了。”

“你们教授有那么厉害吗?”

文莉的话有条有理,语序清晰,几乎是把事情直接掰开了给赖大娘听,赖大娘听懂了,她脸上有松动之色,只是,她还是有些不放心:

“姑娘,不是大娘不信你啊,主要是你也知道,前几年,那大学教授,就是.......”

“你应该懂的啊。”

心里有顾虑,赖大娘话没说完,只看着文莉示意了下。

文莉先前在学校见过两个刚从下面回来的教授,她几乎没怎么思索就懂了赖大娘的意思。

估计赖大娘这些年在城里见过不少类似的事,如今才高考恢复,许多事情还不算明朗,赖大娘心里有担心也是正常。

“我懂,大娘,但是我们教授吧,不是一般的教授,他是有另外职务的人。”

“我和您保证,这事肯定有后续的。”

实际许教授如果为明哲保身不插手这事,还有江元呢。

作为他上任的第一把火,这事能给烧得足足的了。

“你真能保证?”

赖大娘将信将疑,她先前心里一直记挂着自己攒了那么多年的钱,最后全扔进去了,才换来一半大的房子,有些病急乱投医。

如今这医告诉她,这病能除了,她又忍不住担心,不踏实起来。

“姑娘,你也知道的啊,我们肯定是希望事情能彻底解决,厂子能好的,但,姑娘,你应该知道,我们全家上下都在厂子里上班,不能出一点差错啊。”

“我把东西给你是没问题,就怕你们拿到东西最后事没做成,还走漏了风声,让周副厂长知道我们在背后做的事,只怕要给我们穿小鞋勒。”

“工会他女儿把着,我们是想诉委屈都找不到地儿的。”

“我懂,不过您也不用太顾虑这事,我不是说了嘛,我们是小组一块儿下来做问卷的,一共十几个人的,我走到您这儿,我的小伙伴则去了其他厂里职工那里做问访呢。”

“您也说了,厂里有二百多家人交了钱呢,她们心里肯定也有委屈,肯定不会瞒着这些数据。”

“有句话怎么说的,法不责众嘛,就算周副厂长最后知道了,他也没办法,相反,他可能还会怕嘞,他再怎么,也就是个副厂长呀,又不是什么特别了不得,足以让杭城抖几抖的人物。”

“那,那好吧,我去给你拿。”

赖大娘最终被说动,起身去了最里间拿了东西。

在厂子里干了几十年的人,对厂子的事都了解得透透的,他们做的数据,虽然比不上专业人士,那也清晰得很。

而且人做的还不是这一两个月的数据,早在半年前就开始在记录了。

那造房子打地基用了多少钢筋,拉进来多少包水泥,一共多少车,上面都有。

看得出来,这一家人从建房子开始,就在关注着了。

文莉抄了好半天,之后又把许教授要确切了解的那份问卷拿出来问了赖大娘,做了记录。